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改后的《預算法》。通過后的《預算法》第五條明確了全口徑預算的國家賬本: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通過的《預算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應當與一般公共預算相銜接。目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已有資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一般公共預算也有資金調入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但地方或中央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是否有資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目前尚不明朗。財政部在今年的預算報告中稱,將建立政府性基金調入公共財政預算的機制。
為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推廣政府購買服務的戰略部署,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工作,財政部、發改委、民政部和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就有關問題發布通知。
通知明確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工作目標:“十二五”時期,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工作有序推開,相關制度建設取得有效進展。到2020年,基本建立比較完善的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制度,促進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高效合理的養老服務資源配置機制和供給機制,支持和參與養老服務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養老服務水平和質量顯著提高,推動建成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
國管公積金中心發布通知稱,購房提取公積金時,須提供本次提取所提交購房合同的房屋買方姓名、合同編號及網簽密碼,并如實申報本次購房是否辦理個人住房貸款,提交相關材料,國管公積金中心及受委托銀行將對購房行為的真實性進行核查。這是繼今年年初出臺首次貸款結清后再貸須等5年等政策后,國管公積金再度收緊政策。主要是由于個貸率偏高導致國管公積金資金池緊張,加上此前有利用假合同騙貸的情況發生,此次國管公積金從審核資料開始進行嚴控。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 《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國企高管的薪酬制度改革即將推行。國企要面對市場,其領導人員應主要采取市場化激勵方式,這也符合“政企分開”的現代企業制度規定。在沒有行政級別的情況下,國務院國資委能更有效地監督和管理國企領導干部的調任。所以,國企領導中的其他一般干部,可以全部轉為標準的職業經理人,參照市場體系進行激勵,但是不能保留行政級別,也不能再通過“調動”直接流回黨政機關的公務員序列。少數即將退休的國企負責人:可保留其市場化薪酬,但不再保留其行政級別,也不能再通過任何渠道流回黨政機關,以避免身份錯位。新任國企負責人一律根據其行政級別領取公務員工資,完全當做國家公務員來管理,他們不能從企業獲取任何經濟報酬。國企其他領導人員 (如副董事長、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總經濟師和總會計師)不再保留行政級別,可以從企業獲取市場化薪酬。如少數人員仍愿保留行政級別,可逐步調任到黨政機關,并逐步取消市場化待遇。在任的國企負責人(“一把手”和“二把手”)則保留其行政級別,市場化待遇每年遞減三分之一,3年后與同級別公務員相近。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逐步推進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基本醫療保險經辦服務,降低不合理醫療費用支出。這意味著,政府除利用行政性的醫保控費外,也在探索引入第三方競爭機制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高價進口藥等或承壓,國產品牌“進口替代”加速。會議確定,國家將支持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各類醫療保險經辦服務,降低不合理醫療費用支出。與之前“商業保險經辦大病保險”不同的是,此次變為 “支持商業保險參與各類醫療保險經辦服務”的全新提法,也就是說,商保的參與絕非僅僅停留在大病保險上,而是引入其成為壓縮醫療支出的市場化手段。
修訂后的《郵政業消費者申訴處理辦法》9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根據消費者申訴情況,對存在6種情形的企業,郵政管理部門應當約談相關企業負責人,責令企業限期整改并提交整改報告。這6種情形具體包括:持續3個月百萬件快件有效申訴30件以上且排名前三的;百萬件快件有效申訴數量環比增加10件以上的;消費者對企業申訴處理結果滿意率持續較低的;同一申訴郵政管理部門轉辦企業處理3次后仍不符合結案條件較多的;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問題較多的;其他需要約談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