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炘
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安徽宿州 234000
淺談乙肝二對半定量檢測的臨床意義
魏炘
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安徽宿州 234000
目的:探討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的臨床意義。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接收的住院患者90例,采用時間分辨熒光定量(TRFIA)法進行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回顧性分析其臨床檢測資料,并總結其檢測結果,以探討乙肝兩對半檢測的臨床意義。結果:本組患者經檢測后,其檢測結果如下:HBsAb(乙肝表面抗體)檢測結果為(9.39±0.76)mIu/ml,HBsAg(乙肝表面抗原)檢測結果為(1.14±0.65)ng/ml,HBeAb(乙肝e抗體)檢測結果為(2.37±0.58)NCU/ml,HBeAg(乙肝e抗原)檢測結果為(0.63±0.14)NCU/ml,HBcAb(乙肝核心抗體)檢測結果為(3.23±0.65)IU/ml。結論: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可幫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病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故而具有較高的臨床意義。
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臨床意義
據有關統計數據資料顯示,當前我國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占比約為10%(特指乙肝流行區),而其的診斷與后期治療效果的評判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結果,可見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在乙肝疾病的診療中具有極為重要的臨床意義[1-2]。為進一步探討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的意義,對我院接收的行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接收的術前檢查患者90例,均行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90例入選對象中,男性為53例(占比為58.89%),女性為37例(占比為41.11%);年齡層次:21-57歲,平均年齡為(33.1±5.7)歲。
1.2 檢測方法將檢測過程中所用的試劑與微孔反應條進行平衡處理(置于20-25℃的室溫下);吸取25μl抗-HBc的樣本處理液依次加入用于待測樣本的反應微孔中;分別吸取100μl待檢樣品與HBsAg定標品、抗-HBs定標品和HBeAg校準品,且分別吸取50μl待檢樣品與抗-HBe校準品、抗-HBc校準品,按照順序將其分別置于微孔反應條的小孔中,抗-HBe和抗-HBc需加入50μl的中和抗原。封片密封處理后,室溫下震蕩儀緩慢震蕩孵育1小時;揭封條,用洗板機洗滌4次后,拍干;將銪標記工作液均為100μl分別加入到每個小孔中后貼封片密封處理,室溫下震蕩儀緩慢震蕩孵育1小時,洗滌6次后,拍干;每個小孔中再分別加入100μl增強液,貼封片,采用震蕩儀震蕩孵育5min,在半小時內完成測定。
1.3 觀察指標分別記錄HBsAb(乙肝表面抗體)、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eAb(乙肝e抗體)、HBeAg(乙肝e抗原)以及HBcAb(乙肝核心抗體)的檢測結果,并計算出各個項目的平均值。
1.4 數據處理方法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
本組患者的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結果:HBsAb檢測結果為(9.39±0.76)mIu/ml,HBsAg檢測結果為(1.14±0.65)ng/ml,HBeAb檢測結果為(2.37±0.58)NCU/ml,HBeAg檢測結果為(0.63±0.14)NCU/ml,HB-cAb檢測結果為(3.23±0.65)IU/ml。
傳統的ELISA方法測定乙肝兩對半血清標志物時,只能判斷其陰陽性,給臨床診斷和治療帶來許多不便。一般而言,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中,HBsAg的靈敏度可達0.2ng/ml,采用ELISA法(酶標法)檢測的靈敏度為2.0ng/ml,大大提高了檢測結果的靈敏度。就急性乙肝早期而言,盡早通過HBsAg檢測以確定HBV感染,可有效縮短窗口期,而部分慢性乙肝患者機體內的HBV包膜蛋白免疫應答較為缺乏,使得HBsAg的表達不夠,故而易出現HBsAb與HBsAg陰性,經定量檢測后更易發現濃度低的HBsAg,從而有利于判斷病情[3]。
HBeAg與HBeAb經定量檢測后,可有效明確其轉換時期,HBeAg表達能力較強時,可視為間接提示病毒處于高復制狀態下,故而其傳染性也較高;當HBeAb表達能力較強時,一來表明有病情好轉跡象,二來對于肝功能指標不理想者,其或與肝硬化、肝壞死等有關;HBcAb表達能力的高低則可直觀反映出患者體內病毒的感染狀況,可作為非活動性慢性肝炎與活動性慢性肝炎的判斷依據。
HBsAb定量檢測能夠對抗體是否真正具有"中和"HBV的免疫力作出正確評價,對乙肝的預防起到監督作用。HBsAb的含量在10mIU/ml以上的病人在用ELISA檢測就可呈HBsAb陽性結果,但并不能表明機體均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而當樣本HBsAb結果介于10-100mIu/ml之間的定性雖為陽性,但處于該時機內的HBV免疫力相對來說是較弱的,部分甚至不能預防HBV感染,故而只有HBsAb結果>100mIu/ml時方可認為具有抵抗HBV感染的作用[4]。定量檢測中可參照HBsAb結果對機體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與HBV免疫狀態進行判斷,故而定量檢測在高危人群預防免疫與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評價中的意義重大,少年兒童預防乙肝方面尤甚。
以往臨床上采用血清HBV-DNA熒光定量PCR檢測,雖然可有效反映血液中病毒的復制狀態,但對病毒復制靜息期HBV病毒狀態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來,且HBV-DNA結果呈陰性時并不能代表患者體內的HBV已被清除,故而將該方法與兩對半指標結合后才能使HBV病毒狀態的判斷更為客觀[5]。
綜上所述,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可幫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病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故而具有較高的臨床意義。
[1]楊娜.乙肝兩對半定量分析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08):52-53.
[2]瞿良,王惠萱,李云,等.乙肝血清學標志物定量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09,10(06):516-517.
[3]闞躍華.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5):1149-1151.
[4]單桂秋,李秋生,肖紹英.檢測乙型肝炎表現抗原的-步法試劑的鉤狀效應分析[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2,13(02):107.
[5]薛春楊,周建波.ELISA法乙肝兩對半檢測影響因素分析和臨床意義[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6):359-360.
R446.11+2
B
1009-6019(2014)09-0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