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芳
(息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河南信陽 464300)
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的一種嚴重并發癥,具有起病急、病情發展快的特點[1]。如不及時處理,會對母兒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2]。由于其不具有典型性,誤診率和漏診率較高[3]。筆者對息縣人民醫院收治的26例不典型胎盤早剝患者的誘因、漏診原因以及預后等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息縣人民醫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確診為胎盤早剝的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年齡為24~37歲,平均(27.1 ±1.1)歲;孕周為28 ~40 周,平均(37.2 ±2.2)周;35例初產婦,15例經產婦。根據臨床特點典型與否將其分為觀察組(不典型胎盤早剝26例)和對照組(典型胎盤早剝2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以及產次等方面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依據 ①妊娠20周后或者正常分娩期,產婦未娩出胎兒前,胎盤部分或者全部從子宮壁剝離;②產前伴有明顯發病誘因;③伴有子宮張力增高、腹痛以及陰道流血等癥狀;④經B超檢查,胎盤和子宮壁之間存在液性暗區;⑤術中或者產后胎盤母面存在壓跡或者陳舊性血塊,經病理學檢查排除胎盤植入、胎盤粘連以及胎盤血管瘤等情況;⑥輕型胎盤早剝患者的胎盤剝離面積約為胎盤面積的1/3,無明顯體征,外出血為主要癥狀;重型胎盤早剝患者的胎盤剝離面多于胎盤面積的1/3,臨床癥狀與體征具有典型性,主要伴有胎盤后血腫、混合性出血癥狀[4-5]。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定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表現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腰腹痛14例、陰道流血8例、子宮高張4例;觀察組患者中腰腹痛5例、陰道流血1例、子宮高張2例;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異常表現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 B超檢查結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后壁胎盤16例,占61.5%;對照組患者后壁胎盤9例,占37.5%;兩組患者的后壁胎盤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B超影像異常3例,占11.5%;對照組患者B超影像異常15例,占62.5%;兩組患者的B超影像異常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發病誘因比較 觀察組患者發病誘因為妊娠期高血壓3例(11.5%)、胎膜早破6例(23.1%)、羊水過多2例(7.7%)、使用縮宮素 12例(46.2%),無 1例存在糖尿病以及雙胎等。對照組患者發病誘因為妊娠期高血壓12例(50.0%)、胎膜早破1例(4.2%)、糖尿病3例(12.5%)、羊水過多1 例(4.2%),無使用縮宮素者。對照組發病誘因多見于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觀察組患者多見于使用縮宮素、胎膜早破等(P <0.05)。
2.4 預后比較 對照組產婦均為剖宮產,發生3例子宮卒中(12.5%),產時出血量為(415.3 ±30.2)ml,11 例產后出血(45.8%),10例產婦的圍生兒Apgar評分≤7 分(41.7%),5 例圍生兒死亡(20.8%);觀察組產婦18例剖宮產(69.2%),無1例子宮卒中,產時出血量為(252.2 ±26.5)ml,7 例產后出血(26.9%),3 例產婦的圍生兒Apgar評分≤7分(11.5%),1例圍生兒死亡(3.8%)。觀察組產婦的剖宮產率、子宮卒中率、產時出血量、產后出血率均低于對照組,圍生兒Apgar評分較高(P <0.05)。
胎盤早剝是指產婦妊娠20周后或者分娩期處于正常位置的胎盤部分或者全部從子宮壁剝離[6]。研究表明,胎盤早剝主要受到孕婦血管因素影響,胎盤血管會對胎盤血供產生影響,使局部細胞缺氧、缺血,如底蛻膜末梢毛細血管發生破裂,則會導致底蛻膜血腫發生,使胎盤從子宮壁剝離[7-8]。本研究中,不典型胎盤早剝患者的臨床癥狀比例及B超異常率顯著低于典型胎盤早剝者,表明不典型胎盤早剝臨床癥狀多不明顯,影像學表現不典型。不典型胎盤早剝患者糖尿病、高血壓比例低于典型胎盤早剝者,縮宮素使用率及胎膜早破比例則較高(P<0.05)。該結果表明,典型胎盤早剝的主要原因為血管病變因素,而不典型胎盤早剝則為藥物及胎膜早破。目前,臨床中治療不典型胎盤早剝患者主要給予糾正休克、終止妊娠治療,根據產婦的胎盤早剝程度、母兒情況以及宮口開大情況確定最佳治療方式。不典型胎盤早剝患者剖宮產率、子宮卒中率、產時出血量、產后出血率均低于典型胎盤早剝患者,圍生兒Apgar評分較高(P<0.05)。該結果表明,不典型胎盤早剝患者預后較典型胎盤早剝患者好。
綜上所述,不典型胎盤早剝患者早期臨床癥狀及影像學表現不典型,發病誘因以藥物及胎膜早破等為主,預后較典型胎盤早剝患者好。
[1]姚小玲.不典型胎盤早剝的臨床診斷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10):147.
[2]謝麗鋒.胎盤早剝46例臨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2(1):36-37.
[3]楊勁菊.胎盤早剝47例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11):2377-2378.
[4]華樹生.不典型胎盤早剝36例臨床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2013,25(3):68-70.
[5]仲文玉,李秀榮,張淼.胎心監護在不典型胎盤早剝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師雜志,2013,15(9):1248-1249.
[6]汪麗蘭.不典型胎盤早剝早期診斷的臨床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5):152-153.
[7]侯海靜.不典型胎盤早剝22例診治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115-116.
[8]蘇杰.不典型胎盤早剝的診斷分析及母胎預后[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3,15(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