張振國蘇宗義樂宏元劉曉虹葉 理呂成志朱幫勇高 陽王雨欣宋順鵬?
ND-O-BSA-IgM-ELISA在麻風檢測中特異性的評價
張振國1蘇宗義1樂宏元1劉曉虹1葉 理1呂成志1朱幫勇2高 陽3王雨欣4宋順鵬1?
有學者報道,經優化后的ND-OBSA-IgM-ELISA在麻風血清學診斷中有極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1亦發現ND-OBSA-IgM-ELISA比PGL-I-IgM-ELISA特異性高,但國內外尚未報道臨床上易與麻風混淆的疾病及可能有交叉反應的個體的檢測結果。我們對與之相關的易混淆疾病和可能有交叉反應者進行血清學檢測,以對ND-O-BSA-IgM-ELISA的特異性作出評價。
1.1 材料 血清的收集:麻風病人血清60份,來自于廣西、四川的皮膚病研究所和本實驗室血清庫,其中少菌型(PB)30例,多菌型(MB)30例。正常人血清100份,來自大連市體檢中心,經檢測為正常人;結締組織疾病患者血清30份;銀屑病患者血清30份;梅毒患者血清30份;結核病人血清30份;妊娠個體血清30份;分別來自大連市皮膚病醫院,大連市結核病醫院和大連市婦產醫院。
ND-O-BSA抗原由美國Calarado州立大學提供。用揮發性緩沖液將抗原配成濃度為0.1 μg/mL,按照每孔0.1 mL包被于96孔酶標板(costar公司),37℃18 h干燥后,置于4℃備用。
酶結合物 羊抗人HRP-IgM購于Sigma公司。
1.2 方法 間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即: ND-O-BSA-IgM-ELISA。按Wu等優化后的方法進行。1用PBS(PH 7.2)浸泡抗原包被96孔板(0.2 mL/孔),37℃保溫20 min后倒去浸泡液,甩干,加入5%封閉劑(SM-PBS)0.2 mL/孔,放于37℃孵育2 h;甩干封閉劑;加待檢血清,按1∶100(稀釋液為2.5%SM-PBS)稀釋,每孔加0.1 mL,置于37℃孵育1 h;甩去血清,用PBS沖洗3遍,扣干;加酶結合物1∶1000(稀釋液為2.5%SM-PBS),每孔0.1 mL,置于37℃1 h;甩去酶結和物,用PBS沖洗3次,。加0.01%底物液(OPD 10 mg,0.1 M,PH 5.0檸檬酸-磷酸鹽緩沖液99 mL,甲醇1 mL,30%H2O240 μL),每孔0.1 mL,置于37℃保溫30 min;加終止液(1.25 M的H2SO4),每孔0.1 mL,立即在酶標儀(Bio-RAD)于波長為490 nm處讀OD值(每份血清包被兩個孔,取平均值,酶標儀讀取OD值,兩孔值變化超過10%重復實驗)。每板均設陽性對照,陰性對照及空白對照。

表1 麻風患者及其他受檢對象血清抗ND-O-BSA抗體水平
1.3 統計學方法 計算平均值、標準差、t-test以及敏感性和特異性,正常值的確定用OD=ˉx±2sd。
結果見表1。
本實驗室理論閾值取0.14(OD=xˉ+2sd),正常人陰性率為97%,多菌型病人陽性率100%,少菌型病人陽性率90%,病人和正常人之間的差異顯著(t=7.46,P<0.05)。妊娠個體及結締組織病患者、梅毒患者,銀屑病患者、結核病患者無1例出現陽性,正常人與之全無差異。
近年來新發麻風病例流動人口所占比例逐漸增加,對健康人群構成了新的威脅。麻風臨床表現復雜,各類麻風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可類似多種疾病,皮膚損害及病理表現也沒有特異性,查菌常出現陰性結果。因此,在臨床上與常見的易于混淆之皮膚病及有可能有交叉反應的個體之間,往往難以鑒別,從而導致誤診和漏診。本研究比較了麻風患者與常見的幾種易混淆之皮膚疾病及有可能有交叉反應的個體之間的血清學差異。結果顯示,ND-O-BSA-IgM-ELISA實驗的敏感性在MB可達100%,在PB可達90%,其特異性達97%,而在其他疾病及可能有交叉反應的個體檢測中,無1例出現陽性。進一步證實了ND-O-BSA-IgM-ELISA的高度敏感性和特異性。因此,在臨床上可有效檢測麻風患者,降低漏診和誤診率,提高診斷率,及時治療減少致畸、致殘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特別感謝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吳勤學教授及麻風與結核分枝桿菌實驗室主任王洪生教授)
1 Wu QX,Ye GY,Li XY.Serological activity of ND-O-BSA in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leprosy,tuberculosis,andnomal controls.Int J Lepr,1988,56(1):50-55.
(收稿:2013-02-25)
1大連市皮膚病醫院檢驗科,遼寧大連,116021
2廣西壯族自治區皮防所,廣西南寧,530000
3大連市結核病醫院,遼寧大連, 116000
4大連市婦產醫院,遼寧大連, 116021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