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菲
隨著人文教育的深入研究和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的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人文教學也越來越被重視。人文教學主張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強調人的和諧發展,希望人的本性、尊嚴、潛能在教育過程中得到最大的實現和發展。因此,在完整的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人文教學的作用,以促進學生情懷與知識的共同成長。
一、營造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圍
人文主義心理學指出:限制和順從不能養成創造性,權威主義的教育只能造就馴服,而不是有創造性的學生。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蘇聯著名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贊科夫說過:“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法就會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睌祵W教學尤其要注重方式方法。教師要有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要讓課堂教學充滿情趣。在這種自由平等的氛圍中,學生才會敢想、敢說、敢做。
二、努力挖掘小學數學教材中的人文內涵
要充分挖掘教學內容的人文價值。獲取數學知識并不是最終目的,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科研、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才是我們學習數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現數學本身的魅力。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展,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
三、教學評價體現人文關懷
對于學生的學習評價應突破單一的知識量化制度,應更傾向于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態度的養成與情感的體驗,這樣的評價才能貼近學生的心靈世界。對學生進行人文性評價是指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又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還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數學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如,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這樣評價學生?!澳隳苡脫Q元的思想來解這個方程很好”“你能用分類討論的思想來做這個題非常不錯”“你能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做題很聰明”等。
評價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因此,教師應創造性地利用評價手段,采用鼓勵性語言,盡量地多鼓勵學生,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讓學生具有學習的信心,使他們感到我在老師的心中是一個聰明的學生,老師喜歡我這樣的學生。只有充滿人文精神的教學評價,才能給數學課堂注入活力,有利于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作者單位 江西省瑞昌市第二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