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黃歡
武隆縣自從貫徹落實中央“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要求以來,全縣各種會務集體“瘦身”,變得短而精,一些不必要的擺設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把精力都花在了為群眾辦事,排憂解難當中去了。
“今天的會只需要適當調整會議場內桌子的位置與距離,擺放好座牌和茶杯就可以了?!痹谝粋€會場,縣委辦會務組工作人員羅雪和錢言商量如何布置一次“三合一”的會議。
記者看到,這樣布置會場很簡單,主席臺上沒有鮮花,沒有背景板,也沒有綠色植物和礦泉水“坐陣”,整個會場莊重、嚴肅。這樣的安排武隆早已開始執行了。
羅雪告訴記者,就連縣“兩會”這樣的大型會議也是如此。場內場外均刪繁就簡,標語、拱門很難再見,門廳不再懸掛“祝賀××會議圓滿成功”橫幅,甚至連“熱烈歡迎××會議嘉賓”的流水牌也取消了。
“會前擺放的東西少,會后收拾的東西也更少,沒有繁文縟節的會議質量更高。”錢言深有感觸,因為沒有了鮮花、盆景、橫幅等會議“道具”,會務工作更省事,現在一般的會議布置比原來少用一半時間,有更多精力和時間做其他工作。
“以前辦事得先去村活動室蓋章,再去鄉場鎮辦事,需要來回折騰好久,費大半天功夫?,F在好了,便民服務中心設在鄉場上,這邊蓋完章,那邊就可以辦理,很方便?!睖鏈相l滄溝村花地農業社村民石登貴趁著上街的功夫,便將林權證給辦理了。他覺得現在辦事比以前方便多了。
花地農業社曾經是該鄉一個行政村,后撤并到滄溝村后,成為該村最為偏遠的農業社,村民辦事需要走1個多小時才到村活動室,若遇上村活動室里的值班干部下鄉,等幾個小時是常有的事,村民對此意見很大,多次向鄉政府反映情況。
在今年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這些意見建議得到了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于是該鄉結合實際,在場鎮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專設5個行政村村級辦事窗口,要求每逢趕集天,5個村里值班干部都在相應的窗口集中辦公。村民在此完成相關手續后,便可到鄉政府服務大廳辦理后續事項,真正實現“一站式、零距離”服務。
記者在現場看到,剛經過簡單裝修的服務大廳內,“讓最后一公里服務更溫暖”的紅色標語在雪白的墻面上格外醒目,前來辦事的群眾也井然有序。
23歲的董澤勇結婚后與妻子一起外出打工,今年打算要小孩,他從外地回來準備辦理生育證。他來到村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他,“你把這個表填好后,交到對面那棟樓一樓計生辦,剩下的交給我們就行了,辦理下來后會及時電話通知你?!?/p>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像小董這種情況以前是比較麻煩的,先填表格,然后到村里蓋章,再去鄉上辦理,來回跑幾趟。“考慮他在外打工,為節約他的時間,我們可以為他代辦?!?/p>
不到10分鐘,董澤勇就將事情辦好了,他不禁感嘆道:“便民服務站就是便民?!?/p>
除了從“分散辦公”為“集中開放式辦公”,便民服務中心還大力推行代理服務,從受理到辦結為群眾提供全程服務,努力讓群眾少跑一趟路、少進一個門,少找一個人,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想要辦的事辦好。
“來遲了不好意思;對百姓態度不好,自己也不好意思?!贝筇锎宕逯鴹钏鞂幷J為5個村集中辦公,間接讓村干部們形成了“競賽”的動力。
“群眾少跑腿就能把事辦,是構建服務型政府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痹撪l黨委書記向陽告訴記者,全鄉將采取“首接首問、全程代辦、跟蹤服務、現實督辦”等方式,讓群眾辦事更方便,“讓最后一公里服務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