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輝
淺析鄉鎮財政監督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周南輝
鄉鎮財政所是財政部門的最基層單位,直接面對廣大鄉村和農民群眾,在鞏固基層政權、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財政體制的不斷改革和深化,鄉鎮財政在運行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已經影響到財政資金安全,帶來了財政風險。現就近年來鄉鎮財政監督檢查的有關情況,簡要分析一下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管理對策。
(一)鄉鎮財政預算編制、執行不規范,普遍存在虛列預算支出的現象
一是大部分鄉鎮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嚴重脫節,有錢就用,無錢就等,沒有發揮預算的平衡、調節和制約作用,與一級政府一級財政一級預算的要求相差甚遠;二是大多數鄉鎮的預算都只是形式上的預算,年初預算、預算執行中的預算追加或追減情況未能按照《預算法》的規定報同級人大批準,無批準文件;三是預算執行隨意性大,決算數據與實際發生數不一致,普遍存在虛列預算支出的現象。
(二)資金安全存在隱患,內控制度缺失
一是資金管理混亂,借款單據多、金額大,長期未催收或辦理財務結算;二是公務費用開支過高,部分鄉鎮支出失控;三是大部分鄉鎮缺乏規范性管理制度和工作規程,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財政資金的監督管理形同虛設。
(三)國有資產管理混亂,流失問題比較嚴重
一是家底不清,賬實不符。從對鄉鎮的財政監督檢查中發現,大部分鄉鎮未建立固定資產臺賬或卡片,長期未對固定資產進行實物盤點及賬實核對,存在有賬無物或有物無賬等賬實不符現象,導致賬物脫節,致使資產存量不實,賬實不符,責任不清。二是資產處置未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批準,隨意處置,國有資產處置收入未上繳財政,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嚴重。三是固定資產購置隨意性大,對于車輛、電腦等資產進行購置時,不履行法定的政府采購審批程序,違規采購現象普遍存在。四是違反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購置公車,落戶私人戶頭,規避檢查。五是賬務處理不及時,會計核算不規范。如對固定資產購置、新建、維修、調入等形成的資產不及時入賬,有的甚至不入賬直接列支。
(四)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財務素質有待提高
一是會計核算不規范,會計科目使用不準確。二是現金管理不夠嚴格。庫存現金嚴重超限額,日清月結工作不落實。三是資金結算付款方式不合規。超范圍使用現金,對外付款隨意采用現金結算方式,有的甚至大額現金結算。四是部分財務款項支出報賬手續不規范,存在“以領代報”或“白條列支”現象,有的資金發放由一人為多人“代簽代領”。五是往來賬款項目繁多,滾存數額大,掛賬時間長,呆賬或死賬及未結款項等遺留問題多,長期未進行財務清理。六是財務結賬不定期,登記賬目不及時,記賬工作明顯滯后。七是虛列支出發票報賬較多,發票填寫內容與事實不符。八是用違規發票支付應稅勞務,造成國家稅款流失。
(五)專項資金管理不到位,普遍存在擠占、挪用情況
鄉鎮專項資金管理分散,來源情況不明,未按規定對資金實行專項核算。大部分支出在經常性科目中核算,各項目之間互相調劑、擠占,很難有效進行監督管理和績效評價,致使鄉鎮普遍存在擠占、挪用專項資金和代管資金的情況。
(六)部分鄉鎮未能有效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約法三章”、湖南省委“九項規定”要求
在檢查鄉鎮2012-2013年度財務收支情況時發現,部分鄉鎮未能有效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約法三章”、湖南省委“九項規定”要求,三公經費開支較大,各種高消費娛樂活動和贈送貴重禮品現象依然存在。據統計,僅公務接待費年支出一項,少的鄉鎮三十多萬元,多的鄉鎮高達七十多萬元。
(一)財政財務知識匱乏,對財經法規認識不透
部分鄉鎮對財經法規理解偏差,片面認為只要管好用好資金就可以了。什么錢都敢花,認為只要錢沒有進自己腰包,對于財經法規違反不違反都沒有多大問題,造成亂開支、擠占挪用專項資金、辦公性行政費用嚴重超支等違紀違規現象屢禁不止。
(二)廉潔自律性不強,納稅意識淡薄
部分鄉鎮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性不高,未能嚴格執行國家財務制度規定,請客送禮開支較多,招待費支出嚴重超支,存在大吃大喝現象。依法納稅意識淡薄,為保“小集體”利益偷逃稅費。
(三)財務管理重視不夠,缺乏內部控制制約機制
財務管理不規范,財務收支活動不能有效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導致執行制度時往往有章不循、有規不守,一些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加上目前對違規行為缺乏強有力的制約措施,導致有的鄉鎮被查處后,仍繼續違規違紀,許多錯誤照犯不誤。
(四)鄉鎮財政人員較少,工作任務繁重
鄉鎮財政所作為財政部門的最基層機構,人員配備較少,承擔著各項惠農惠民資金的審核和發放工作,涉及千家萬戶,從數據錄入、登記核實到落實發放,工作量大,時間緊。還要承擔鄉鎮的中心工作、突擊性工作,工作任務繁重,投入財務管理的精力有限,大量工作難以有效完成。
(五)鄉鎮預算虛設,決算缺乏真實性
由于鄉鎮沒有財政收入任務,支出由縣財政核定,各鄉鎮年終只需與縣財政對賬,認為只要把賬對準就可以了,鄉鎮財政可以不用編制年度財政收支預算,更談不上由同級人大審批財政收支預算。同樣,在辦理年度決算時,也是套的財政撥款數據,決算缺乏真實性,不能真實體現鄉鎮財政收支情況。
(一)加強財經法律法規知識學習,提高鄉鎮政府法制觀念
要把財經法規的學習列入鄉鎮領導班子集體學習內容,尤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湖南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要做到學懂學透,增強依法理財、依法管財的自覺性。
(二)強化鄉鎮財政預算管理,科學完整編制預算
要強化規范預算編報、審批、執行程序。鄉鎮應嚴格按照《預算法》的規定編制預算,并由鄉鎮人大審查批準,預算一經批復,必須嚴格執行。嚴格進行財政決算工作,增強預算的剛性與約束力。
(三)強化各項內控制度,形成有效的監督約機制
要堅持依法理財,以制度約束行為,自覺維護國家財經紀律的嚴肅性,完善財經管理規章制度,充實和完善有關財經管理辦法,細化財務收支管理規定,使鄉鎮財務管理有章可循,切實發揮鄉鎮人大對本級財政的監督作用。
(四)清理暫存暫付款項,提高財政資金的安全性
要進一步加強對往來款項的管理,切實采取措施對往來款項進行清理,及時收回被占用的資金,按時撥付滯撥款項。對其中確實無法收回的呆賬及時進行處理,確保財政資金安全。
(五)加強鄉鎮隊伍建設,提高鄉鎮財政基礎工作
一是要強化業務學習,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和執行財經法律法規的自覺性。二是要強化財務收支審核和管理,健全鄉鎮財政報賬制度。三是要規范財經行為,完善內部規章制度和監督制約機制。四是大力推進公務卡制度,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力度。
(六)強化鄉鎮財政監督檢查,防范財政資金風險
以監督促落實、以監督促提高,充分發揮財政監督在鄉鎮財政資金管理上的作用。一是開展日常監督檢查。主要包括預算編制及執行情況、預算收支及經費收支管理的檢查、政府采購的執行情況、非稅收入征管及票據使用檢查等。二是開展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主要檢查涉及民生的補貼資金及涉及農民利益的各種強農惠農補貼資金等。三是開展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檢查。主要檢查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會計監督制度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會計信息失真等現象。四是鄉鎮財政監督檢查工作常態化、全覆蓋。密切加強與審計、紀檢部門的配合,實現鄉鎮監督檢查工作全覆蓋,并將檢查結果列入鄉鎮當年度工作考核內容,推進鄉鎮財政規范化建設。
湖南省會同縣財政監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