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宏 高學萍 劉鳳霞
寧夏第五人民醫院 寧夏石嘴山 753000
低分子肝素鈣按壓時間的臨床觀察
喬宏 高學萍 劉鳳霞
寧夏第五人民醫院 寧夏石嘴山 753000
目的:針對腹壁注射分子肝素鈣的患者,注射后按壓時間的長短與皮下出血發生率及出血面積的關系,同時找出適當的按壓時間,以減少皮下出血的發生,減少出血面積。方法:選擇2010年6月-2011年8月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鈣的患者50例,將每例患者的16次腹壁注射按局部按壓時間的長短分為8組,每組按壓時間分別為3、4、5、6、7、8、9、10min。觀察皮下出血的發生例次及出血面積的大小。結果: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鈣后,局部不同按壓時間與皮下出血的發生率及出血面積的大小之間存在關聯。結論: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鈣后局部按壓7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發生率并縮小出血面積。
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鈣;按壓時間
近幾年來,低分子肝素鈣被廣泛用于預防、治療腦梗死及血栓形成,效果較好。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鈣后,局部按壓時間的長短與皮下淤血面積及發生率有一定關系,有研究認為,腹壁注射后按壓1-3min即可,但針對應用低分子肝素鈣患者注射后的適當按壓時間尚未見相關服道。對此本研究選擇2010年6月-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此類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鈣的患者50例,每例皮下注射16次,共960例次。入選病例符合以下條件:①年齡45-70歲;②由神經內科醫生經頭顱CT或MRI確診為腦梗死;③統一使用海南通用同盟藥業生產的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用量: 5000IU/次,每12h1次;④愿意參與此研究。排除標準:血液病及凝血時間延長的疾病。
1.2 方法
將符合以上條件的每例患者的16次腹壁注射按局部按壓時間的長短分為8組,8組的按壓時間分別為3、4、5、6、7、8、9、10min,注射2次.人-1.d-1。按壓工具是消毒合格的無菌棉簽。記時工具醫用掛表。使用1ml注射器,注射針頭長度是1.3cm.皮下注射時通常選用的注射部位是腹壁前外側,左右交潛。針頭應垂直而不是斜著進入捏起的皮膚皺褶,迅速刺入針頭的2/3,抽吸無回血,即可推注藥液,注射畢,用干棉簽按壓針刺處,快速拔針。應用拇指和示指捏住皮膚皺褶至注射完成。按太壞時間分別為3、4、5、6、7、8、9、10min,按壓力度要達到有效止血,12h后觀察皮下出血例次及出血面積。
①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鈣的患者局部穿刺后隨著按壓時間的延長,皮下出血率呈下降趨勢,且在7min時下隆最為明顯。②局部壓迫3,4min中,出血面積直徑>1.0cm的發生率高于直徑<1.0cm的發生率,隨著時間的延長,出血面積直徑≥1.0cm的下降趨勢較直徑<1.0cm的更為明顯,且6min時差異最大。
(1)低分子肝素鈣腹壁注射后,生物利用度高,抗凝血因子Xa活性到達峰值所需時間短,半衰期長[2],對體內處血栓的形成有抵制僞,能促進纖溶作用,可增強血管內皮細胞抗血栓作用而不干擾血管內皮細胞其他功能,故對血小板功能無明顯影響,對于降低因缺血性腦卒中而引起的致死致殘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2)經觀察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鈣的患者穿刺后局部出血發生率較高,達27.92%。分析原因:抽取的臨床患者多為老年人,因老年患者血管彈性差,脆性大,對機械性損傷和化學損傷的抵抗能力下降及局部穿刺后未適當增加局部按壓時間有關。低分子肝素鈣可促進血管內皮細胞放纖維蛋白溶解酶激活劑和縮短優球蛋白溶解時間來發揮其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使抗凝血作用增強,以上原因使注射低分子肝素鈣的患者較其他人群更易發生出血。
①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鈣的患者注射后局部按壓7min可減少皮下出血,本研究的結果提示皮下出血發生率與局部按壓時間長短成反比。適當延長局部按壓時間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發生率。
②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鈣的患者注射后局部按壓7min可減小出血面積,出血面積與局部按壓時間有關,延長按壓時間可以有效減少出血面積。較大面積的皮下出血不但影響下次注射,同時使患者產生緊張心理,對護士產生不信任感。適當延長按壓時間,有效降低皮出血及較大面積出血發生率,消除患者對腹壁注射的緊張心理,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經分析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鈣的患者注射后按壓時間在出血率及出血面積上有差異,其中以7min差異最為明顯,按壓7min,可以有地降低皮下出血的發生率及較大積出血的發生,因此,對于該類患者適當延長局部按壓時間對預防皮下出血具有重要意義。
R743.3
B
1009-6019(2014)09-02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