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榮
在人生旅途中,家是驛站,是港灣,它供我們休息,給我們溫暖。對于尚未成年的孩子,家更是安全的代名詞,是快樂之源,是健康人格發展之端。然而,隨著近年來離婚率的不斷上升,單親子女增多,給未來的教育敲響了警鐘——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容忽視!如何通過教育,幫助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好地面對因家庭變故帶來的傷害,調整他們的心態,使其盡快達到平衡,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地發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課題。
教育家盧梭說:“每一個人的心靈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須按它的形式去指導他;必須通過它這種形式而不能通過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對他要費的苦心取得成效?!痹诮鼛啄甑慕虒W管理工作中,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單親家庭的學生,我依據教育的規律和學生的客觀實踐,對單親家庭的學生作了以下教育嘗試。
一、使單親家庭孩子融入班集體生活,消除憂郁心情
良好的同伴關系對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老師,其一,要在課堂上多提問,鼓勵他們參加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讓他們感到同學、老師都很重視他們,盡量淡化他們與其他孩子之間的差別,避免他們感到窘迫、難堪和不安。其二,教師自身觀念要開放,心態要豁達,尊重單親家庭孩子的人格和生活方式,不能有歧視、嘲笑、戲弄單親孩子的做法。其三,要善于發現單親家庭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重視他們的點滴進步,同時引導他們多為集體做好事,幫助他們在班集體中樹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使同學們接受他們并樂意親近他們。其四,要及時從家長那兒獲取信息。教師除細心觀察外,還應及時與家長溝通,深入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況,從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在活動中培養他們健全的個性
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深入了解,不分青紅皂白一味蠻做,便會大礙于孩子的發展。特別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更應引起我們的關注,我們要了解他們喜愛什么、討厭什么。培養他們健全的個性,使他們朝氣蓬勃地融入集體中來,樂觀地面對并克服困難。比如,在班級中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組織“手拉手,一幫一”“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們都是一家人”等主題班會,讓雙親家庭孩子與單親家庭孩子團結互助、平等相處,一起歡笑,沒有諷刺,沒有歧視,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個性和正常的人際關系。同時,避免當面談論敏感話題,關注其動態,防止結交壞朋友,走上邪路。
三、注重心理疏導,維護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的離異、家庭的變故,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性更大,有的甚至表現為抑郁的前兆,他們性格孤僻,心境憂郁,好走極端,過分成熟,他們既自卑,又很自尊。作為班主任,要在不斷地實踐中提高、強化心理引導的技巧,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把學生引向心理健康之路,讓他們擁有正常的智力、完善的人格、和諧的人際關系,能積極適應學習生活,真正成為“樂觀、自信、自律、合作、責任、自立”的社會人。
四、為單親家庭提供幫助,呼吁形成多渠道的社會教育氛圍
單親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心病”,心病還需心來醫。家長和老師的真誠關愛能夠彌補家庭破裂給他們帶來的一些創傷,不過,社會上的一些偏見依然會讓孩子有一些心理陰影,所以,全社會的關注尤顯重要。比如,通過媒體宣傳,為單親家庭子女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讓公眾了解單親家庭,并能夠用正常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媒體還可以開展一些單親家庭的游藝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單親家庭的子女包括家長感受到社會的認同。
總之,單親家庭的學生就像海面上行駛的一葉孤舟,如果領航員能正確引導,他們同樣會避過驚濤駭浪,渡過暗礁巖石,安全抵達明凈的港灣。讓我們都來做單親家庭孩子心靈上的領航員,讓他們順利地走向生活的彼岸,成為生活的強者。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洪水學區樂民中心小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