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志彥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佛山供電局,廣東 佛山528000)
變電站是配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電能的匯集、分配和變壓功能,其能否安全、可靠地運行直接影響著配電網的供電質量和可靠性。要確保變電站長期安全運行,必須加強管理,然而由于變電站運行管理涉及設備的維護、檢修、技改及缺陷處理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中都隱含著很多危險點,因此必須對危險點進行超前控制和事先預防,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發生率。
供電企業對變電站運行過程中危險點的預控向來十分重視,為了確保重要操作的安全,都要求在操作過程中有專業人員在現場跟蹤把關,同時還設置多重監護。但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運行事故仍然屢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危險點預控工作流于形式。由現場執行情況可知,雖然電力企業十分重視并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然而具體預控過程中存在照搬、分析不精細、針對性不強、沒有實用性等情況。受認識上偏差及專業水平的限制,部分工作人員對于危險點預控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防范措施的針對性差,很難起到真正的預防效果;部分危險點雖然分析到了,也制定了相關的防范措施,但并未真正落實到位。
(2)危險點預控方法存在弊端。由于電力企業不夠重視,因此對于變電運行危險點預控方法研究較少,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普查、運行作業過程預控、日常巡檢查找等,但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并不能從根本上對危險點進行預控,采取完善的預控措施更是難以實現。
(3)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相關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沒有從思想上重視危險點預控工作,對各項業務操作水平不高,對應知應會的專業知識理解不透徹。部分工作人員雖然業務熟練、規章制度更是熟記于心,但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存在搶進度、僥幸心理等,不能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操作,難以有效達到預控效果。
HSE管理體系是健康、安全和環境三位一體的管理系統,包括7個關鍵要素,分別為領導和承諾,方針和戰略目標,組織機構、資源和文件,風險評估和管理,規劃,實施和監測,評審和審核等,這些要素有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動態化的管理系統。其具體運行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HSE管理體系運行模式圖
根據HSE管理體系的內涵,可將變電站危險點預控分為5個階段:分析、預測、編制預控措施、實施和運行、審核及管理評審。對于不同的階段,都應嚴格按照HSE管理體系的模式,穩步推進,為接下來的工作開展提供良好條件。
一方面,將正要進行的操作和之前進行的同類操作相比較,根據以往的實踐經驗找出極易造成安全隱患的危險點。進行此種比較的原因在于,將要進行的操作和過去同類操作過程十分相似,操作過程中用到的電力設備、操作過程、環境都十分類似,以前同類作業中存在的危險點十分可能在將要進行的操作過程出現,從而引發電力故障;另一方面,操作過程雖然類似,但由于有很多難以控制的外在因素的變化,在進行危險點分析時,還必須根據工程進度的具體情況進行實時分析,對不同的進度和外在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尤其要在分析過往和目前類似的危險點時,重視和防止新的危險因素出現。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就算作業情形類似,但不同的操作人員、操作要領、場所都有可能引發新的危險點,必須將這些差異考慮進去。
通過采取多種措施,例如現場巡查、設備檢查、分析教訓等,查找變電運行危險點,然后召開座談會對可能存在的危險點進行預測。讓所有工作人員都參與到危險點的分析和預測中來,這不僅能集思廣益,給工作人員提供一次相互學習、交流、理解規程的機會,也有利于工作人員對操作規程的深刻理解,對習慣性違章起到一定的糾正作用,減少故障的發生。例如:佛山地區某變電站經過討論后,認為目前變電運行的主要危險點包括以下幾方面:(1)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對危險點預控估計不足,重視不夠;(2)倒閘操作過程不嚴格。例如:填票不認真、操作不按順序等;(3)辦理工作票時不嚴格審查;(4)巡檢不認真,對缺陷認定不準,交班巡查流于形式等。
針對目前變電運行過程中的危險點,制定相應的預控措施。例如針對上述提到的危險點,可制定如下預控措施:(1)認真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員安全意識,使其牢記安全規程,嚴格按照規程進行操作,使危險點預控逐步實現程序化;(2)制定倒閘操作、設備檢修等相關危險點的預控措施及巡檢程序,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查找危險點,并制定科學、合理的預控措施;(3)對危險點的預控措施進行嚴格的檢查、核對及監督,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讓其理解、掌握相關措施,提高工作人員分析和控制危險點的綜合能力,盡量避免出現習慣性違章。
首先,在進行具體現場操作之前,對危險點的預控措施進行交底,然后再根據規定的方法開展相關的技術活動。具體實施如下:將其寫成文字,印發給每個工作人員,也可寫在小黑板上,掛在施工現場或宣傳欄內;另外,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要及時對整個預控措施的落實進行跟蹤檢查和考核,同時還要考核相關工作人員的操作。
在上述過程完成后,要及時召開控制危險點的分析會議,對前一階段危險點的預控措施進行總結,分析整個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對下一階段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例如:危險點預控制度化,提高工作人員對危險點預控重要性的認識,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查找存在的安全隱患,逐步完善上一階段的危險點預控措施。
以變電站倒閘操作為例,根據HSE管理體系,經過分析可知倒閘操作中的危險點,如操作不當或誤操作,將造成嚴重的停電事故。根據以往出現的事故分析事故源,識別危險點,同時制定詳細的預控措施。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提高其技術水平。在倒閘操作中要根據預控措施,嚴格遵守工作票制度。認真填寫工作票,到達現場后操作人辨識危險點并判斷預控措施是否正確完備。如果預控措施完備,則根據工作票中的步驟進行操作。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員對本次操作進行總結反饋,對于發現的新問題,召開控制危險點的分析會議,及時處理并完善預控措施。
危險點預控是根據變電運行可能出現的故障提出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這和技術管理存在本質的不同。危險點預控是點上工作,規范管理是面上工作,兩者要區別對待。
規章制度是操作人員必須遵守的工作準則,所有人員都必須遵守。雖然規章制度都與安全息息相關,但和具體操作過程中的危險點還存在相當的不同,若把每項規程都看作危險點,便會輕重不分,擾亂工作人員的思維,造成工作人員分不清哪些是操作時必須控制的真正危險點。
變電運行危險點預控屬于逆向思維,通過從可能出現的后果來作出假設,提醒工作人員注意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有效地開展變電運行危險點預控工作,對確保配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和設備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應把電力部門“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綜合管控、自主提升方針落到實處,最大限度地避免電力故障的發生,提升變電運行的安全管理水平。
[1]陳國藝.關于對拓展變電運行危險點解析與預控[J].科技創業家,2012(18)
[2]劇淑紅.淺談變電運行危險點預控[J].科技信息,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