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英
(畢節學院,貴州 畢節 551700)
普通高校與藝術院校英語學習差異及教學策略
黃秀英
(畢節學院,貴州 畢節 551700)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工作的實施與深入,如何促進高校學生英語學習及如何提高高校英語教學效果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思考.然而當我們提到高校英語學習與教學時,相信大多數人所想到的都是非藝術類的普通高校,而在全國的高校中占極小一部分的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學往往沒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與思考.另一方面,由于藝術類大學都有著極強的專業特性,因此也使得藝術類大學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與普通高校有著較大的差異.同時,也就需要英語教師在藝術類大學開展英語教學工作時,針對這些差異,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使藝術類大學的英語教學工作符合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精神,并能夠取得較好的實效.本文首先從普通高校與藝術院校英語學習的差異出發,隨后探討了普通高校與藝術院校英語學習的教學策略.
普通高校;藝術院校;英語;差異
1.1 入學時英語基礎的差異
由于藝術類大學有著極強的專業特點,因此所招收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于同樣極其強調藝術專業技能的各地藝術中專或附屬中學(尤其是舞蹈、表演和戲曲類專業),而不是像其他普通高校的學生在入學前基本都接受了從小學到高中的系統和規范的英語基礎教育.這就使藝術類大學學生入學時的英語基礎與其他普通高校新生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根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在高中畢業時,應領會式掌握約1600~1800個單詞;進入大學后,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應在4個學期的公共英語學習結束后,領會式地掌握4200個單詞(其中復用式掌握為2500個單詞).因此,通過以上藝術類大學與非藝術類普通高校在新生人學英語成績和所掌握的詞匯量兩方面的對比,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藝術類大學學生在人學時普遍英語水平較低,基礎非常薄弱,與普通高校學生有著很大的差異.
1.2 思維方式的差異
從心理語言學家Carroll總結的四種外語才能,即語音編碼解碼的能力、語法敏感性、學習歸納能力和強記能力來看,在外語學習中占主導地位的應該是以概念思維為主的邏輯類的思維方式,即科學思維.普通高校的學生在入學前,經過從小學到高中12年系統的文化課學習,其思維方式多數已形成了以科學思維占主導的特點.然而,由于藝術類大學的各個專業普遍有著極強的藝術特性,而藝術活動又是與具體的形象密不可分的,因此,藝術類大學生在長期的藝術技能的培養與訓練過程中,絕大多數已經形成了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非邏輯性的思維方式,即藝術思維.
正是由于藝術類大學學生在思維方式上與非藝術類普通高校學生存在的差異,以及沒能像普通高校學生那樣接受多年的系統化和規范化的英語課堂學習訓練,因此使他們當中相當多的人在英語學習中不知如何學習.其具體表現為:沒有形成有計劃、有規律的學習習慣;課堂上不知怎樣記筆記或無法對課堂上的重點知識進行篩選與記錄;課后不知怎樣復習等.而這一切都直接影響了他們的英語學習效果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1.3 學習環境的差異
在普通高校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與精力都集中在專業文化課及公共文化課的學習上,而且在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的保障下,學生的學習(尤其是課堂的學習)時間與進度是穩定的、有規律的.而在藝術類大學中,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必須要通過大量的、高強度的及重復性的訓練才能達到.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種大量的、高強度的和重復性的訓練占用了學生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導致藝術類大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用在包括英語在內的公共文化課的學習上,甚至擠掉了公共文化課的學習時間.
此外,由于藝術類大學各個專業系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各專業的鮮明的藝術特性,使得藝術類大學生不僅要在專業技能的學習與提高上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還要完成各種社會大型活動的演出任務及參加各類相關的專業比賽.
1.4 學生對英語學習主觀需求的差異
普通高校的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期望多是通過學習系統的語法知識和擴充英語詞匯量,最終能夠順利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希望學好英語,以便為畢業后報考研究生或出國深造做準備.然而,由于藝術類大學各個專業系經常請一些海外藝術家給學生上大師課或常有一些海外藝術團體到學校與學生做藝術交流;同時,由于演出和比賽的需要,藝術類大學生與其他普通高校學生相比,有較多到海外交流的機會.因此,與其他普通高校學生相比而言,藝術類大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著更明確而迫切的需求,即與學習英語語法相比,大多數學生更希望通過提高自己的英語聽說能力和學到相關的專業藝術詞匯,達到與海外藝術家用英語交流的目的.
由于藝術類大學生與其他普通高校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觀需求上存在這一差異,往往使藝術類大學生認為英語語法的學習繁雜、費時且實用價值不大;同時還認為英語詞匯的學習與本專業的需求有較大差距,因此覺得枯燥乏味,并難以記住或使用.
2.1 教材的選定
針對藝術類大學生,入學時普遍英語基礎薄弱、詞匯量太少的客觀現實,在藝術類大學開展英語教學工作,首先要選定一套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教材.現在,普通高校普遍使用的公共英語教材有《大學英語(全新版)》、《大學核心英語》、《新英語教程》、《新編大學英語》、《21世紀大學英語》、《新視野大學英語》和《新體驗大學英語》等.但是,以上這些教材的詞匯起點都是1600-1800個單詞,所以,如果要學習這樣一套教材,對于英語基礎薄弱、詞匯量很少的相當一部分藝術類大學生而言,將無異于“看天書”.那么,一套適合現階段藝術類大學生實際水平的教材又應該是什么標準呢?筆者認為教材的詞匯起點應相對較低,但詞匯的涵蓋范圍應較為廣泛,并兼具實用性.例如,北京舞蹈學院(除必須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舞蹈學系)選用的英語教材為《劍橋國際英語教程》,它是專為非英語國家的學習者編寫的英文原版教材.整套教材共分4級:入門級、1級、2級、3級.入門級針對沒有英語基礎的初學者,講解基礎語法結構、詞匯和語言功能.學生學完入門級后,可掌握1000個活用詞匯;1級學完后,可掌握2200個活用詞匯;2級學完后,可掌握3400個活用詞匯;3級學完后,學生可掌握4700個活用詞匯.根據這套教材在北京舞蹈學院的使用情況來看,多數學生還是易于接受與樂于學習的.
此外,為了加強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基礎,在按照教學計劃授課的同時,英語教師還可以根據英語基礎極度薄弱的學生的需要與要求,通過開設英語選修課來幫助他們掌握和理解基礎英語語法,復習與鞏固所學詞匯,以保證他們不會因為沒有英語基礎或詞匯量太少而從一入學就掉隊.
2.2 教學內容及方法的安排
針對絕大多數藝術類大學生習慣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非邏輯性的藝術思維方式,及很大一部分學生由于沒能像普通高校學生一樣受到多年的系統化和規范化的英語課堂學習訓練,而導致沒有成型的學習習慣和在英語課堂上不知如何聽講、如何抓重點、記筆記、課后不知從何復習的學習弱點;同時,為了培養與訓練藝術類大學生在英語學習時能夠更多地運用邏輯類的科學思維方式,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要通過重點突出、條理清晰的板書和教學課件,使學生能夠對每堂課的知識重點有一個明確的印象與完整的記錄.
此外,由于絕大多數藝術類大學生的思維方式是以形象的藝術思維為主導的,因此,授課教師應采用簡單明了的講解與要求明確的練習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要的語法規則和詞匯的使用;同時,利用其形象的藝術思維活躍的特點,通過播放學生熟悉和喜愛的英文歌曲及內容簡短但生動有趣的教學VCD、DVD與完形填空的方式相結合,鍛煉學生的聽力,幫助學生鞏固所學詞匯;還可以根據藝術類大學生藝術創造能力和自我表現能力強的特點,讓學生結合每單元所學知識重點自主設計對話并表演,以增強其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2.3 輔助教學措施的應用
針對藝術類大學有別于其他普通高校的鮮明而特殊的專業特點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頻繁的演出、比賽和采風等活動對正常英語教學的連貫性與完整性的影響,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師除了安排好課堂教學外,還應結合知識重點配備相當數量的練習題和教學磁帶,以保證藝術類大學生因演出、比賽或采風等原因,無法按教學計劃堅持上英語課時,可以借助內容充實的練習冊和教學磁帶進行不間斷的英語學習.
此外,由于專業技能的學習與訓練和頻繁的專業演出與比賽活動占用了藝術類大學生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客觀上使藝術類大學生無法保證足夠的、有規律的時間用于英語學習.因此,藝術類大學教師還可以利用校園網絡,建立網上英語學習園地,通過網絡解答學生關于英語學習中的疑難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可利用的自由時間內,隨時上網查找疑難問題的解答.同時,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根據教學改革的精神.在有條件的藝術類大學中,英語教師還應鼓勵和指導學生利用校園網絡、多媒體語音教室和英語交互學習軟件,根據學生自己可利用的自由時間,進行人機交互式英語自主學習.
2.4 教學重點的定位
針對藝術類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實用性有著更明確、更迫切的需求這一差異,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師應根據藝術類大學生的實際水平與需求,在制訂教學計劃、確定教學重點時有所側重,即應重視所選教材內容的實用性與生動性;教學重點應側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教學方法應采用課堂講解與英語課件、聽力磁帶、VCD、DVD等多媒體教學視、聽、說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可以通過練習冊內形式多樣的練習,加強語法、閱讀、寫作、拼寫和詞匯能力;學生通過用錄音磁帶,可在課下自學、練習聽力、糾正語音語調;通過觀看英文VCD與完形填空相結合,可以在課堂上對在教材中所學的語言和詞匯進行鞏固和延伸、鍛煉聽力、了解相關文化背景知識.
另一方面,為了滿足藝術類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觀需求,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師可以結合各個藝術專業系的特點,開設專業藝術類英語必修或選修課,調動藝術類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擴大其專業英語詞匯量,使其所學能夠真正運用到本專業中,從而與專業能力的提高做到相輔相成.
藝術類大學生因其鮮明而特殊的專業特點及自身英語基礎的實際水平,在大學英語學習上與其他普通高校學生有著不可忽視的、很大的差異.而也正是由于這些差異的客觀存在,使得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師必須采取符合藝術類大學生英語學習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提高英語教學實效.然而,要真正使藝術類大學生英語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并縮小與其他普通高校學生英語學習上的差異,則必須從為藝術類大學培養和輸送生源的各級藝術中專和附屬中學的英語教育抓起,使藝術類大學新生人學時基本達到國家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入學時的英語標準.另一方面,也希望各藝術類大學的教學管理部門能夠充分考慮大強度的專業學習與訓練和頻繁的演出與比賽活動給英語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與阻礙,從而進行必要的宏觀調控,以保證藝術類大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進行正常的英語學習.同時,也需要各藝術類大學加強對英語教學的重視和投入,如:為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師提供參加海內外進修與交流的機會,或加強英語教師與各藝術專業系的合作機會,當各專業系到海外演出或比賽時,請英語教師擔當隨隊翻譯并可兼顧學生的英語學習輔導;在教學硬件建設上加大投入,建立網絡多媒體語音教室,配備英語自主學習軟件,為在校的學生提供先進的、靈活的自主學習條件,加強培養藝術類大學生積極、自覺的學習習慣.
當然,要真正使藝術類大學生英語水平大幅度提高并縮小與其他普通高校學生英語學習上的差異,將會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系統工程.但筆者相信,通過社會、學校、教師及學生的共同努力,藝術類大學的英語學習和教學最終會達到國家對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
〔1〕Jack C.Richards,Jonathan Hull,Susan Proctor,New Interchange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2〕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工作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桂詩春.心理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
〔4〕胡恩明,陸維藩,劉春生.迎接新世紀挑戰:北京地區藝術、體育類高等院校外語教學狀況調查報告[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12.
〔5〕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6〕夏曉燕,郭浩儒.新生(北航2001、2002級)英語詞匯量歷時狀況調查與分析.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北京市大學英語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7〕謝福之.首都師大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回顧與展望.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北京市大學英語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H319
A
1673-260X(2014)07-02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