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顯賓
(朝陽縣水利勘測設計隊,遼寧 朝陽 122000)
生態河道治理綜述
黃顯賓
(朝陽縣水利勘測設計隊,遼寧 朝陽 122000)
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人們對生活的環境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進行生態發展是當今比較熱門的話題之一,在比較多的領域中都得到了應用。河道治理的好壞對百姓生存的環境質量有著一定的影響,河道治理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工程,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生態河道在治理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治理措施。
生態河道;存在問題;相應措施;河道治理
河道建設在城市基礎設施中占有著重要的位置,它對城市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不僅關系到城市經濟的發展,還對百姓的生活有著一定的影響。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城市現代化進程也發生著飛速的變化,水環境的建設不僅能提升城市品位,也是發展城市經濟的重要舉措[1-2]。
河道治理屬于民生工程,在功能上和景觀上都得到了相應的改變,所以要不斷地提高生態河道的治理能力。
隨著經濟不斷飛速的發展,在河道治理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河道中出現嚴重的淤積、護岸機構單一和河網水面積在不斷地減少。
1.1 河道中出現嚴重的淤積
河道中的淤積不僅會給百姓的財產帶來一定的影響,還會給百姓的生命安全帶來影響,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會起到抑制的作用[3-4]。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針對目前來說,河道中的淤積是比較嚴重的,就會導致水土流失的現象,致使下游出現河床淤積問題。
1.2 護岸機構單一
河道所具有的自然特征,會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經常會被渠道化,針對以前的河道護岸工程來講的話,考慮的因素主要有:
河道的沖刷和水土保持等因素。所以護岸的結構形式主要有8種:
1)漿砌石護岸。
2)干砌石護岸。
3)混凝土護岸。
4)預制混凝土塊體護岸。
5)鋼筋格子籠護岸。
6)竹籠護岸。
7)打木樁護岸。
8)格賓網護岸。
它們的護岸格式相對來說是比較單一的,不利于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長,完全不符合現代生態要求,不僅水流的生態功能比較欠缺,而且景觀功能也是比較欠缺的[5-6]。
1.3 河網水面積在不斷地減少
隨著經濟飛速的發展,人們開始不斷的修路,受到農民開始侵占河灘等因素的影響,有的城市河網被不斷的侵占,較多的建筑物以及生活垃圾開始不斷的拋向河流。
不僅水面面積在不斷地減少,河道也開始變窄,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河網的流量,對河道功能的發揮起到了遏制的作用。大多數的城市河道在進行治理的過程中,片面地追求河岸硬化覆蓋,對防洪功能的追求也是比較片面的。導致河道比較單一化,對流動的生態鏈造成了相應的破壞,生態環境也處于不斷惡化的趨勢,在河道治理的過程中還存在水質污染比較嚴重問題和防洪能力存在不足的問題[7]。
對河道進行生態治理已經提出比較長的時間了,剛開始的時候一些發達的國家結合地理和氣候相關條件,提出河道生態建設相關的理念,經過不斷的改進河道治理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8-9]。
所以,對我國河道進行生態處理是極其重要的,在進行治理的過程中也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對生態河道進行有效的治理,提出了一些措施,主要分為以下4個方面:加強對生態河道功能的恢復、要具有多樣化、提高對岸坡的防護和對河道進行有效的綠化。
2.1 加強對生態河道功能的恢復
對生態河道進行治理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在保證河道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要對河道的生態系統進行有效的修復,為生態活動提供一些比較適用的環境[10]。
在對河道進行治理的過程中,要為人們的生活以及生物活動提供比較良好的環境,對比較傳統的河道進行合理的改造,恢復河道本來的面目。
對河道中的混凝土護岸進行相應的拆除,讓河道在自然力的影響下,構造較多的生物生存的健康水環境。
河道出現深淺不一的變化,不僅能夠對河道的蓄水能力起到增加的作用,還能充分的發揮調節能力,同時對河道的凈化能力得到有效的改善。
2.2 要具有多樣化
在對河道進行規劃的過程中,要結合比較多的設計方式進行有效的整合,進行護岸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河流的特點,還要對河道的生態環境進行考慮。
在治理河道過程中,對材料進行選取時,要選擇比較適合的生態材料,并結合河道生態的實際環境進行設計,滿足人類對環境的需求。
2.3 提高對岸坡的防護
對河道進行治理時,對岸坡的防護是不能夠忽視的,要對岸坡原來的形態進行保持。
對岸坡的植被最好能夠進行保護,自然植被對岸坡的保護能力是不能夠忽視的,少用干砌石進行護坡,如果岸坡出現問題就可以種一些植被進行保護。
2.4 對河道進行有效的綠化
要對河道進行綠化,對河岸周邊的環境進行不斷的美化,河道在治理的過程中,對河面環境進行恢復是比較重要的一方面,河流是一個城市發展過程中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就是河流的水源,可以把路面中的雨水管等設施,把它設計成具有透水性的構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生態環境。
同時對河道中的垃圾以及淤泥要進行不斷的清理,對于淤泥比較多的河道,要加強對河道環境的清理,防止人們往河里倒垃圾,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河道的水質,促進河道生態的治理。
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人們對環境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但是對于河道治理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氣候條件進行整治,促進生態河道的治理,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1]陳肅利.對長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的幾點認識[J].人民長江,2003,34(07):01-07.
[2]常德保.城市河道生態建設與治理探討[J].科技信息,2011,24(12):108-114.
[3]劉紹煊.河道治理的有效方法探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3):238.
[4]朱曉麗.淺析河道治理與水環境保護[J].浙江水利科技,2005(02):47-48.
[5]沈全順.芻議如何進行生態河道治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3):123.
[6]劉敏虹.淺論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3,13(08):166-167.
[7]朱昌明.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40(11):200-201.
[8]郝芹.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J].山東水利,2013(06):55-56.
[9]萬曉霞.河道治理方法分析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3(16):195.
[10]杜紅偉,王付洲,蘇學銳.城市河道治理與生態保護探討[J].人民長江,2008,39(16):27-28.
1007-7596(2014)10-0101-02
2014-07-20
黃顯賓(1980-),男,遼寧朝陽人,工程師。
TV8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