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梅
(內蒙古醫科大學圖書館,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
論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
——以內蒙古醫科大學為例
秀梅
(內蒙古醫科大學圖書館,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
本文以內蒙古醫科大學圖書館為例,分析和研究加強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的必要性和現狀,探索加強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的主要途徑.
高校圖書館;館藏建設;特色館藏
教師、實驗室和圖書館是高校建設與發展的三大支柱.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教學和科研的學術性支撐機構.高校圖書館的建設與水準直接影響學校教學水平、科研成果及整體發展程度.
文獻資源建設是高校圖書館的一項基礎性工作.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各高校圖書館在加強傳統圖書館建設的同時,大力開發差異性館藏文獻資源,建立各類特色館藏,突出本館的特色,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所謂圖書館特色館藏是指一個圖書館經過長時間積淀,在某一方面形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結構比較完整的文獻資源優勢,或者說是一個圖書館所收藏的文獻資料具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部分館藏.目前,建設和發展特色館藏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重塑形象和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近年來,各高等院校依托各自地域、科研特長和館藏實際,積極開展特色館藏建設.隨著蒙醫蒙藥的教學與科研日益受到國內外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蒙醫蒙藥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需求應用而生.內蒙古醫科大學圖書館及時抓住這一歷史機遇,依托本地區、本校、本館特色優勢,積極推進蒙醫蒙藥特色館藏建設工程.
1.1 圖書館所在地區的需要
內蒙古自治區位于我國北部邊疆,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我國蒙古民族主要聚居區.內蒙古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大自然的渾然天成和久遠的歷史文明積淀,蘊藏著豐富的蒙古民族文化.蒙醫藥學是蒙古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蒙古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內蒙古自治區醫療衛生事業中獨有的特色和優勢,是中華民族傳統醫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開發與發展這一文化寶藏,是內蒙古文獻資源建設的重任,也是保存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項重要工作.
1.2 圖書館所在學校的需要
內蒙古醫科大學是一所以醫學為主,集理學、管理學、工學、文學于一體的綜合性高等院校.學校設有基礎醫學院、藥學院、蒙醫藥學院等17個教學單位;有3所直屬附屬醫院、4所非直屬附屬醫院、7所臨床醫學院;在區內外設有54個其它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內蒙古醫科大學作為一所地方高等醫藥院校,肩負著為民族地區培養應用型醫藥衛生高級專門人才,開展醫藥科學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崇高使命.蒙醫學是學校現有的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學科,也是21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之一.本科專業中,蒙醫學被評為教育部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與發展蒙醫蒙藥特色館藏是內蒙古醫科大學的實際需要.
1.3 圖書館自身存在與發展的需要
在新時期網絡環境下,傳統館藏和文獻流通形式以及服務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信息時代讀者對文獻閱讀的新需求.高校圖書館如何進行文獻資源建設,更好地為教學和科研服務,體現自身價值,并在眾多圖書館中爭得一席之地,將是目前和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要關注的重點課題.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圖書館應該順應新時代發展,積極研究和分析讀者需求,加強建設特色館藏,擁有自己的特色、優勢、品牌和形象,促進資源共享和館際合作,更好地為教學和科研服務,體現自身價值.
2.1 特色館藏建設起步晚,更新慢
隨著國內外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風起云涌,以及內蒙古醫科大學特色學科的發展,內蒙古醫科大學圖書館于2007年創建了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特色館藏——傳統醫學文獻信息部,內設傳統醫學文獻書庫及傳統醫學文獻信息閱覽室.該部是以蒙醫藥文獻資源開發與服務為特色,為我校傳統醫藥學專業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提供專門的文獻信息服務.傳統醫學文獻信息部以滿足教學科研需求為主,多渠道全方位收集蒙醫蒙藥及相關學科文獻資料,并運用現代化手段,進行蒙醫藥文獻深層次加工,逐步建立蒙醫藥學文獻書目數據庫,蒙醫藥學文獻全文數據庫.經過幾年建設本部已擁有《大藏經》、《甘珠爾經》、《丹珠爾經》等蒙醫藥古籍珍本、中醫古籍線裝書等珍貴文獻1684種、14575卷(冊).
2.2 特色館藏和其它有關部門之間缺乏合作
在內蒙古醫科大學乃至整個內蒙古地區,有較多與我館蒙醫蒙藥特色館藏有關的單位及部門,但合作極少,列舉如下:
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博物館.隨著科學研究和醫療衛生事業的深入發展,蒙醫蒙藥科研醫療價值日益凸現,2006年9月內蒙古醫科大學成立了內蒙古醫科大學蒙醫藥博物館,2007年8月更名為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博物館.該博物館是內蒙古乃至全國首家蒙醫藥博物館,其蒙醫藥文物館藏量最為豐富.
《內醫人文庫》.2009年,內蒙古醫科大學建立《內醫人文庫》.內蒙古醫科大學是新中國在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醫學院校,有著優良的校風、學風和光榮愛校傳統.50年來,圖書館伴隨著學校的發展,不斷提高文獻信息保障能力,發揮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重要職能.內醫人也一直為圖書館發展薦言獻策,捐書助建.在2013年圖書館開展的“我愛我的圖書館”和“人文校園、愛心共建”等捐書倡議活動中,僅師生、校友個人捐贈圖書就達3萬余冊,內容十分豐富.大量具有時代特征的珍貴教學研究資料,文獻和學術著作等成為學校的寶貴資產,構成了《內醫人文庫》的核心內容.
此外,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等單位均有蒙醫藥學科或科室以及相應的圖書信息資料室.但上面所述單位與我館特色館藏之間,同類型的資源建設方面并沒有進行館際合作、資源共享.這樣的自建自用導致了重復購買貴重資源,浪費人力和物力,很大程度上減弱了特色館藏建設規模和發展速度.
2.3 館員素質有待提高
特色館藏需要不斷積累和長期積淀,還要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特色館藏所包含的文化底蘊,不僅體現在藏品上,還體現在長期管理、不斷建設、富有專業經驗的館員的深層次挖掘上.目前我館特色館藏工作人員的情況如下:(1)學歷較高,但專業性不強.本部共4名工作人員,碩士研究生學歷有3名,本科學歷1名;蒙古族語言文學專業2名,蒙醫藥學專業1名,其它專業1名.(2)圖書情報學理論知識、館藏分布、編目、檢索等日常工作能力較高.(3)計算機應用能力較強,但未能達到專業水平.(4)多語言工作水平較低.懂英、漢、蒙三種語言工作人員1名;懂日、漢、蒙三種語言工作人員2名,但英語和日語的應用能力普遍較低.
3.1 改變觀念,強化特色意識,加強特色館藏數量與質量建設
文獻資源建設是高等院校文獻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所高校得以存在與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圖書館特色館藏體現了圖書館獨有的特色和價值,是圖書館在合作與競爭并存的信息時代更好地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圖書館人必須擺脫陳舊觀念,接受新事物,適應時代新要求.其次,積極爭取和依靠政府、學校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投入和支持.這需要我們積極地做爭取工作,宣傳圖書館重要的社會價值,宣傳圖書館走特色化道路對文化事業發展的積極作用,提高政府各部門、學校各部門、社會各界人士對圖書館工作的重視程度.
圖書館特色館藏包括傳統的紙質特色館藏和數字化特色館藏兩部分,兩者互為補充,要平衡發展.(1)收集與整理紙質信息.積極調查研究我校重點學科對文獻信息的需求;收集、采購重點學科專業的國內外核心期刊、期刊會議錄、其他報刊和內部報刊中有學術價值的特色專業文獻信息資料;收集國家頒布的有關本學科的法規、專利、標準,重點或特色學科著名專家的科研成果;收集各專業碩士博士學位論文以及本科生優秀論文;收集教職工撰寫和編輯的著作、教材、文集以及發表的論文.另外,還可以從各大高校圖書館和國家圖書館等處復印、拷貝特色學科的文獻資料.圖書館館員應把所有收集的紙質文獻集中整理、分類、完善,形成有序的信息資料.(2)收集與整理數字信息.特色數據庫是基于圖書館收集的特色館藏建立的.圖書館人應把收集的紙質文獻建立相應的數據庫.特色數據庫是圖書館在信息化社會中的立足之本,建立特色數據庫是實現網絡環境下資源共享的基礎和前提,也是發展圖書館事業,走向數字圖書館道路的必然要求.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大力倡導特色數據庫建設,持續支持學科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良好前期成果的專題庫建設,向全國用戶提供特色資源服務,我們要做好銜接和利用工作.
3.2 加強合作,提高質量,資源共享,節省資金
國內多數高校圖書館的采訪工作基本陷于停頓狀態,大多數經費都用于應付年均進書量達標,沒有更多經費用于特色館藏建設.如果各館都強化特色館藏建設,經費相對集中投入購置特色文獻資源,減少非特色館藏支出,普遍開展館際互借、資源共享活動,就能使有限的經費發揮最佳效益,緩解經費緊張的矛盾.就內蒙古醫科大學來說,《內醫人文庫》有以下7種紙質文獻和相應的數據庫:教職工、校友捐贈的特色珍貴文獻;教職工、校友出版的學術著作;教職工、校友取得的科研論文成果;內蒙古醫學院學報;內蒙古醫學院碩博士畢業論文;內蒙古醫學院重大活動產生的文化成果;內蒙古醫學院各時期形成的管理辦法、規章制度等.《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博物館》現有館藏古籍1698部,包括公元2世紀成書的古印度阿育吠陀醫學、藏醫、蒙醫和全套《甘珠爾》、《丹珠爾》經卷;有蒙藥、蒙成藥等實體標本791種,蒙醫教學唐卡、針灸銅人、醫療器械等文物170余件.特別是1722年版的3部《丹珠爾》醫學卷,為存世孤本,更是該館獨一無二的鎮館之寶.如以上相關信息資源部門能夠與我館特色館藏加強合作,實行網絡資源共享,或共同加強特色館藏建設,就可以提高特色館藏數量與質量,避免資源浪費,將有限人力和財力用在有更高使用價值的特色資源館藏建設方面.
3.3 加強圖書館員素質建設
特色館藏資源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求圖書館員具有較高的素質.(1)學校要提高圖書館員招聘條件,盡量從重點學科或特色學科專業招錄,學歷提高到碩士以上,具有一定圖書情報理論知識基礎,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熟悉掌握外語(英語)等.(2)上崗后圖書館員要適應形勢發展,努力掌握新知識、新技術,提高外語水平和計算機運用能力,強化信息資源整合和開發利用能力,能深入組織分析和研究信息,善于利用新的信息渠道,精、準、快,全方位為用戶提供高層次信息產品,直到用戶有效地利用信息資源,充分發揮新型館員的作用.(3)學校要重視圖書館員后期培訓工作.近年來,內蒙古醫科大學每年委派一到兩名圖書館員去國內著名大學學習和交流.武漢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是我館館員定期去培訓和學習的理想場所.培訓時間為4個月.(4)館內應重視館員互相學習與交流.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離不開高素質的館員隊伍,離不開豐富的工作經驗與敬業的工作作風.高級職稱館員已具有扎實的圖書館專業知識,對圖書館的構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圖書、期刊、報紙的分類和檢索等方面的知識了如指掌.新進館員具有新時代特征,思想開放、敏捷,接受新事物較快等特點.館員互相虛心學習并團結奮斗,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會大大促進特色館藏建設的質量.
總之,建設和完善特色館藏對于高校圖書館乃至社會進步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蒙醫蒙藥特色館藏建設是內蒙古地區圖書館提高自身競爭力,樹立良好形象,提高社會地位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時也是對蒙古民族文化遺產行之有效的一種保護措施.
〔1〕邢曉亮.論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以山東農業大學為例.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9(4): 26-27.
〔2〕郝俊勤,等.促進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之探討.現代情報,2003(10):28-29.
〔3〕舒炎祥.談談地方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的建設.圖書情報知識,2003(1):81-82.
〔4〕時曉菊.試論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建設.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3):49-50.
〔5〕金以明.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建設.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6):93-97.
〔6〕楊慧.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現狀問題與建議——山東省高校圖書館為例.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2(2):45-48.
G251
A
1673-260X(2014)07-01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