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以“嵌入式預算監督”實現對財權運行的制衡
●本刊評論員
今年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提出:“以確保財政支出安全、規范、高效使用為目標,強化財政監督部門的監督與制衡,要通過加快專員辦轉型,找到一個合適的節點將財政監督嵌入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并加以制度化。”財政部監督檢查局有關負責人也表示,要強化對預算執行過程的監督與控制,逐步建立嵌入業務流程的財政支出監督機制;著眼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目標,將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等方面更上一層樓。“嵌入式預算監督”這一新的監督理念和方式的產生,進一步強調了財政監督的地位和作用,要求財政監督對財權運行要有強大的約束力和制衡力,要把財政預算的編制、執行、決算和財政資金流轉的全過程置于有效的監督之下,實行財權法治,確保財政資金的安全性和績效性。
“嵌入式預算監督”最核心的功能還在于落實財權法治的要求,要確保財政法律制度得到不折不扣地執行。因為財權的運行和政府的財政活動只有在法律法規的約束下,才能對政府行政權力運行實行有效制約與監督,財政資金的安全性和績效性才能有法治基礎。財政監督也要堅持法律至上的原則,從財政立法、司法、執法、公民財政權利保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監督,促進財權法治中“盲點和堵點”的清理。
“嵌入式預算監督”的操作必須使財政監督滲入整個財政活動全過程,全面跟蹤財政資金流轉的全過程。財政監督必須將工作關口前移,要防患于未然,不能以事后大檢查代替監督的全過程,要建立全口徑、全過程的預算監督管理制度,要做到預算和財政項目前置審查、事中動態追蹤、事后檢查評估糾錯并重。
“嵌入式預算監督”還應強調將財政監督融入到財政資金使用單位的內部治理過程之中,促進各預算單位內控體系和治理結構完善,真正發揮財政監督對財權運行的制衡作用。要加強對各預算單位的經濟責任審計和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對預算執行情況、財政資金使用情況、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以及履行職責情況的分析評價,防范經營和管理風險。
財政監督要有效地推進財權法治化,確保財政資金的安全性和績效性,必須解決信息不足的問題。要全面掌握現行法律制度及執行情況,政府究竟擁有哪些財權和事權,國家現行財政政策、制度和規定如何,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權如何分配,上下級轉移支付關系怎樣,這些方面的信息都是財政監督所要具備的基礎。財政監督所依賴的信息資源需要財政預算及其他財政活動公開透明,這不僅有利于內部監督,也是實現外部監督的有效途徑。
“嵌入”意味著財政監督工作的深入和務實,意味著財政監督將獲得更大的財權運行制衡力和信息優勢,有利于鎖定“問題”,包括發現腐敗問題、浪費問題、社會反映熱點等。當然,財政監督的成效如何還取決于財政監督的威力最終實現,只有加大對查出違紀違法問題的處理力度,并對監督結果公開和報告,才能發現真問題,對財力使用者起到警示作用,有利于根治財政活動中的各種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