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出臺《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全面規范了天津控沉工作各個領域,其出臺將彌補天津控沉工作相關專項法律規定的空白,為加強相關部門協同配合、開展地面沉降綜合治理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撐。
天津市地處沿海,海拔低、地質條件復雜而脆弱,地面沉降是最主要的地質災害。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天津大力開展控沉工作,經過30 多年的努力,雖初見成效,但仍為地面沉降嚴重的城市之一。而天津之前在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方面缺乏系統規范的法律依據,成為制約控沉工作的重要障礙之一。為進一步推進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天津決心補齊法律“短板”,自2011年底著手《辦法》的立法起草調研工作,經過兩年努力,于日前通過市政府常務會審議,為控沉工作提供了有效法律保障。
《辦法》共六章三十九條,以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為主要依據,重點從五方面規范了天津的控沉工作。一是明確了管理體制,明確天津控沉管理工作由水務部門負責,強調市、區縣人民政府要加強對該項工作的領導,各有關部門要在職責范圍內共同做好控沉工作。二是確立了規劃的法律地位,明確將控沉規劃納入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體系,規定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時,凡涉及地面沉降區域范圍的,應當進行地面沉降災害危險性評估并制定監測方案和防治措施;同時,在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階段,規劃部門需充分考慮地面沉降狀況。三是規定了地面沉降災害預防措施,要求加強地面沉降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管理,嚴格控制地下流體資源開采。四是加強了地面沉降監測,對高速鐵路等交通工程、城市供水等大型干線工程、防潮堤等大型水利工程和高度超過80 m 的超高層建筑等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配套建設地面沉降監測設施;針對濱海新區填海造陸區域可能發生地面沉降的情況,要求濱海新區政府建設監測設施加大監測力度。五是突出了抽排地下水工程管理,針對疏干抽排地下水相關工程,明確要求其進行水資源論證,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并鼓勵阻斷地下水含水層對疏干水進行回收利用,鼓勵建設單位進行同層回灌,利用所抽水量回灌部分將免繳水資源費。
據悉,《辦法》將自2014年2月3日起施行,屆時將對有效控制地面沉降、防治地質災害、保障天津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