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紅霞,楊波,鄭光美,彭月享,李琳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超聲科,湖北 十堰 442000)
·經驗交流·
高低頻超聲在小兒疑似腸系膜淋巴結炎中的應用
景紅霞,楊波,鄭光美,彭月享,李琳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超聲科,湖北 十堰 442000)
目的探討高低頻超聲在小兒疑似腸系膜淋巴結炎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經臨床診斷為疑似腸系膜淋巴結炎而來我科做高低頻超聲檢查的38例患兒的檢查結果。結果單純腸系膜淋巴結腫大22例,闌尾炎合并腸系膜淋巴結腫大5例,腸套疊1例,腸管脹氣3例,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并膽囊結石2例;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及膽管囊狀擴張2例,左側融合腎1例,腹膜后腫塊1例,惡性淋巴瘤1例。結論高低頻超聲聯合應用能較好的鑒別腸系膜淋巴結是否腫大及其良惡性,能發現其他急腹癥及某些臟器先天性和后天性異常,其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高低頻;超聲;腸系膜淋巴結炎
腹痛是小兒常見癥狀,由于患兒不能很好的表述病情,各種疾病引起的腹痛又缺乏其典型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因此診斷較成人困難,臨床上以腸系膜淋巴結炎多見,且因疑似該病而申請彩超檢查者居多。本文回顧性分析我科近年來對疑似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的檢查結果,探討高低頻超聲在小兒疑似腸系膜淋巴結炎中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間因腹痛臨床疑似腸系膜淋巴結炎來我科檢查的患兒38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齡2~14歲,平均5歲。所有患兒均有程度不等腹痛,可發生在任何部位,以臍周及右下腹多見,疼痛為間歇性或突發性,伴或不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部分可有發熱、嘔吐、腹瀉等癥狀,壓痛范圍比較廣泛,白細胞計數可增高或正常,疼痛間歇期患兒可無其他不適。
1.2 儀器與方法儀器使用GE Logiq 7與GE Vivid 7彩超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5~12.0 MHz,所有患兒常規行腹部拉網式掃查,先用低頻探頭掃查全腹,排除肝、膽、脾、胰、腎、闌尾等疾病,觀察腸管有無擴張、積氣、套疊等,了解腹腔有無積液,再用高頻探頭觀察腸間有無腫大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的位置、數量、大小、形態、縱橫比值,周邊及內部血流情況,并測定收縮期最大峰值流速(PSV),計測阻力指數(RI)等。
38例患兒中單純腸系膜淋巴結腫大22例,治療后臨床癥狀緩解或消失,經復查淋巴結數量減少,大小變小,血流信號減少;闌尾炎合并腸系膜淋巴結腫大5例,經手術證實;腸套疊1例,經手術證實;腸管脹氣3例,經保守治療癥狀消失,腸脹氣消失;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并膽囊結石2例;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及膽管囊狀擴張2例,其中1例為肝內外膽管囊狀擴張合并膽總管結石,經手術證實,另1例為單純膽總管中段囊狀擴張,腹痛發作時內液不清晰,膽總管壁增厚,經保守治療后復查膽總管內液體清晰,管壁變薄;左側融合腎1例;腹膜后腫塊1例,后CT提示為惡性;1例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后證實為惡性淋巴瘤。
小兒處于生長發育期,機體免疫系統活躍,免疫功能旺盛,再加上淋巴系統是病菌入侵的最初管道,小兒淋巴系統未發育成熟,屏障作用較差,當機體發生感染時不能有效地阻止病菌、毒素,病菌、毒素在淋巴結中未能被吞噬及消滅,就可能使淋巴結腫大、發炎。腸系膜淋巴結炎的典型癥狀為反復陣發性腹痛,其腹痛持續時間、發作次數無規律性,有的可自然緩解,細菌、病毒所引起的感染是主要誘發因素。腸系膜淋巴結炎尚無實驗室檢查金標準,臨床上依據患兒臨床表現、體格檢查難以確診,目前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是腸系膜淋巴結炎診斷及隨訪觀察、評價治療效果的首選方法[1]。
小兒腸系膜淋巴結易檢出,腫大淋巴結超聲表現為同一區域腸系膜上有2個以上淋巴結顯像,其長軸直徑(L)>1.0 cm,短軸直徑(S)>0.5 cm,縱橫比(L/S)>2[2],以短軸徑較有價值[3],淋巴結邊界光滑完整,腎形結構存在,可有重疊但不融合,內部皮髓質回聲分界清楚,血流信號增多,呈多條樹枝狀分布,主要集中在淋巴門處,PSV(20±5)cm/s,阻力指數>0.6[4]。若淋巴結呈類圓形,相互融合,縱橫比(L/S)<2,則應懷疑惡性腫大可能,以L/S<1.5作為標準其診斷惡性淋巴結的特異性更高[5],惡性腫大淋巴結內部一般為均勻低回聲或極低回聲,或結構紊亂有液化或鈣化,淋巴門高回聲消失或偏移,淋巴結內部及周邊血流信號均豐富,阻力指數<0.6。本文有1例惡性淋巴瘤超聲診斷為單純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分析原因主要是檢查者滿足于淋巴結腫大的檢查,沒有進一步觀察淋巴結的縱橫比、淋巴結內部回聲、血流分布以及有無肝脾腫大等。
腸系膜淋巴結炎臨床上治療7~10 d后其療效判斷根據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超聲檢查結果可分為痊愈、顯效、進步、無效4級[1]。治療痊愈超聲復查時未見異常或腸系膜淋巴結體積比原來縮小2/3以上;治療顯效超聲表現為腸系膜淋巴結體積比原來縮小一半以上;治療進步超聲顯示腸系膜淋巴結體積比原來縮小一半以下;治療無效超聲則表現為腸系膜淋巴結無明顯縮小。小兒腸系膜淋巴結腫大一般為多發,超聲評價療效主要根據其體積大小變化情況,因此首次超聲檢查時定位要清楚,方便復查時選擇同一區域的淋巴結進行觀察比較。
筆者在平時工作中有以下幾點體會:①全腹部拉網式掃查可減少漏診,反復探頭加壓掃查可減少腸道氣體的干擾;②由于小兒腹壁薄,加上高頻探頭廣泛使用及儀器分辨力的提高,腸系膜淋巴結的檢出率極高,部分健康無腹痛兒童也會發現腹腔腫大淋巴結,但是隨訪觀察縮小或消失緩慢;有癥狀的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經臨床抗炎和對癥治療后腹痛癥狀可緩解或消失,超聲隨訪淋巴結明顯縮小[6]。超聲診斷需結合患兒臨床癥狀體征,對于有癥狀的患兒超聲檢出腸系膜淋巴結后首先應按照上述淋巴結腫大的診斷標準判斷是否腫大,其次是良惡性的鑒別;③超聲診斷腸系膜淋巴結炎是一種排它性診斷,腸系膜淋巴結炎常繼發于某些腸道病變,如闌尾炎、腸套疊等,若未發現其他急腹癥的聲像圖改變,而腸系膜走行區域淋巴結腫大,則考慮腸系膜淋巴結炎;④注意高低頻超聲聯合使用,高頻探頭適用于觀察腸系膜淋巴結情況,低頻探頭適用于觀察患兒肝膽脾、雙腎、腹膜后情況以及腸管有無擴張積氣等。本文中2例膽管囊狀擴張、1例先天性融合腎、1例腹膜后腫塊,都是高低頻超聲聯合檢出的,這些病變往往也是在患兒做超聲檢查時才被發現,高低頻超聲聯合應用有利于這些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綜上所述,超聲對腸系膜淋巴結的檢出率高,能較好鑒別淋巴結是否腫大及其良惡性,高低頻超聲聯合應用能發現其他急腹癥及某些臟器先天性和后天性異常等,而且超聲具有安全無創、操作簡單、快捷、可重復、準確度高等優點,易被患兒及家屬接受,在小兒疑似腸系膜淋巴結炎時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焦君.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85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11, 22(21):81-82.
[2]李建華.高頻彩色多普勒超在診斷及鑒別診斷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中的應用意義[J].吉林醫學,2012,4(33):2382-2383.
[3]李治安.臨床超聲影像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1720-1725.
[4]梁會澤,賈化平,孫志英,等.高頻超聲診斷兒童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9,25(11):2043-2045.
[5]姜緯.兒童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超聲診斷[J].中華全科醫學, 2008,9(6):972-973.
[6]徐更田,王秀芹,白皓,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兒童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診斷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2,14(7):489-490.
R445.1
B
1003—6350(2014)07—104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7.0407
2013-09-02)
楊波。E-mail:yangbo_199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