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

回眸2013年,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吉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吉安縣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十六字方針,緊緊圍繞發展大局,自我加壓、勇擔使命,強力推進中心城區融入、吉泰走廊崛起、科學發展示范三大工程,實現了經濟穩中有升、社會和諧安定,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20億元,財政總收入突破2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5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25億元,且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幅。
盤點一年來的工作,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
融入
毗鄰中心城區和井開區是吉安縣做大城市經濟的最大優勢。按照中心城區“一城四區、兩江三岸”的規劃布局,立足高端規劃、頂層設計,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更加快捷的步伐融入中心城區,全力構建中心城區的重要組團,從而實現內涵式、互補式深度融城。
一是基礎設施實現無縫對接。要融城,先融路。按照基礎設施先行的思路,強化與中心城區、吉泰走廊和國家級井開區的無縫對接和深度融合。目前,永和連心大橋正在進入最后倒計時施工階段,確保2014年春節前全面通車;吉安大道北延優化提升工程建設全面完成;廬陵大橋水下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梢哉f,“三橋跨江、三路對接三區”的大交通路網格局已經形成,城市框架正在拉升,同城化步伐不斷加快。
二是功能布局實現錯位互補。錯位布局、互補發展,才能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從而加快發展,加速融入。堅持敦厚片區是服務中心城區和井開區重要城市組團的發展定位,著力構建服務中心城區和井開區的公共服務區、商貿物流區、總部經濟區和度假休閑區。城北新區7.2平方公里建設推進步伐進一步加快,教育園區、公共服務、商貿物流、高檔住宅等四大板塊建設全面推開,億都家居博覽城、吉安國際酒店、新區村民安置房、行政服務中心、人才大樓、九年一貫制學校等項目扎實推進。同時,贛大物流園區、吉州窯遺址保護與開發、天祥公園二期等項目建設強力推進,商務、物流和文化等配套服務業發展迅猛,一座外來客稱道、本地人自豪的品質城市已現雛形。
三是建管理念實現深度融合。堅持“大手筆規劃、高標準建設、精細化管理”理念,注重規劃引領,按照高水平、全覆蓋、強執行的要求,在鞏固全國文明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創建成果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市容環境、交通秩序、規范經營、違章建筑等專項整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爭創國家衛生縣城。目前已經順利通過國家愛衛辦創衛工作組暗訪驗收,預計年前可正式掛牌。
升級
激發園區的發展潛力,深挖景區的特色資源,以兩區的升級發展,推動建設吉泰走廊上總量最大、實力最強的核心增長板塊,與井開區一起形成“雙龍戲珠”的發展格局,共同托舉吉泰走廊龍頭的昂起。
其一,園區升級。按照“一園兩區”發展布局,在完善提升敦厚片區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形成鳳凰園區的3平方公里的一期基本成園、3平方公里的二期正在成型、6平方公里的三期開始謀劃的全新格局。吉安工業園成功升格并更名為江西吉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正在全力推進擴區調區和申報國家級高新區工作。圍繞電子信息、食品加工、冶金建材、林化醫藥四大主導產業,扶優扶強,招大引強,補長短板,延長鏈條,集群發展,形成塊狀經濟。全面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先歌音響總部整體搬遷落戶吉安縣并全面投產,博碩科技完成技改上交稅收達1.5億元,娃哈哈和燕京啤酒不斷擴資擴容,環球新材料、新華南、鑫泰科技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聯基實業、德億電纜等重點項目快速推進,工業園區主戰場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其二,景區升級。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注重傳承、挖掘與弘揚優秀而厚重的廬陵文化、陶瓷文化、古鎮文化。11月30日,中國·吉州窯遺址公園開園暨龍窯復燒點火儀式在永和鎮舉行,首批500多件造型獨特、極具觀賞價值的陶瓷制品開窯問世,重燃了千年吉州窯火,重現了千年文化異彩。以此為契機,吉安縣正著力將吉州窯打造成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并圍繞吉州窯陶瓷這一最具特色、最具潛力的本土產業,規劃建設陶瓷大師一條街和占地2000畝的陶瓷文化產業園,將其打造成一個集文化產業、旅游產業、陶瓷產業于一體的產值超百億的本土優勢產業。
提速
堅持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加大農村各項事業投入,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全面小康進程進一步提速。
一是加速美麗鄉村建設步伐。按照“五美”標準和“八不八多”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統籌推進“一區一帶”建設,把“一城連四鎮”建設成統籌發展、率先發展和科學發展的示范區,把敦永線打造成黨建工作、產業發展、美麗鄉村“三位一體”的百里示范帶,從而輻射帶動全縣美麗鄉村建設。今年以來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尤其是敦永線百里示范帶有標準、有形象、有規模,沿線村點共完成房屋立面改造52萬余平方米,坡屋頂改造3萬余平方米,涌現出了敖城鎮嶺背、永陽鎮中洲等一批井岡蜜柚千村萬戶老鄉工程和美麗鄉村示范村,得到省、市領導的高度贊揚和充分肯定。
二是加速鎮村聯動建設步伐。堅持鎮村聯動、產城互動、文化融入,在完善提升7個重點示范鎮的基礎上,全面推開所有鄉鎮鎮村聯動點建設,目前1 9個鄉鎮累計完成投資11.5億元。通過鎮村聯動,集聚人口,做旺人氣;通過產城互動,集聚產業,激活商氣,通過文化融入,集聚內涵,擴大名氣,打造了諸如吉州窯永和古鎮集廬陵文化、古鎮文化和產業文化為一體的省級乃至國家級衛星鎮,打造了一批諸如鳳凰鎮與園區相融合的工業小城鎮、橫江鎮與葡萄產業相融合的農業旅游小城鎮、永陽鎮與商貿產業相融合的商貿小城鎮。
三是加速全面小康建設步伐。以農民增收致富為目標,從最偏遠、最落后、最貧困的村入手,找準六大扶貧模式,加速推進一戶一畝井岡蜜柚的老鄉致富工程;一戶一畝橫江葡萄的百姓致富工程;一戶一個雞棚的科學養殖致富工程;一戶一人進園務工的就業致富工程的“四個一”百姓致富工程。目前,全縣完成井岡蜜柚整地3.9萬畝,落實千村萬戶老鄉工程1.56萬戶,橫江葡萄種植面積突破4.1萬畝,溫氏養雞年出籠3500萬羽,帶動2.4萬余戶農戶增收致富,全縣貧困人口由7.88萬人減少至5.12萬人。投入各類民生資金3億多元,文化教育、衛生醫療、住房保障等民生事業進一步改善。建立健全信訪維穩五大機制,暢通群眾利益訴求渠道,有效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全縣未發生一起群體上訪事件,未發生一起堵路堵門事件。
展望2014年,是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吉安縣將緊緊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機遇,以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繼續按照“經濟發展領頭羊、社會建設排頭兵、科學發展示范縣”的總體要求,深入推進中心城區融入工程、吉泰走廊崛起工程、科學發展示范工程,提升四化水平,統籌城鄉發展,全面爭先進位,加快構建吉泰走廊的重要戰略支點,朝著“全市領先、全省爭先、全面創先”的奮斗目標闊步前進。確保經濟總量占全市、全省的比重穩中有升,主要經濟指標的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確保更多的工作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創先爭優。在具體工作中,一是突出理念升級,注重思路轉變。在城市建設上,突出人的城鎮化;在工業發展上,突出產業升級;在扶貧攻堅上,突出富民內涵。二是突出產業升級,注重特色發展。通過幫扶一批擴容擴張、幫扶一批技術改造、幫扶一批本地上市,培育一批百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本土產業集群。三是突出區域升級,注重產城融合。不斷加快城區、園區、景區升級步伐,打造與市中心城區“基礎設施一體化、功能定位錯位化”的重要城市組團。四是突出小康提速,注重農民增收。重點打造井岡蜜柚和橫江葡萄“雙十萬”種植加工基地,實現人民群眾的致富夢。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