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影
(海口經濟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海南 海口 571127)
養老休閑旅游是老年旅游者以異地養老形式而發生的不以工作、定居和長期移民為目的的旅行、暫居和游覽活動的總稱,它融度假、觀光、療養、保健等多個旅游形式為一體。在本質上屬于老年度假旅游,在異地養老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旅游活動,它將養老服務和旅游休閑活動結合起來,既是一種新開發的專項旅游形式,又是一種新的養老方式。
據專家分析,我國目前的旅游養老主要形成了以下五種發展模式:候鳥式養老模式(分時度假養老模式)、休閑度假式養老模式、療養式養老模式、立體化養老模式、農家休閑養老模式。針對海南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實際情況及老年旅游客源的需求,筆者認為,海南比較適宜發展的養老休閑旅游業態主要有長期養老休閑旅游模式、分時度假養老休閑旅游模式及觀光地置換養老休閑旅游模式。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日漸注重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希望在有生之年享受生活的樂趣。各種原因導致大部分老人成為“空巢家庭”的現實和傳統居家養老觀念的轉變,更增強了老人外出旅游的欲望,旅游養老、異地養老逐漸成為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方式。海南發展長期養老休閑旅游就是要吸引異地老人在此居住較長時間(3—6個月或更長),在此期間,不但使老人體驗與慣常居住地不同的異地生活環境,還能享受到海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
具體來分,長期養老休閑旅游又可分為保健療養型養老旅游、觀光療養型養老旅游。保健療養型養老旅游一般逗留時間比較長,平均在3個月以上;旅游者對氣候生活環境要求,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健康療養和避暑,很少帶有觀光目的。比較適合年紀偏大的旅游者或本身帶有一定慢性疾病,以治療和修養為主要目的。
觀光療養型養老旅游以觀光和休閑活動為主,一般適合低齡老人。實際上,觀光療養型旅游養老是指老年人以較為頻繁的旅游活動充實整個養老生活。這種模式是從老年旅游到旅游養老的一種過渡模式。這個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旅游成為老年人生活的一個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但是旅游狀態還不是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狀態,而是以至少一次以上的旅游活動來豐富自己的養老生活。海南除了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外,還可利用比較成熟的高爾夫、溫泉等活動,以及海口的“印象·海南島”、三亞的“千古情”等演出,打造戶外運動娛樂活動。低齡老人由于其身體強健,行動便利,這些運動量不大且易于養生的活動都可豐富老年群體的旅游休閑生活。但是這種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只適合低齡老年人,且分散發展難以形成規模。
整合各項資源,結合海南獨特的醫藥資源,以中國養生醫學為文化底蘊,同時引進國際養生(如S P A、瑜伽等)及醫療技術、籌建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環境優美的養生會館。
發展長期的養老休閑旅游模式需要更加關注老年人健康方面的需求,養生會館要融合現代養生理念,配套建設包括中醫體驗館、健身館,經常性地舉辦養生講座或相關活動,營造健康的主題。通過與專業醫療機構、康復療養機構的合作,提供全方位的健康體檢、老年特色疾病的照料看護、病愈的康復療養等專業化的健康管理服務,主要針對身體健康欠佳和對健康格外關注的老年人為主。該模式能夠提供高收益的附加服務和衍生健康產業鏈,對醫療康復專業技術能力要求也較高。
發展老年養老休閑旅游度假養生模式,涵蓋了休閑、養生、旅游等功能,能使一部分老年人在晚年生活獲得快樂與滿足,符合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發展規劃,更符合海南發展健康島的理念。
分時度假就是把酒店或度假村的一間客房或一套旅游公寓,將其使用權分成若干個周次,按10至40年甚至更長的期限,以會員制的方式一次性出售給客戶,會員獲得每年到酒店或度假村住宿一定時間的一種休閑度假方式。會員還可通過交換服務系統把自己的客房使用權與其他會員的異地客房使用權進行交換,以此實現低成本的到各地旅游度假的目的。顧客還可以用自己購買的時段,去“交換”同屬于一個交換服務網絡中的任何一家酒店或度假村的另一個時段,從而達到前往不同地方旅游住宿的目的。
分時度假將房地產業、酒店業、旅游業完美結合在一起,對旅游業、產地產業、金融資源進行整合,擴大了資源邊際效用,實現了資源共享。
老年游客與一般普通游客不同的是,其旅游活動不僅僅是單純的“旅游”,更涵蓋了養老的內涵。出于這一目的,其必然會選擇各地氣候適宜的季節、或自己喜歡的時段外出旅游。老年游客外出旅游畢竟不同于定居,不可能長期在一地生活,購買當地的分時度假產品,既能夠節約較大的旅游酒店住宿的開銷,還可以享受到良好的酒店式服務和適宜的旅游服務,不用再付住店的費用,而且有住在自己家里的良好心理感覺;同時老人擁有相應的酒店產權是家庭財產的一部分,尚有保值增值的前景。
由于氣候環境的差異,我國各地及與其它客源地之間有不同的淡旺季差別,老年游客還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各地的相應季節,在會員交換系統中與其他異地會員互換使用權,能夠經濟節約地到各地旅游休閑,這符合老年群體節約的生活習慣和經濟能力。
對于海南的旅游經營者能夠將酒店隨季經營,淡旺季搭配,解決出租率低下的問題,降低自己的經營風險,維持正常的經營利潤。
目前海南的分時度假經營基本分為三類。
一是分時度假的專營公司。這些公司以“分時度假”為主要服務項目,并熱衷于建設酒店或公寓來進行連鎖租售,產品分為“產權”和“時權”兩類。二是酒店或酒店式公寓分時度假。主要還是以酒店進行或酒店式公寓出售,但提供部分房源,可以滿足部分有醫院進行分時度假的投資者的酒店。這類酒店主要強調產品的“時權”。三是中介提供的分時度假服務。中介公司的分時度假項目,經營手段比較空洞,實質上離不開酒店作為服務基礎。
老年分時度假養老休閑旅游的客戶群體是要以健康且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年人為主,酒店要環境優美、靈活性強。
首先,分時度假酒店要具備一定的規模。只有具備一定的連鎖規模,才能夠使購買這一產品的老人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與其它地區的酒店進行交換,使老人有機會進行異地旅游、療養。由于居住者的需要,他的房屋使用權可以通過交換服務機構,交換到聯網的其他度假村居住;這種靈活居住的交換功能很受歡迎,隨著經營的深入發展,交換范圍會不斷被擴大,形成了跨住宅區、跨城市甚至跨國家的使用交換。這將會驅使大批房地產開發企業加入分時度假交換網絡公司,使他們的房子擁有更好的賣點,也推動分時度假交換服務機構的發展。
其次,酒店要提供優質的物業服務與管理。由于“分時度假”的特殊需要,它要求有酒店式的物業管理,而且需要有適宜居住者需要的旅游服務和交通服務。要形成了適應這種需求的一整套物業管理與服務,大多購買分時度假旅游的老年人,多是為了自住,如果不能提供優質的服務及相關的旅游配套服務,對旅游者而言,還不如選擇住傳統的酒店。作為政府主管部門,要牽頭旅游行業協會,制定相關的分時度假服務、管理標準和條例,行政主管部門和旅游行業協會要共同推動實施,使海南的分時度假旅游服務形成品牌,吸引更多的老年群體。
再次,要健全相關法律進行監管。在我國,對分時度假這一產品,目前尚無明確的法律法規規定,但將其納入了旅游管理中。由于我國對旅游管理特別是旅行社管理實行許可制度,所以分時度假交換系統的服務銷售應當從屬于旅游管理范疇。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可以先行研究,在本地試行,成功后進而推廣。
分時度假體系涉及到諸多的法律關系,應當有不同法律文件約束。但是,由于當今市場上發售的分時度假產品,多數文件不全,不能全面反映分時度假產品銷售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法律關系。這也是分時度假投訴多,但是消費者權益獲得司法保護少的根本原因。面對市場上分時度假信任危機,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制定相關的管理規定。如果暫時條件不成熟,行業組織應當組織有關方面研究制定行業自律文件,規范行業行為,通過自律以及行業信息公開,打擊非法經營者。
分時度假供應者,加強自身的信用建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例如引進國際通用的“猶豫期”制度,減少消費者的投訴,樹立企業的誠信形象。要認真研究和設計信托制度在分時度假體系里的運用。我國已經制定信托法,按照信托法規定,通過信托制度可以很好地解決酒店物業的經營權以及分時客房的使用權保障問題。
觀光地養老置換是老年人主要依靠養老機構進行養老,在養老的具體過程中,可從常駐地的養老機構置換到某觀光地養老機構進行養老的旅游養老方式,是旅游養老的核心模式。這一類的旅游養老者重在養老,旅游只是養老的一種輔助手段,通過養老地點的置換達到更好的養老效果。這一類的老年人基本不進行獨立的生活,而主要依靠養老機構提供生活服務。
開展觀光地置換養老休閑旅游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置換活動是由養老機構來進行組織的,根據居住在養老機構中的老人的意愿,及與本養老機構合作的異地養老院之間的協調,統一組織老人到異地進行養老旅游。由于老人居住在養老機構中已經按照規定繳納了相應的費用,進行置換后,除了需要支付交通費用和少量的旅游景點門票外,不需要有其他的額外支出,費用比較清晰,比較適合收入水平一般的普通老人。以相對低廉的費用享受高質量的旅游生活,這是許多老人選擇觀光地置換養老旅游的原因。海南氣候條件優異,風景優美,這對老年群體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充分利用老年福利院。我國的福利院大都是政府出資修建的,配套設施較齊全,老年旅游者能以較低的價格入住,花較少的錢就可以感受異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在旅游中養老,養老中旅游。對于經濟拮據但又想在宜人的環境中養老、旅游的老年旅游者來說,老年福利院旅游產品是可行的。
觀光地置換養老休閑旅游也有諸多不如意處,一些難題亟待破解。
首先面臨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老人的醫保問題。我國醫保是區域性的,各地各自為政且多是指定醫院。海南雖然已與一些省市有醫保進行異地結算,但這畢竟是非常少的一部分,一旦老人在置換期間生病醫藥費用將是一筆較大的開銷,經濟狀況一般的老人難以承受,而轉回本地醫院進行醫治,生病的身體又可能承受不了旅途的辛勞。
同時,在異地養老途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如何界定?意外傷害如何處理等,都亟須相關部門出臺政策予以規范。海南作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先行者,可以組織相關專家研究這些問題,并盡快出臺政策,以保障養老機構和老年人的合法權利。
[1]曾玉林、屈少敏:“農村養老度假村”模式初探[J].云夢學刊,2011(1).
[2]王玉:旅游養老市場需求與模式分析[J].商業經濟,2007(4).
[3]王小春:淺析“農家休閑養老”模式[J].農林經濟與科技,2012(9).
[4]黃梅君、袁玲兒:山水休閑養老與統籌城鄉和諧發展[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6).
[5]寧海縣委政研室:生態休閑養老社會化養老服務新模式[J].寧波通訊,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