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
開遠市人民醫院 云南開遠 661600
婦產科護理中人性化服務之我見
程春
開遠市人民醫院 云南開遠 661600
伴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醫學護理工作要求也在提高,新型的護患關系要求以人文本,婦產科護理過程中更強調人性化的服務。本文探討了婦產科護理中的人性化服務的積極意義以及具體如何實施人性化服務。人性化的護理模式不僅能夠提高護理工作質量,還能夠在提高婦產科患者及家屬的基礎上優化護理人員的素質。
人性化服務;婦產科;護理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明的追求也越來越明確,就醫療服務來說,患者普遍希望得到人性化的服務,特別是婦產科這一特殊科室的患者。人性化服務是基于傳統醫療服務的基礎發展起來的[1],但與傳統醫療服務最大的區別是人性化服務注重對患者進行身體護理與心理護理相結合的護理模式。人性化的護理模式既能夠提高護理服務人員的素質,還能夠增加患者對醫療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人性化護理是由美國人華生提出的"人性化照護"發展而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認為人體是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三者共同構成的一個統一的整體,三者共同制約人的健康和疾病。因此,在醫療服務中,就要求醫療護理人員從身體疾病、心理健康、社會屬性等多方面使患者獲得最大可能的舒適與滿意。因此,以人文本的人性化護理服務成為護理服務的原則。
婦產科作為較為特殊的科室,病房周圍的環境對孕婦的心理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而護理人員對孕產婦面對面的交流,進行心理輔導后,能夠減輕孕產婦的心理負擔,直接安慰孕產婦,保證了孕產婦能夠在合理治療的基礎上,在良好的環境和服務中得到心理安慰,提高滿意度,盡早恢復身體健康。
人性化服務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服務,它既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為患者家屬提供優質的服務,還能夠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率,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另外,為了適應這一要求,護理人員必然會加強學習,促進了護理人員進行學習、提高素質。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為人類的健康事業的發展鋪下必不可少的基石。
3.1 提供良好的醫療環境
醫療服務過程中,醫療環境的舒適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孕產婦的心理。一般來說,臟亂、狹小的環境會讓孕產婦產生許多負面情緒,例如恐懼、煩躁。這些情緒不僅會影響孕產婦的生理功能,還可能對分娩和恢復有不利的影響。醫院應該為孕產婦提供較為私密的單人病房,避免多人共用的大病房,盡可能保證患者的隱私不受侵犯。病房要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監護,對病床病房的整理,保證環境的潔凈、整齊。在病房內還可以進行適當的文化布置。例如房間色調的設計、墻貼的展示等。圍生期的孕婦一般會有自然的緊張和恐懼心理,房間應該盡可能的設計成暖色調,也可適當添加一部分幼兒的宣傳海報、玩具等,改善孕婦的心情,轉移注意力。
3.2 健康教育宣傳
在孕婦進入醫院時,圍生期健康宣教對母嬰身心健康意義重大[2]。健康宣教的內容應該包括讓孕婦充分了解醫院的環境,消除對新環境的不適應、恐懼。可以安排專家為孕婦進行分娩知識、方法的講解和答疑。專家的講解和答疑能夠改變孕產婦對分娩方法的錯誤觀點,能夠提前為分娩做好心理準備。健康教育醫學界普遍認為自然分娩對保障產婦及胎兒的健康均優于剖腹產。趙海琴[3]的研究發現傳統意義上的分娩護理自然分娩率僅在40%左右,而人性化分娩護理措施自然分娩率可以達到73%左右。另外可以適當安排孕婦與初產婦的接觸交流,孕婦通過交流能夠感受為人母的幸福,增加了分娩分信心。在進行宣教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保證對待孕婦是和藹的態度,在交流時要注意語言的通俗移動,避免使用專業術語給患者帶來的心理壓力。鼓勵患者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避免過度臥床休息帶來的身體不適。要鼓勵產婦盡早下床活動、早期排尿,預防感染和褥瘡、尿潴留等。要對孕產婦的飲食進行合理的安排,宣傳合理的膳食安排對身體恢復和嬰兒生長發育的作用。
3.3 產程中的人性化護理
準媽媽最大的心愿就是生下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但是從懷孕到分娩,產婦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身體痛苦。產前的心理、生理改變對產婦造成的不良情緒可能會影響分娩過程。因此,產前一定要對孕婦進行適當的開導,解釋分娩嘗試、鼓勵其勇敢面對。在生產過程中,要注意對患者進行語言的鼓勵和安慰,并配合肢體安慰,根據產婦的情緒做適當的安慰和引導。
采用手術分娩的孕婦,可能會對手術產生恐懼、焦慮、擔憂,可能會擔心手術是否成功、隱私是否會泄漏等。對于這類孕婦,護理人員要在手術前對孕婦進行心理的輔導,告知手術流程、以及注意事項,減少孕婦的心理負擔。在手術的準備過程中,盡量減少患者身體暴露的面積,尊重患者的人格。對于特殊的孕婦例如未婚先孕者應當加強對其的監護、安慰、護理,保護孕婦隱私、尊重產婦人格。
3.4 及時進行隨訪調查
在婦產科護理中,要及時對產婦的恢復情況進行隨訪調查。隨訪調查,了解產婦的生活質量,能夠提高臨床護理服務水平,是人性化服務的一個有效途徑。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要具有靈活性。產婦情況不是如教課書的條目一般樣樣符合,因此在護理的隨訪過程中要根據孕婦的情況進行隨訪方案的調整。例如手術產婦和自然分娩產婦的身體恢復和生活質量會有一定的不同,要根據各自的情況做靈活的改變,例如復查時間的不同等。病人有問題需要咨詢時要保證耐心詳盡的回答問題。其中,對嬰兒的健康隨訪也是一個重要方面,應注意母嬰健康狀況和母乳喂養情況。
國家經濟的發展使國民的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也在隨之提高,人們對衛生保健的需求從生存消費到享受消費更進一步提高到發展消費。人們在追求生存的基礎上還要增進健康,保證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良好。因此,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是適應社會需要的護理模式。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模式成為當今護理發展的主流,婦產科作為一個人類正常生理過程的科室,也將護理的人性化作為發展方向。要做到人性化護理,就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和要求,將"以人為本"的觀念深入人心,不以技術護理為工作中心,而要加強環境的優化和心理輔導。
[1]張秋華.婦產科的人性化護理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3,3 (24):145-146.
[2]李霞,齊慶花.婦產科護理中人性化服務之我見[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4):710-711.
[3]趙海琴.人性化護理對提高產婦自然分娩率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4):711-713.
R473.71
B
1009-6019(2014)09-0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