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峰
(遼寧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本溪分局,遼寧 本溪 117022)
本溪市水資源質量現狀及污染危害分析
孫永峰
(遼寧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本溪分局,遼寧 本溪 117022)
本溪市位于遼寧東部山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32.56億 m3,水資源相對豐沛。太子河穿城而過,市區河段長16km。太子河流經本溪縣城和本溪市區后,水質逐漸呈惡化趨勢。文章介紹了本溪市排污口現狀水質,地表水現狀水質及地下水水質評價情況,并進行了污染危害及經濟分析,提出了保護水資源建議。
地表水;地下水;水質;水資源污染
本溪市位于遼寧東部山區,地理位置位于E123°34′-125°46′,N40°49′-41°35′,總面積8424km2,境內有中小河流200余條,分屬于遼河流域的太子河水系和鴨綠江流域的渾江、叆河水系。
本溪市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要特征,其中山地面積為80%,植被覆蓋率為81%。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32.56億 m3,為遼寧省內水資源量相對豐沛地區。太子河穿城而過,市區河段長16km。太子河流經本溪縣城和本溪市區后,水質逐漸呈惡化趨勢。
本溪市轄兩縣四區,入河排污口共有31個,其中桓仁縣1個、本溪縣8個、市區22個。
全市廢污水排放總量為2.31億 m3,其中渾江水系為0.12億 t,太子河為1.95億 t,細河子區為0.24億 t,叆河水系基本無廢污水排放量。
全市污染物排放總量為9.47萬t,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1.615萬t,生化需氧量0.479萬t,氨氮0.362萬t,揮發酚658t,懸浮物6.334萬t。
本溪市水功能區劃監測斷面31個,涉及3個水系14條河流6座水庫。根據我市的河流特點及污染情況,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
全市河流總評價河長919.4km,用單指標法評價Ⅰ類水河長占1%,Ⅱ類河長占76%,Ⅲ類河長占8%,Ⅳ類河長占3%,劣Ⅴ類河長占12%。全市水功能區達到水功能區水質標準的河段占85%。從達標情況的區域分布看,達標河段分布在太子河的上游、渾江、叆河。太子河5%的河長為Ⅳ類水質,20%的河長為劣Ⅴ類水質。全市評價河流單項污染參數按其污染河長占總評價河長的百分比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生化需氧量(12%)=氨氮(12%)=揮發酚(12%)>高錳酸鹽指數(7%)>化學需氧量(3%)。
太子河本溪段干流總評價河長192km,其上游源頭至老官砬子177km水質較好為Ⅱ類水質,太子河由老官砬子流經大峪至市區白石砬子為劣Ⅴ類水質,其污染河長占總評價河長的8%,主要超標項目為5d生化需氧量、氨氮、揮發酚[1]。
本溪市大、中、小型水庫是本市重要供水水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本次評價范圍為5座水庫,各水庫在總磷、總氮不參加水質類別評價,只參加水庫水質富營養化評價的情況下,其現狀水質狀況如下:
按單指標法評價,有4座水庫庫區水質達到Ⅱ類,1座水庫水質達到Ⅲ類;用模糊數學法評價,5座水庫水質都達到Ⅰ類;按營養化指標評價,5座水庫全年、非汛期都為中營養狀態;2座水庫汛期為中營養狀態,3座水庫汛期為富營養狀態。
全市主要供水水源地及水質狀況評價結果按年均值統計,都為合格水源地。
合格的水源地有觀音閣水庫、老官砬子、桓仁水庫。
地下水水質現狀評價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
對全市16眼地下水井進行了全分析,水質單井評價I、II、III、IV、V類水質的井數占總評價井數的百分數分別為0%、18.8%、56.2%、12.5%、12.5%,超標率為25.0%。用面積評價超標率為7.1%,Ⅱ、Ⅲ、Ⅳ、Ⅴ類水質分別占全市總面積的42.3%、50.6%、0.9%、6.2%。從全市各水資源分區看,叆河的草河、草河掌河口以上地下水質最差,全部超標,主要超標項目為硝酸鹽氮,其次為太子河的市區諸小河,超標率為1.8%,主要超標項目為硝酸鹽氮、硫酸鹽、亞硝酸鹽氮、總硬度,渾江水質最好達到Ⅱ類水質,太子河上游水質較好達到Ⅲ類以上標準占太子河98.2%。
8處主要城市水源地地下水井的檢測,采用單項組分評價、綜合評價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
3.1 采用《地下水質量標準》評價
單項組分評價:按《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劃分為5類,不同類別標準值相同時,從優不從劣。全區8個水源地中,水質達到Ⅱ類標準2個,占評價總數的25.0%;水質達到Ⅲ類標準3個,占評價總數的37.5%;水質達到Ⅳ類標準3個,占評價總數的37.5%,主要超標項目為鋅、總硬度。
綜合評價:8個水源地中,水質優良1個,占評價總數的12.5%;、良好4個,占評價總數的50.0%;較差3個,占評價總數的37.5%。
3.2 采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評價
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共劃分為一級和二級水源水。
8個水源地中,達到一級水源水4個,占評價總數的50.0%;二級水源水2個,占評價總數的25.0%;小堡畜牧場、本鋼連軋的鋅超過了二級標準[2]。
4.1 水污染降低水資源功能
由于水污染,不僅水環境惡化,又使原本緊缺的水資源功能下降。太子河除水庫段及源頭段外(水庫水質基本以總氮定類),2004年以前進入市內基本為劣Ⅴ類水質(主要超標污染物為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氨氮、揮發酚等),即不能滿足各類功能。原本水質尚好的水庫水一流經河道即被污染,從而大大降低了水資源功能。
4.2 水污染對地下水影響
由于地表水的污染,直接影響到地下水。太子河中的污染物質通過河流滲透以及垂滲等形式直接或間接進入地下水層,尤其是本溪市區河段及其下游地下水受到污染。化肥廠水源地、本鋼部分水源地已受到污染。
4.3 危害生態環境
太子河水環境的污染破壞,給其流域內的生態環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水中含有毒成分,可以毒死水生生物或影響其生長發育;大量有機物的排入,促進了水體的富營養化,有機物分解時消耗氧氣并產生有毒氣體,惡化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
水是人類與其他一切生物生存的必要條件,也是國民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是環境生命的血液,最容易受到破壞,在經濟活動的影響下將迅速發生變化。從而危及依附其生存和發展的方方面面,乃至影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水是一種資源,取之于自然,用之于社會。由于經濟建設的發展,人類活動的規模的范圍擴大,水資源短缺與需求之間日益增長的矛盾日趨突出,在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同時要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建立完備的污水處理系統,提高污水處理率,增強污水回用能力,使水資源做到合理開發有效保護。
[1]郭學士.彰武水庫水資源質量現狀及趨勢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2(14):24-25.
[2]李耀偉,王林.營口地表水資源質量現狀分析[J].環境科學導報,2013,32(01):108-110.
1007-7596(2014)10-0235-02
2014-01-09
孫永峰(1981-),男,遼寧本溪人,工程師,從事分管水環境監測與評價工作。
TV213.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