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網站3月28日文章,原題:MH370:中馬關系將恢復正常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去年10月訪問馬來西亞時曾表示:“馬來西亞有句諺語,叫‘切水不斷,用它來形容中馬傳統友好關系再恰當不過了。”中國還計劃在今年租借給對方兩只大熊貓。迄今為止,中國沒有表現出任何因失聯航班而取消租借大熊貓的計劃。從更廣泛角度來看,馬政府處置失聯航班不當導致兩國中斷友好關系的可能性有多大?兩國并非一直是朋友。不過自從馬共于1989年瓦解,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馬領導人就對所謂中國威脅表現出低得非同尋常的認同。如今,中馬的政治經濟關系均較友好。去年兩國貿易達到1060億美元,使馬成為中國在東盟最大和在亞洲第三大的貿易伙伴。中國游客對馬服務業至關重要。馬航失聯航班的中國乘客家屬要求馬方公布事件真相,但馬政府無力(或被認為不愿)回應。隨著家屬近日試圖沖進馬駐京大使館,中國部分民眾對馬方的憤怒達到頂點。有分析人士認為,若雙方關系持續黯淡,中國可能將向其他東盟伙伴示好并冷落馬方。然而,兩種原因似乎使這一事件余波不太可能造成長期影響。首先,中國對馬方處理危機的批評實屬預料之中。面對這類狀況,任何國家的政府都會做出類似反應。盡管中國已在搜尋失聯航班中發揮主導作用,也未能完全免遭國內批評。其次,慘劇并未徹底改變中國人對馬方的看法。無論在文化還是在國家治理方面,北京都長期看不起東南亞國家。這一事件只是使中國人的成見得到強化。對中國公民而言,失聯航班或許有助于提振人們對本國政治和體制相對占優勢的信心。慘劇的結果是引起中國人的內省,而非公開改變對馬政策。中馬關系很有可能繼續取決于更重大的地區事務:中國與東盟的關系,以及東盟對中國不斷擴張軍事影響力的感受。馬方一直受益于政府對中方領土聲索的沉默。馬方領導人對領土爭議的態度變化會比失聯航班傷害中馬關系深。▲(作者沃恩·溫特鮑特姆,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