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寧夏第五人民醫院 寧夏石嘴山 753000
骨盆骨折病情觀察及術后護理
劉凱
寧夏第五人民醫院 寧夏石嘴山 753000
骨盆骨折病情觀察護理
骨盆骨折是骨科嚴重創傷疾病之一,病情變化迅速,病死率較高,因此及時準確的病情觀察和判斷,加上細心有效的護理,能減輕病人的部分痛苦,挽救生命和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選取我科22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8例,失血性休克4例,合并傷18例。
2.1 全身情況包括生命體征,意識狀態、尿量、皮膚黏膜、甲床毛細管回流時間、皮膚彈性等,必要時監測中心靜脈壓,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及血細胞比容等各項指標,以確定是否有休克及程度,骨盆各骨主要為骨松質,骨折后本身出血較多,其鄰近有較豐富的動脈及靜脈叢,加之靜脈叢多無靜脈瓣阻擋回流,骨折后可引起廣泛出血,甚至因失血過多而死亡,因此必須嚴密觀察,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早期發現休克癥狀,立即快速建立2條以上靜脈通道,輸血、輸液以糾正休克,改善微循環。
2.2 腹部情況:觀察有無腹痛、腹脹、嘔吐、腸鳴音及腹膜刺激征,并定時測量腹圍,腹肌緊張、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可判定患者出現腹膜內出血,膀胱破裂則患者出現腹痛明顯,明顯的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腹腔可抽出血性尿液,應配合醫生給予及時處理。
2.3 患者入院后應觀察能否自行排尿,有無排尿困難、血尿、尿道口滴血或無尿,以判斷膀胱、尿道損傷情況,根據情況給予及時處理。
2.4 肛門情況:觀察患者有無肛門疼痛、觸痛、出血。骨盆骨折合并直腸損傷并不多見,是會陰撕裂傷的后果,直腸損傷時,肛門指檢時指套有血跡,有時可觸及刺傷直腸的骨折端或直腸破裂[1]。直腸破裂后,由于糞便外溢可引起彌漫性腹膜炎,如果處理不當或觀察不及時,不能早期發現,后果嚴重死亡率較高,所以要密切觀察有無肛門流血,下腹部疼痛或里急后重感,早期發現早期處理。
2.5 神經損傷情況:查體時觀察患者有無陰區,下肢麻木及運動障礙,以判斷患者有無腰骶和坐骨神經損傷,及早鼓勵并指導患者做肌肉收縮練習,定時按摩理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
2.6 血管內栓塞:當患者出現下肢疼痛、腫脹,活動后加重,周徑明顯增大,皮膚發紺、潮紅、皮溫增高,提示可能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如果患者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心率增快、煩躁不安、意識障礙等癥狀時,應高度懷疑肺栓塞、腦栓塞,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3.1 體位:骨盆骨折術后應盡量減少大幅度搬動患者,防止內固定斷裂、脫落,給予平臥位或鍵側臥位交替,嚴禁坐位。
3.2 飲食護理:由于臥床時間長,腸蠕動減慢,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鈣、高鐵、含粗纖維及果膠成份豐富的食物,以補充失血過多導致的營養失調,食物易消化,并根據受傷程度決定膳食種類,若合并直腸損傷,應禁食。
3.3 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多因意外事故所致,且臥床時間長,易產生悲觀情緒,擔心以后是否傷殘,尤其未婚女性既害怕影響美觀,又擔心影響生育,易出現易怒、厭世情緒。因此護理上應安慰體貼患者,多開導,并取得家屬的支持,共同為患者制定周密的康復計劃,并督促實施,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使其早日康復。
3.4 切口護理:觀察切口滲血情況,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引流管在位、通暢,妥善固定引流管,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準確記錄。
3.5 術后并發癥的護理
3.5.1 肺部感染的預防和護理:由于臥床時間長,易引起肺部感染。鼓勵患者進行深呼吸,有效咳嗽,輕拍胸背部,促進痰液排出,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
3.5.2 壓瘡的預防和護理:因術后臥床時間長,翻身受限,易發生壓瘡,所以術后給予氣墊床,按時按摩受壓部位皮膚,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潮濕刺激,保持床鋪清潔、干燥、平整,按時翻身,指導患者增加蛋白質和營養的攝入,提高機體抵抗力。
3.6 功能鍛煉指導:術后當天指導患者進行等長肌肉收縮練習,1周后進行髖關節、膝關節的伸展運動,2周后開始練習半臥位,4-6周后拄拐下地,逐漸加大活動量,然后再練習行走及下蹲,12周后逐漸棄拐行走。
3.7 出院指導:合理安排飲食,補足營養,提高體質,促進骨折愈合,按康復計劃進行功能鍛煉,出院后1個月、3個月來醫院檢查,檢查內固定有無移位及骨折愈合情況。
骨盆骨折多因暴力所致,病情復雜且變化迅速,特別是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觀察不及時,極易延誤病情造成死亡,因此要求護士觀察病情要及時、認真、仔細,護理措施主動、有效、落實到位、及時實施,可降低患者死亡率、致殘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聶中階,骨盆骨折合并膀胱破裂遺漏職場損傷1例[J]骨與關節損傷雜志,1997,12(5):274
R473.6
B
1009-6019(2014)09-0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