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勝(山西產權交易市場,太原30002)
(作者為山西省產權交易市場總經理)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2003年12月31日,《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簡稱“3號令”)正式出臺。3號令在國有產權交易工作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專業化的市場平臺進行陽光交易”的核心要求,為規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行為,加強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的監督管理,促進企業國有資產的合理流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防止企業國有資產流失,充分地歸納特點,總結經驗,轉化成果;全面地規范程序,明確權責,提升成效,為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的監督管理、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批準程序提出了統領全局的科學機制,更為國有產權轉讓場所、轉讓方式、轉讓程序、以及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令行禁止的嚴格規范。3號令的頒布出臺,讓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3號令貫徹實施的十年,正是國資國企改革步步為營持續推進的十年,也是產權交易市場釋放能量勇創佳績的十年。
山西省產權交易市場(下稱“市場”)把一絲不茍地貫徹3號令作為市場陽光和健康的重要保障;作為市場規范和發展的根本途徑;作為產權流轉的基本準則和必備要義。十年來,市場各項業務不斷推進,交易規模穩定增長,交易額逐年攀升,經濟效益逐年向好。在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全國經濟不景氣、企業國有產權交易量萎縮、市場投資信心不足的困難局面下,市場充分應對挑戰,單個項目最大增值率達到389%。多家企業經市場引進戰略投資者后獲得新生,實現了持續健康發展;通過入場交易確保了國有資產高效流轉和保值增值,起到了示范效應。市場作為山西省產權交易界的排頭兵,交易對象從單一企業產權轉讓,發展到包括物權、債權、股權等各類產權在內的并購重組;交易主體從單一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發展到國資、民資、外資等各類投資者進場規范交易;交易方式從單一協議轉讓,發展到可供不同類型項目選擇的多種競價交易方式;市場交易領域也逐步從依托省屬監管企業,拓展到涵蓋經濟社會的更多層面、更廣資源,成為山西省國有產權交易的主要平臺和重要載體。
市場嚴格按照3號令的要求,不斷健全操作規程、豐富平臺功能、拓寬業務領域、完善服務機制、建設懲防體系、營造和諧環境,矢志不渝地踐行為國有企業改革服務的歷史使命,堅韌不拔地履行保障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的重要職責。今天,沐浴在3號令的陽光下,市場已經發展成為業務資源覆蓋全省、轉讓信息輻射全國的省級龍頭產權交易平臺,是山西省產權交易最具權威和誠信的服務機構。市場的發展是全國產權交易行業發展歷程的見證和縮影,也是我國深化改革的參天大樹上結出的萬千碩果之一。
市場作為山西省國資監管工作的延伸,在信息的發布和收集、價格的發現和形成、資源的流轉和配置等方面形成了科學的監測管理機制,推動了產權流動有序順暢,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山西省社會資源配置、國企規范改制、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平臺,保障了國有資產高效有序流轉,為省國有企業經濟結構調整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助推山西省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市場也因在3號令的鞭策下扎實履職,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表彰,獲得了“山西省政風行風評議先進單位”、“山西省十佳窗口單位”、“山西省直文明和諧單位標兵”、“山西省直機關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山西省國資委直屬機關先進黨支部”等多項榮譽稱號。
3號令使山西省產權交易市場有章可循、對穩健發展大有裨益,更對山西省經濟轉型跨越、再譜新篇影響深遠。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3號令夯實了產權交易市場服務國企改制的政策基礎,增強了產權市場抵御風險的能力,為產權市場推動國民經濟更快、更好、更有序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