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軍
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貴州貴陽 550014
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臨床治療分析
何軍
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貴州貴陽 550014
目的:探討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資料選自2008年1月-2013年9月本院及貴州鋁廠職工醫院收治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患者120例,根據患者的臨床疾病分型以及癥狀表現,給予對癥治療方案,并對臨床治療效果作回顧性分析。結果:將收治的12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患者共分為5類,根據疾病類型及臨床癥狀的不同,給予針對性的方案進行治療,患者臨床癥狀經積極治療后,大部分患者好轉出院,其余患者其癥狀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結論: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具有病情復雜、分型復雜、癥狀復雜等臨床特點,因此,患者在入院后需先進行確診,再給予針對性的方案治療,才能獲得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
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臨床;治療
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是指甲亢伴發肌肉病變的一種疾病,臨床上將該病分為慢性與急性發病兩種,又根據其發病特點、病變部位等方面,將其分為甲亢性周期麻痹、甲亢伴重癥性肌無力、慢性甲亢性肌病、急性甲亢性肌病以及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五種[1]。將近年來收治的12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患者的疾病分型、臨床特點、治療措施等進行分析,現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自2008年1月-2013年9月本院及貴州鋁廠職工醫院收治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女比例為71:49,年齡在22-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5.23)歲;病程在6-180d之間,平均病程為(37±11.14)d。所有患者均通過臨床癥狀表現、實驗室檢查、體格檢查、疾病史、眼部檢查、肌電圖檢查等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其中,甲亢性周期麻痹31例(25.83%),甲亢伴重癥性肌無力10例(8.33%),慢性甲亢性肌病66例(55.00%),急性甲亢性肌病6例(5.00%),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7例(5.83%)。
1.2 方法
根據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患者的疾病分型以及臨床癥狀表現,給予針對性的方案進行治療:
⑴甲亢性周期麻痹者31例,多為男性患者,臨床癥狀表現多以四肢軟癱、下肢輕癱、呼吸困難、悶氣為主,且在發病時,血鉀含量降低至1.2-3.1mmol/L。在入院后,根據患者體內血清鉀的濃度,快速地給予適當的補鉀措施。針對血鉀丟失嚴重者,行靜滴式補鉀,針對血鉀丟失較輕者,行口服補鉀。同期再給予合理地抗甲狀腺藥物。
⑵甲亢伴重癥性肌無力10例,此類患者臨床癥狀表現除了甲亢癥狀外,其受累骨肉肌還伴有晨輕暮重,體息后減輕、勞累后加重的現象。且大部分患者出現累及眼肌、眼瞼下垂、眼球活動受限癥狀,經CT檢查,還有7例患者出現胸腺增生、胸腺瘤,另3例患者胸腺未見明顯異常。由于此類患者發病多存在有免疫功能異常和免疫方面缺陷,因此,臨床治療中為降低患者的復發率,選擇中西醫結合療法。在采取他巴唑、溴化新斯的明等西藥抑制T3、T4合成的同時,給予相應的中醫辯證治療,以改善低頻電刺激電位衰減、減少乙酰膽堿受體抗體產生,并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而針對胸腺異常嚴重者,若治療效果甚微,則需考慮行胸腺切除術[2]。
⑶慢性甲亢性肌病66例,患者多表現為下蹲、起立以及上樓困難,臨床癥狀多以輕度肌萎縮、明顯肌萎縮、四肢肌肉酸痛、兩大腿肌肉疼痛等為主。患者均行抗甲狀腺的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部分患者根據期臨床癥狀表現加用維生素B、蛋白合成劑、三磷腺苷、糖皮質激素等對癥治療。
⑷急性甲亢性肌病6例,患者起病急,病情也較為嚴重,伴有心動過速、高熱、惡心嘔吐癥狀,且病情迅速進展成為肌麻痹。患者入院后均進行搶救,及時吸痰,呼吸困難者及時切開氣管,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并給予抗炎、抗感染、營養支持、抗甲狀腺等對癥治療。
⑸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7例,此類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均為復視和重度浸潤性突眼,突眼度在17-22mm之間,眼球結膜充血水腫,眼瞼腫脹肥厚,且大多數患者眼球活動受限。經眼球CT檢查,顯示患者內直肌、雙側上直肌、外直肌、眼外肌多有增厚肥大現象。首先,采用新期的明試驗,鑒別重癥肌無力。之后,給予對癥治療,給予抗甲狀腺藥物,以有效控制住甲亢,同時實施免疫抑制劑以及細胞毒作用藥物干預。針對病情較為嚴重者,或對藥物有過敏者,也可采取放射治療或手術治療[3]。
所收治的12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患者均給予對癥治療方案,治療結果分別為:⑴甲亢性周期麻痹:31例急性甲亢性肌病患者在積極治療后,于3-48h內肌麻痹癥狀消失,體內血鉀含量基本恢復正常水平。且經過甲狀腺對癥治療后,患者的甲亢癥狀得到有效緩解,經實驗室檢查患者體內FT3均恢復至正常范圍,隨訪半年中,無死亡及復發例數。
⑵甲亢伴重癥性肌無力:10例甲亢伴重癥性肌無力患者中,有4例行胸腺切除治療,患者甲亢得到有效控制,其余6例患者亦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后,四肢肌力恢復至IV級,終好轉出院。
⑶慢性甲亢性肌病:66例慢性甲亢性肌病患者經積極治療,有39例肌萎縮、肌無力癥狀消失,其余27例患者均好轉。
⑷急性甲亢性肌病:6例急性甲性肌病患者中,有4例因病情危重,最終搶救失敗而死亡,另2例通過積極治療后,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漸恢復。
⑸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7例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患者經治療后,其眼肌麻痹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綜上所述,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的臨床表現多變,一部分患者以肌病作為首發癥狀,也有患者在甲亢癥狀出現一段時間后才會發生肌病癥狀,這種現象也極容易在臨床治療中造成誤診、漏診。而為了降低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患者的漏診、誤診率,患者在入院后醫生應詳細地觀察其臨床癥狀,并進行全面性檢查以便于確診,再給予針對性的方案積極治療,才會取得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有效地改善臨床癥狀,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1]王翠娟,樊繼援.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的發病機制[J].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08,28(4):243-245.
[2]閆鳳霞,于向民,潘曉亮,等.消癭強肌湯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大鼠的形態學觀察[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07,43(1):40 -42.
[3]劉勇.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肌病肌電圖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08 ,1 (1):24-25.
R581.1
B
1009-6019(2014)09-01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