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霞霞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職工總醫院 山西太原 030053
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
任霞霞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職工總醫院 山西太原 030053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機械通氣;護理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接受機械通氣治療48小時后至停用機械通氣、拔除人工氣道后48小時內發生的肺實質的感染性炎癥。為接受機械通氣患者最常見的院內感染。患者一旦發生VAP,則易造成撤機困難,并可導致患者在ICU的停留時間及住院時間延長,增加相關的醫療費用,嚴重者可導致患者死亡。所以積極尋找對策成為ICU危重患者護理中不容忽視的問題。現分析VAP的危險因素,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
1.1 基礎疾病發現患者的年齡、住院時間、慢性基礎疾病、體位、誤吸等。
1.2 醫源性因素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的時間、鎮靜劑及抗生素的應用、消毒隔離不到位等。
2.1 減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腸道病原菌的定植和吸入
2.1.1 加強口腔護理
在給氣管插管的病人做口護時,應雙人操作,一人妥善固定導管,記錄導管植入的深度,另一人要保證氣囊壓力充足,棉球水分適宜進行口腔清潔,完畢后要清點棉球數量。常用的口腔護理液有口臭:1%雙氧水;真菌感染:1%~4%的碳酸氫鈉;銅綠假單胞感染:1%醋酸;革蘭氏陽性菌及陰性菌感染0.02%呋喃西林;預防口腔感染:0.05%碘伏
2.1.2 加強營養
改進營養支持方法從預防VAP的角度看,腸道喂養優于全腸外營養。提倡用鼻空腸管持續鼻飼,將導管直接插入空腸,以避免對胃液的堿化作用。
2.1.3 防止胃內容物反流
胃腔病原菌是引起氣管插管患者發生VAP的病原菌重要來源。在機械通氣患者中,胃內容物反流很常見。尤其患者處于平臥位,放置鼻胃管或及胃中含有大量內容物時則更易發生。因此,對接受機械通氣患者采取半臥位,床頭抬高30~40°,可能是減少胃內容物反流進入下呼吸道的簡單有效方法。
2.1.4 正確吸痰
定時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嚴格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前后應要給于純氧吸入3分鐘,經氣管插管下至支氣管內,打開負壓,動作輕柔旋轉提出,避免損傷氣道粘膜,避免連續多次吸痰。
2.1.5 正確評估鎮靜效果
氣管插管時病人不耐受、人機對抗或自主呼吸影響氧結合時,常使用鎮靜劑。但鎮靜過度可抑制咳嗽反射,使氣道分泌物易潴留而發生VAP。護士應積極評價鎮靜效果,遵醫囑每天暫停鎮靜觀察病人反應,避免鎮靜過度。
2.1.6 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糖皮質激素及細胞毒藥物。對建立人工氣道患者,創造條件盡早拔除插管的同時,合理使用免疫調節劑可能有助于減少VAP的發生。
2.2 切斷外源性傳播途徑
2.2.1 手衛生
醫務人員的手傳播細菌造成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約占30%,接觸病人前后均要進行手消毒或洗手。
2.2.2 氣道的管理
在建立人工氣道開始就應制定一套完整科學的護理計劃,包括對環境要求、人員管理、導管固定、氣道濕化、吸痰技術、呼吸機管路的更換
2.2.2.1 病室及人員管理
病人床頭要掛接觸隔離標識,室內溫度24~26℃,濕度50~60%。嚴格限制探視,進出病室的醫護人員應做好隔離防護。層流病房的地面、桌面含氯消毒劑擦拭每日1-2次,并定期進行細菌學監測,嚴格床單元消毒。對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銅綠假單胞菌(PA)、鮑曼不動桿菌(Ab)感染的病人在積極治療的同時進行接觸隔離,耐萬古霉素腸球菌感染者必須隔離。
2.2.2.2 固定導管
呼吸機導管各部位銜接應緊密無漏氣,導管固定妥當,特別是在病人活動時。其次要班班做好交接。
2.2.2.3 氣道的濕化
要求近段氣道內的氣體溫度達到37℃,相對濕度100%,以維持氣道粘膜相對完整,纖毛正常運動及分泌物的排出。根據氣道壓力升高或報警、聽診肺部痰鳴音、咳嗽等作為吸痰指征,按需吸痰。吸痰前應叩背并動作輕、穩、準,注意無菌觀念。楊霞等指出,使用密閉式吸痰器保證了吸痰的密閉性,明顯降低了含菌氣溶膠的吸入,減少了污染機會。
2.2.2.4 呼吸機管路的更換
目前推薦在正常情況下7天更換一次呼吸機管路,呼吸機延長管每日一次,既降低醫療費用,又不增加VAP的發病率。及時倒積液瓶中的冷凝水,盡量避免過多的冷凝水流向病人氣道或流入濕化罐,冷凝水應按感染性廢物進行處理。更換管路后要及時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的發生。停止使用呼吸機后,應進行徹底的清潔和消毒,并做好標識。
2.3 合理營養,提高免疫功能
機械通氣患者消耗較多,應根據醫囑給患者營養豐富的食物。患者可靜脈補充脂肪乳、氨基酸、白蛋白等增強患者的抵抗力。合理應用空腸營養管,有效防止反流與誤吸。
R473.5
B
1009-6019(2014)09-00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