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芬
常州市武進第三人民醫院 江蘇常州 213168
優質護理服務在防范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楊芬
常州市武進第三人民醫院 江蘇常州 213168
目的:探究優質護理服務在防范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方法:對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602例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服務,作為觀察組;對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578例患者進行常規護理,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結果:觀察組共有3例患者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0.50%;對照組共有7例患者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16%;兩組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服務可有效防范和降低精神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對保證精神病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積極作用。
優質護理;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
在醫院日常護理中會出現計劃之外、未預計到的或通常不希望發生的事件,稱為護理不良事件[1]。精神科患者大多在情感、思維和行為等方面存在障礙,很多患者對自身的精神疾病缺乏自知力,相對于其他科室的,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也相對較高[2-3]。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患者在就診及治療期間出現的自殺、傷人、毀物、走失、誤吸、燙傷等損害患者生命安全的事件[4]。本院精神科于2013年引入優質護理服務體系,并對優質護理對防范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作用進行了研究,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12月我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共602例,為觀察組;2012 年1月~12月我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共578例,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本特征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此外,觀察組患者接受優質護理服務,而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及時記錄事件發生的當事人、發生時間、發生原因、發生經過及結果;實驗結束后統計并分析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優質護理的具體實施方案包括:①建立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護士應該建立起"心系患者"的優質服務理念,能夠站在病人的立場感知病人的需求,將被動服務理念轉變為主動服務理念;②掌握優質護理技能:定期對護士進行基礎護理技能的培訓,加強護士的溝通技能,加強護士專科知識技能,盡量避免由于護理疏忽導致的不良事件;③構建優質護理環境:利用宣傳欄向病人及家屬宣傳優質護理的理念,保持病區足夠的安靜,給病人創造愉悅的治療環境,避免不良環境對患者的刺激,降低危險事件的發生率;④設立優質排班制度:采用責任護士和管床護士相結合的排班模式,制定病人分配表,讓每一名護士明確自己的責任床位,強化護士對責任患者的監管制度,對病區中的危險設施貼上危險標示,并定期檢查;⑤書寫優質護理文件:護理記錄盡量詳細,但不需重復書寫病歷中已經存在的內容,護理記錄格式必須規范,且應該完整連續,鼓勵護士對已發生的不良事件進行記錄和主動上報,盡可能降低危險事件的不良后果;⑥創建優質健康教育:定時定期對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強化家屬的安全意識,讓其主動配合護士對患者進行監管,避免患者私藏危險物品而發生自傷或傷人事件。
1.3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采用X2檢驗對計數資料和百分比進行分析。
觀察組共有精神疾病患者602例,其中發生護理不良事件3例,發生率為0.50%;對照組共有精神疾病患者578例,其中發生護理不良事件7例,發生率為1.16%;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5)。
精神疾病與行為表現和精神活動紊亂密切相關[5]。患者一旦發病,可出現心理活動、行為和神經系統功能紊亂,部分患者還可能會出現攻擊性的危險行為,因此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相對于其他科室較高[6-7]。優質護理服務是一套不同于傳統模式的新型護理體系,其要求護士的護理工作以患者為中心,在掌握優勢護理技能的同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創建優質的服務環境與文化,力求提高護理服務水平,以進一步促進患者的康復[8]。
本研究講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精神科,旨在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在降低護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通過分析比較精神科優質護理和傳統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結果顯示:觀察組共有3例患者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0.50%;對照組共有7例患者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16%;兩組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優質護理服務用于精神科,可提高護士的職業技能,改善患者的治療環境,在某些護理不良事件未發生時就可預防性解決,從而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可有效防范和降低精神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對保證精神病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積極作用。
[1]錢瑞蓮,張燕紅,屠麗君,等.我院精神科優質護理服務實踐與成效[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8):86-88.
[2]王玉玲,孫秀杰.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與成效[J].護理管理雜志,2010(9):612-614.
[3]黃水清,張小莊,聶川.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管理,2008,26(5):53-56.
[4]韓永惠,石玉.精神科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0):6-7.
[5]朱彩文,王婭麗,黃昶荃,等.采用SHEL模式對精神科與綜合科護理不良事件的對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上旬版,2011,27(10):58-61.
[6]喬艷,紀成蓮.根本原因分析法在護理不良事件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747-748.
[7]付華秀,古秀容,王婭麗,等.708例護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法律風險初探[J].當代醫學,2010(18):123-125.
[8]陳明菊,楊金華.精神科開放式管理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效果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0):1290-1292.
R473.74
B
1009-6019(2014)09-0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