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華麗
(青田縣人民醫院,浙江青田 323900)
隨著現代醫學微創外科的飛速發展,各種高科技診療設備運用于臨床越來越廣泛,精密醫療儀器如各種纖維內鏡及其附件,由于其材質不能耐受高溫高壓,只能采用低溫滅菌方法進行滅菌處理。過氧化氫等離子低溫滅菌系統具有消毒時間短、環保無毒、效果可靠、對內鏡損傷小的優點[1-3],已經成為臨床廣泛使用的一種新型滅菌設備,特別是為各種腔鏡器械的連臺手術帶來了便利。但若操作不規范,則不能達到滅菌目的,造成醫院感染。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本院消毒供應中心使用過氧化氫等離子低溫滅菌系統進行物品滅菌200 次,發生29 次滅菌程序運行中斷,3次滅菌生物監測不合格,現將滅菌失敗原因分析報告如下。
過氧化氫等離子低溫滅菌200次,一次性成功完成滅菌周期168次,成功率84%。26次滅菌真空故障,減少裝載量后滅菌周期完成,3次真空度小于下限注入失敗,提示滅菌劑容量不夠,重新更換滅菌劑后完成滅菌過程;滅菌完成后監測嗜熱脂肪芽胞桿菌生物指示劑結果陽性3次。
2.1 待滅菌器械/物品不符合質量要求 因待滅菌器械/物品不符合質量要求共發生2次,消毒后化學指示卡變色不全。1次因管腔類器械潮濕,有小水滴;另1次為未按適用范圍消毒物品,錯將棉絲線、可吸收縫線等禁忌類物品使用本設備滅菌。
2.2 裝載超量 按規定裝載量不得超過設備容積的80%,因無專人操作,每人裝載判斷標準不一樣,以致裝載超量26次,導致滅菌程序運行中斷。
2.3 過氧化氫滅菌劑過期使用 過氧化氫滅菌劑在機器內有效期不得超過10d,春節期間手術器械少時,滅菌次數少,出現過期使用1次,以致滅菌效果差。
2.4 生物指示劑與機器不匹配 目前國內生產廠家較多,尚無統一的技術規范和許可標準,各廠家均要求使用與本機相配套的包裝材料和監測試劑。為節省成本,采購中心采購了便宜的與本機不匹配的生物指示劑,以致發生1次生物監測無意義現象。
2.5 滅菌器自檢系統不嚴密 因沒有按時維護保養滅菌設備,發生2次當艙內滅菌劑量不足或濃度較低時,機器未能檢測出來,未取消滅菌程序,導致滅菌過程正常完成,效果得不到保證。
3.1 加強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培訓 請廠家技術人員進行知識講座,介紹機器的滅菌原理、過氧化氫等離子低溫滅菌的特點及操作流程、適用范圍,待滅菌物品的包裝及裝載要求;護士遵守操作流程,專人操作;制作生物監測包,物品裝載、生物培養做到一人操作,另一人核對,做好記錄并雙簽名,以利追查。使用過程中督促滅菌員加強滅菌前、滅菌時、滅菌后的檢查[4-5]。定期隨機生物抽樣檢查,以保證無菌物品的質量,確保醫療安全。
3.2 嚴格掌握待滅菌物品的質量要求
3.2.1 選擇合適的滅菌對象 可用于低溫等離子滅菌包括麻醉用具、氣管插管、各種腔鏡鏡頭、腔鏡器械、心導管、除顫器、各種電極、導線等。禁忌的物品包括布類、紙類、油類、粉劑、木質物品及吸收過氧化氫氣體的物質,對管腔類內徑小于1mm、長度大于2 000 mm 的醫療器械及帶盲端的管腔、不完全干燥的物品、植入物、一次性用物,不適于低溫等離子滅菌。
3.2.2 滅菌物品必須清潔干燥 有機物對滅菌效果的影響較大,血清蛋白和鹽可使等離子滅菌效果減弱。待滅菌物品必須按規范流程清洗,確保器械清潔;帶有水分潮濕的物品易造成滅菌失敗,必須去除器械及所有零部件上的水分,管腔器械先用氣槍吹干,再和非管腔器械一起放入干燥柜,選擇溫度50~60℃,30min烘干后才可打包,進滅菌艙內滅菌。
3.3 合理擺放待滅菌物品 滅菌艙內裝載量以80%最佳,金屬與非金屬混放時,金屬類器械放下層,非金屬輕的器械放上層,防止器械受壓,不利于過氧化氫穿透;物品與物品之間應有一定的間隙,不能多層疊放,以免影響消毒因子的穿透;物品不能接觸滅菌器的艙壁,物品與滅菌器的艙壁最少保留8cm 的空間[6]。真空能使過氧化氫瞬間氣化,并擴散至滅菌艙內的各個部位,達到氣壓平衡,不留死角[7],滅菌艙裝載超量,致使滅菌器抽真空不完全,影響過氧化氫氣化。
3.4 規范過氧化氫滅菌劑的管理 過氧化氫滅菌劑保存在5~10℃冷藏柜中,有效期12個月,嚴格控制過氧化氫滅菌劑在機器內的有效期,不得超過10d;記錄過氧化氫滅菌劑批號,以利追查。
3.5 規范生物指示劑的管理 與采購中心協商采購與機器相匹配的生物指示劑;生物指示劑的儲存條件為室溫4~25 ℃,相對濕度30%~70%,避光儲存,勿與其他滅菌劑或者化學試劑放在一起;記錄生物指示劑批號,以利追查。
3.6 加強滅菌器的保養管理 嚴密的自檢系統是保證滅菌質量的關鍵,每半年廠家常規檢修設備1次,檢測滅菌器滅菌參數及報警系統是否正常,真空泵性能是否完好,過氧化氫噴射孔有無阻塞等;每周清潔過氧化氫氣閥和托盤、過氧化氫注射口,如出現滅菌器故障,及時請專業人員維修。
過氧化氫等離子低溫滅菌失敗原因有待滅菌器械條件不符合質量要求、裝載超量、過氧化氫滅菌劑過期使用、生物指示劑與機器不匹配、滅菌器自檢系統不嚴密。對工作人員加強相關知識的培訓,注重待滅菌物品的質量,合理擺放及裝載,規范過氧化氫滅菌劑、生物指示劑的管理,加強滅菌器的保養維護。
[1]李思,賀吉群,常青,等.有機物對H2O2低溫等離子滅菌效果影響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11):973.
[2]段瑩,何瑋.過氧化氫等離子低溫滅菌效果觀察[J].中華醫學感染學雜志,2006,16(2):184.
[3]莫愛桃.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管理及效果監測[J].中華消毒學雜志,2011,28(3):380.
[4]張正燾,黃靖雄.合理使用低溫滅菌資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4):2179-2180.
[5]李水云,劉川生.使用等離子體滅菌器對管腔器械滅菌的效果檢測方法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7):967-969.
[6]武海萍.過氧化氫等離子低溫滅菌系統滅菌循環取消的原因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1):1029.
[7]孔磊,黃志靈.低溫等離子體滅菌機滅菌系統循環取消的原因及對策[J].中華消毒學雜志,2010,27(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