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慧霞
小兒感冒病是兒科最常見的肺系疾病之一,分四時感冒和時疫感冒,本文討論四時感冒的風熱感冒。因本縣地處北方,氣候干燥多風,但家長不知適當調護,恣食肥甘,厚蓋衣被,雖冒處風寒,易化熱出現風熱癥狀,故小兒感冒,臨床所見風熱者居多。風為百病之長,善行數變,肺為嬌臟,五臟六腑之華蓋,風邪上受首先犯肺,風熱外感,肺失清宣,而致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腫痛等臨床表現,嚴重者還可出現夾痰、夾滯、夾驚兼夾證[1]。因小兒服藥困難,影響療效,家長動輒輸液打針,抗生素廣泛應用,然其毒副反應和大量耐藥菌發生率不斷升高。小兒推拿療法以其簡便易操作、綠色天然無毒副反應、肯定的臨床療效受到人們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應用到臨床。筆者通過應用推拿療法治療小兒風熱感冒,在退熱、宣通鼻竅、止咳、利咽喉以及治療兼夾癥方面有其獨特優勢,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1-07/2012-08河北省唐縣中醫醫院兒科就診患兒風熱感冒者103例,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觀察組53例中男31例,女22例;年齡6個月至3歲;病程1~2 d。對照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6個月至3歲;病程1~2 d。兩組從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中感冒的診斷依據制定。
1.3 納入標準 (1)符合小兒感冒風熱型診斷標準;(2)年齡6個月至3歲;(3)家長配合推拿治療。
1.4 排除標準 (1)皮膚潰爛;(2)咳嗽氣促;(3)熱驚厥及感冒其他類型者。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 口服牛磺酸顆粒(神威藥業),6個月至1歲,每次0.2 g,每日3次;~2歲,每次0.4 g,每日3次;~3歲,每次0.6 g,每日3次。3 d為1個療程。
1.5.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推拿治療:主要取穴:開天門、推坎宮、揉迎香、揉合谷、清天河水、推三關、退六腑、推脊[3]?;臼址ú僮鳎和品?、揉法。加減:咳嗽痰多者加清肺經、按揉豐隆穴,清肺化痰止咳;食欲不振嘔吐者加摩腹、按揉足三里,調理腸胃功能、消食導滯。每日1次,3 d為1個療程,要求所有手法都要輕快柔和平穩著實。
1.6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小兒感冒的療效判定標準擬定。(1)痊愈: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腫痛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血常規檢查完全正常;(2)有效: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腫痛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血常規異常;(3)無效: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腫痛臨床癥狀無緩解且加重,血常規異常。
1.7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小兒感冒主要病變部位在肺衛,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易感外邪,《素問·太陰陽明論》“傷于風者,上先受之”;肺為華蓋,位居上焦,肺為嬌臟,易被邪侵,風性清揚,易襲上位,風熱外感,肺衛郁遏,不得伸展,故發熱,肺開竅于鼻,肺氣不利,故鼻塞流涕咳嗽,邪熱上擾咽喉,故咽紅,可見乳娥。感冒主要病機為肺失清宣,衛外不固而出現一系列癥狀,正如楊仁齋《仁齋直指小兒附遺方論》“感冒風邪,發熱頭痛,咳嗽聲重,涕唾粘稠?!?/p>
感冒是小兒常見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5 d左右,在小兒抗病能力強,治療得當情況下,可很快痊愈。但近年來,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抗生素濫用,患兒家長又不知適當調護,稍有不適,即消炎藥、抗病毒藥、感冒藥等大量應用。但小兒口服藥物困難,往往影響療效。小兒臟腑柔弱,此類藥物多寒涼之品,易傷及患兒陽氣,傷及臟腑功能,日久使患兒抗病能力減弱,動輒感冒,導致惡性循環。小兒推拿療法是一種綠色天然療法,經過辨證取穴,施以適當手法,通過穴位按摩,達到祛邪治病強身健體功效。
小兒推拿療法是一種傳統的中醫外治法,被譽為綠色天然療法,以其簡便易操作及可靠的臨床療效,越來越被家長和患兒接受?!独碚擇壩摹贰巴庵沃砑磧戎沃?,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雖治在外,無殊治在內也;與內治并行,補內治之不及?!边@對外治理論提出了精辟的闡釋。本組所討論53例患兒,通過適當的穴位及手法按摩,疏通經絡,調理臟腑功能,而且所選穴位線面居多,點較少,且在頭面、上肢、背部,操作非常簡便,易取得患兒配合;同時,輕快柔和的按摩手法,給患兒心理上帶來愉悅感,解除心理上的應急狀態,促進疾病恢復,增強抗病能力。大大提高了臨床療效。推拿療法治療小兒風熱感冒,通過適當的手法刺激一定穴位,通經活絡,解肌發表,使營衛通,腠理固,臟腑安,患兒病愈。
本組病例在四診合參辨證論治理論指導下,通過穴位的推拿按摩,補不足,損有余,標本兼治,達到治病祛邪固本強身的目的。天門位于督脈,推脊位于督脈、膀胱經背腧穴,督脈統督一身之陽,足太陽膀胱經主人身之表,為人身之藩籬[5],通過對督脈、膀胱經局部穴位推拿按摩,調理臟腑功能,調理氣血陰陽,使陽氣得宣,衛表得解,達到驅邪外出,固表實衛的目的;三關屬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分布部位,包含手太陰肺經的原穴、輸穴、八會穴太淵,經穴經渠,絡穴列缺、合穴尺澤,也包含手陽明大腸經的經穴陽溪、合穴曲池,肺與大腸相表里,通過推三關,宣肺通絡,發散腠理,解表退熱;六腑為手少陰心經所過部位,包括了手少陰心經的輸穴、原穴神門,經穴靈道,郄穴陰郄,合穴少海,推之能清心瀉火退熱除煩,主治一切實熱病癥;天河水為手厥陰心包經所過之處,包括了心包經輸原穴大陵,經穴間使,絡穴、八脈交匯穴內關,合穴曲澤,清天河水能清熱除煩。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為退熱要穴,迎香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穴,按揉迎香穴可宣通鼻竅。本方包含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督脈、膀胱經,既解表(開天門、推坎宮、揉合谷、揉迎香),又退熱(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同時調理臟腑功能,調理氣血陰陽,使陰平陽秘,治病強身。
需要注意,小兒肌膚薄嫩,按摩手法要輕快柔和,平穩著實,不可用力過大,傷及患兒皮膚。小兒推拿療法以其獨特的手法、顯著的效果,在兒科疾病治療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克服了小兒服藥困難影響療效之弊,又節省了醫藥費用,值得臨床推廣。
[1] 江育仁.中醫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79.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52.
[3] 俞大方.推拿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172.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第3輯,1997:
[5] 熊曼琪.傷寒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1.
(收稿日期:201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