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偉芬,繆小紅,胡麗婭,吳 杰
(麗水市人民醫院,浙江麗水 323000)
隨著近年來選擇性剖宮產率的提高,足月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生率明顯增加[1],持續肺動脈高壓(PPHN)就是其嚴重合并癥之一。臨床常表現為持續嚴重低氧血癥,由于該疾病治療條件要求高,很多基層醫院治療及護理經驗不足,故患兒病死率較高。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本院新生兒科收治12 例足月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合并PPHN 患兒,應用西地那非(萬艾可)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固爾蘇(PS)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將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胎齡(38.6±1.3)周,平均出 生體重(3 155±285.6)g,符合肺動脈高壓診斷標準[2]及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標準[3]。無吸入性肺炎、先天性心臟病、宮內感染等引起繼發性肺損傷的因素和其他引起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原發疾病。
1.2 治療方法 12例患兒均使用常頻機械通氣,予西地那非0.5mg/kg鼻飼、PS 200mg/kg氣管內滴入,1次/6h,療程3d。同時予抗感染,咪達唑侖鎮靜,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等治療。
1.3 結果 12 例患兒在使用藥物50 min 內SpO2提高至90%以上。1例患兒在入院后第2天出現氣胸,予胸腔閉式引流后病情好轉;消化道出血3例,經禁食,凝血酶原胃內保留,奧美拉唑微泵靜脈注入,3~7d治愈;1例患兒頭顱CT 提示左側腦室內少量積血,未予特殊處理。所有患兒使用機械通氣4~6d后順利撤機,11例治愈,1例好轉出院,住院時間11~14d。
2.1 患兒家長心理支持 西地那非作為傳統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的藥品,極易造成家長誤解,用藥前詳細告知患兒家長該藥目前臨床治療的新用途,消除家長顧慮;因PS費用較高,大多數家長難以承受,同時擔心該藥可能出現的氣胸等副作用,做好藥物使用利弊的宣教,并告知醫保報銷政策,取得家長的支持及配合。
2.2 藥物護理
2.2.1 藥物配制及給藥護理 將西地那非(100mg/片)充分研磨成粉末狀,溶入等滲鹽水100ml中,配置成1mg/ml的濃度,置4~8℃冰箱保存備用,有效期12h;使用時遵醫囑鼻飼給藥,鼻飼前回抽胃液,確認鼻飼管在胃內。PS(120mg/瓶,1.5ml/瓶)加注射用水2ml充分稀釋存放在4~8℃冰箱中備用;使用時輕輕搖動小瓶,使藥液充分混勻后用注射器抽取所需劑量,置于暖箱中或新生兒輻射臺上加溫至37℃,一次性將PS注入氣管導管內;注意注入PS速度緩慢,約于2min內注入,過快可引起氣管內液體堵塞引起迷走神經反射,引起SpO2暫時下降、心率變慢等臨床癥狀;給藥前充分清理患兒呼吸道分泌物,取仰臥位,給藥后無需變換體位。注入PS后采用呼吸機或T 組合呼吸器加壓,穩定及合適的氣道壓力及呼氣末正壓可使藥物更加充分吸收,避免氣道損傷及氣胸發生,6h內不吸痰[4]。
2.2.2 副作用的觀察與護理 西地那非是一種環磷酸鳥苷特異性5型磷酸二酯酶(PDE-5)的選擇性抑制藥,選擇性使肺動脈血管擴張,降低肺動脈高壓[5],其主要副作用為面紅、陰莖異常勃起等。PS能夠使肺泡表面張力降低,增加肺泡順應性,使肺泡均一擴張,促進肺潮氣量增大,改善血氧交換,從而降低肺動脈壓力,其主要副作用為氣胸,與使用PS后,肺泡順應性提高,早期未能及時下調皮囊加壓力度或呼吸機氣道峰壓有關,故使用PS后應及時報告和配合醫生下調加壓力度和呼吸機參數。本組5例患兒出現面色潮紅,1例男性患兒出現陰莖異常勃起,因副作用癥狀較輕,未予對癥處理;1例患兒治療后第2 天出現突發心率加快、呼吸困難加重、SpO2逐漸下降,提高呼吸機參數無效,聽診聞及呼吸音減弱,右側胸廓異常隆起,經X 線檢查證實為氣胸后行高頻通氣、胸腔閉式引流等治療,3d后情況好轉拔除引流管,該患兒發生氣胸與足月兒呼吸力量較大,呼吸代償能力強及呼吸機應用較晚有關[6]。
2.3 呼吸道護理 患兒入院時往往存在嚴重呼吸困難,伴全身紫紺、呻吟不安、SpO2低下等臨床表現,給予機械通氣治療。護理上加強巡視,保持患兒安靜,患兒血氧分壓處于極其易變期,任何一個微小的刺激都有可能造成肺血管痙攣致低氧血癥,盡量減少對患兒的刺激,如減少搬動及靜脈穿刺,護理操作盡量集中進行等,在刺激性操作前可適當使用鎮靜藥物,有文獻報道病初可24h維持使用如芬太尼及咪達唑侖等藥物[7];采用密閉式吸痰,可以不需要斷開與呼吸機的連接,最大限度保持機械通氣持續性,維持穩定的肺容量、吸入氧濃度及氣道和肺泡內壓力[8];記錄呼吸機參數,檢查濕化瓶水位、溫度,及時清理管道里冷凝水;加強手臂固定,采用松緊適度的手套,防止拔管;病情穩定后抬高床頭,加強體位變動,定期予痰培養檢查,避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同時護理治療時應加強手衛生,避免交叉感染。本組12例患兒機械通氣治療4~6d后成功撤機,未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2.4 機體內環境護理 密切觀察體溫、血壓、血糖、電解質、血氣分析等情況,如有變化及時報告醫生給予處理。注意保暖,保持體溫穩定在正常范圍。每小時監測血壓1次,如果患兒出現平均壓低于40mmHg、皮膚蒼白或花紋、尿量少等臨床表現時報告醫生,及時選用等滲鹽水擴容及多巴胺、腎上腺素、血漿、白蛋白等藥物升壓。監測血糖變化,每日監測血鈉、血鉀、血鈣,如發生電解質紊亂,及時糾正。患兒常伴有酸中毒,而酸中毒往往會影響藥物治療效果,及時通過機械通氣,多巴胺改善血液循環及碳酸氫鈉堿化血液等方法,使血液pH 值維持在7.35~7.45[5]。本組4例患兒入院時出現高血糖,考慮應激性高血糖,遵醫囑調整輸液速度及濃度后好轉。本組患兒均未發生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
2.5 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較為常見的并發癥是臟器出血,如消化道出血、顱內出血等,與應激、體內凝血物質消耗及機械通氣時腦血管壓力異常波動有關。顱內出血患兒常表現為易激惹,前囟緊張,肌張力增高或低下。護理時注意動作輕柔,盡量減少頭部搬動,各項操作盡量集中進行,注意觀察患兒反應、前囟緊張度、瞳孔大小、對光反射、肢體活動及肌張力等情況。本組3例患兒治療過程中出現消化道出血,予禁食,凝血酶原胃內保留,奧美拉唑靜脈微泵注入后3~7d治愈;1例患兒頭顱CT 提示左側腦室內少量積血,因治療過程中未出現抽搐等臨床表現,考慮出血量少,未予特殊治療,好轉出院。
西地那非聯合PS治療足月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合并PPHN 具有起效快、療效好等優點,護士應熟練掌握疾病的臨床表現、藥物及呼吸機使用方法,積極防范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加強患兒出院后隨訪,提高患兒的呼吸功能。
[1]杜立中.選擇性剖宮產與足月兒或晚期早產兒呼吸問題[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8,11(4):235-236.
[2]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新生兒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委會新生兒學組.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診療常規(草案)[J].中華兒科雜志,2002,40(7):438-439.
[3]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實用新生兒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395-398.
[4]張蘭,焦茜.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2,11(10):944-945.
[5]杜立中.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的病因及治療[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08,15(6):516-519.
[6]陳安,施麗萍,鄭季彥,等.晚期早產兒和足月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特點[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9):654-657.
[7]程曉英,諸紀華,鮑賽君,等.59例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監護[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54-55.
[8]Choong K,Chatrkaw P,Frndova H,et al.Comparison of loss in lung volume with open versus in-line catheter endotracheal suctioning[J].Pediar Crit Care Med,2003,4(1):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