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雜志4月14日(提前出版)文章,原題:擺脫束縛的中國:重新定義海洋規則 崛起中的中國正在尋求維護其海洋邊界主張。認為強大的中國會接受慣例來決定周邊海域哪些屬于其管轄的看法,是幼稚的。這其實并不讓人意外,但中國的一些鄰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包括美國)對此感到不安。 中國、文萊、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正卷入一場長期的南海領土和海事爭端。菲律賓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提起國際仲裁。如果談判無法達成協議,那么理想的解決辦法是基于國際法和法律準則,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它們是在許多類似爭端中確立的。然而,一個復興的中國是不會允許其海上邊界再度由外部各方來決定的。 因此,我認為中國不會接受他們的領土主張——主要基于中國歷史上在這些海域的存在,由中國還是弱國時所制定的那些規則來決定。而且中國判定,美國不會為了菲律賓與中國的爭端而危及目前良好的對華關系。 那為什么現在突然對南海的幾處水面巖礁產生興趣?這些巖礁周圍可以開采油氣或是捕捉到魚?這里面的關系絕不是巖礁或資源這么簡單。中國視南海為其關鍵利益之一。一個崛起中的中國正通過對這些水域提出歷史權利來宣示自己的地位。 中國基于歷史依據提出領土主張。這就有必要考慮到其艦隊早在哥倫布登陸美洲和達伽馬抵達印度之前所做的。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隊,探索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貿易。這些遠征大大展示了明朝的強大和富足。更重要的是,它們給到訪過的那些國家留下了持久的影響。 如果基于歷史的領土主張可以定義對水域和海洋的管轄權,那么中國人可以指出600年前他們曾在這些海域暢行無阻的事實。▲(作者李光耀,汪北哲譯)
環球時報201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