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靜
(江西省贛撫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南昌330096)
主要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
工程項目的高質量是工程施工最重要的一項目標,一旦質量出現問題,工程施工的一切都將毀于一旦。就目前來說,部分水利工程施工單位相關人員的質量意識都還比較薄弱,多數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對質量管理不重視,不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施工和管理,所以豆腐渣工程在實際生活中屢見不鮮。要想工程質量達到預期的標準,首先要進行施工人員質量意識的培養和提升[1]。
施工單位相關的管理人員素質偏低也是導致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部分水利工程施工中,許多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都缺乏專業的技能素養及責任心,對工程的質量、進度及成本無法進行全面的控制及把握,造成工程進度延后或停滯的現象。此外,許多管理人員并沒有深厚的管理經驗及專業的管理技術,使得施工管理缺乏專業性,管理質量普遍偏低,嚴重影響工程施工的質量及進度。
目前,部分水利工程所組成的監管隊伍并不正規,其中的監管人員大多都缺乏專業的監管技巧及監管所必須擁有的責任心,“一條龍”、自行監理及同體監理現象普遍,從而使得監理的深度及廣度不足,保障工程質量能力不強,造成施工監管的作用不過一紙空談,為施工單位提供了可乘之機[2]。
成本是工程項目中較為敏感的話題。水利工程在追求高質量的同時也要保證價廉,即獲得的回報遠遠大于起初的投入。當前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存在以下3個問題:
1)建筑市場中招標環節的競爭日益加劇,投標所需承擔的報價風險也不斷提高,使得控制招標費用的難度加大。
2)水利工程項目的評估依據還不統一,項目評估的思路及方式存在很強的隨意性。
3)工程成本核算的基礎不扎實,成本管理趨于形式,制度約束力度不大,全員的成本意識偏低[3]。
施工現場管理的好壞關系到施工能否順利進行。當前很多水利工程施工的現場管理都缺乏科學性、合理性、主動性及積極性,使得現場管理無規范可言,呈現出一片混亂的現象。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及監督制度,保證工程建設項目的最終質量及施工的安全性。因此,要以項目經理為核心,實行崗位責任制,明確界定各個部分及各個管理或施工人員的權力與職責,通過科學的的管理制度保證管理的各個環節落實到位。其次,開展有關員工安全教育的培訓,著重講解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施工操作的標準和規范、安全管理的重點環節,重點加強提升其施工安全意識。安全教育培訓的內容要覆蓋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企業還要著重加強新進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再次,相關的管理人員要積極對施工現場進行綜合性與專項性的安全巡查,及時發展并處理潛在的安全隱患。
信息化時代對施工管理提出的客觀要求即為預算管理。如今,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行成為產權變革的必然趨勢,也是完善網絡信息質量的必要手段和實行科學管理的重要工具。因此,全面預算管理的制度編制、執行、內審、動力及評估組成、運營管理的控制系統等每個環節都必須落實到位。全面預算管理的外部環境:多數水電建設企業都采用間斷、扁平及快速的發展模式,只注重快速、低成本及早期的運輸,收緊了貨幣政策的預期,從而使得輸入大的企業資金出現短缺,收益偏低及運行困難。內部環境:設備成本、材料成本及員工薪資成本的增加。
在我國計劃經濟的經濟環境下,工程施工單位有著絕對的施工管理權力,而部分施工單位又缺乏施工管理的經驗及技巧,從而使得施工管理工作的規范化進程受到嚴重阻礙,因此,要強化施工單位管理和監督的能力,防范于未然。首先,上級管理人員要對自身的職責和工作內容有清楚的認識,主動參加各項培訓及相關的討論會,結合國內外優秀的案例,不斷提高管理技能。此外,還要結合培訓與交流進行專業監管人員的培養,制定順應時代發展的監管制度,健全監管體制。此外,建議通過信息技術成立信息資源庫,并全天24 h進行現場監管,使得施工管理決策能有安全、準確且及時的信息支持。
水利工程施工項目分布較散、流動性強、缺乏量化生產的規劃指標及剛性、相關考核的操作性較差、衡量產出與投入的標準模糊、安全隱患預測困難,所以使得日常管理相對困難,各種事故相繼發生。因此,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設,并不斷予以完善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根本。企業需結合水利工程施工設計及當地的具體情況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并在施工現場及相關部門進行宣傳,盡力讓所有工作人員在工作時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優秀的管理制度能夠使施工操作區域規范化、合理化及高效化,從而有效避免工程事故的發生,保證工程最終質量。
首先,在簽訂合同之前,對項目合同的計劃立項、對招標文件進行編制與審查即為合同管理,也是簽署合同之后項目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招標文件的制定及審查要符合合理的技術要求、嚴謹的商務需求及可靠的整體規劃。其次,簽署合同之前,合同文本必須要先經過各相關職能部門的審查,甲乙雙方進行平等協商并在所有問題上的意見達成一致之后再進行合同簽署,降低合同執行難度。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除按照規章制度予以解決之外,還要參照合同的相關內容,對工程施工的質量、進度、安全性等予以絕對保障。再次,作為平等的主體,合同雙方所執行的所有任務都要以合同為準繩,監理與設計等服務群體的工作都要在合同管理的范疇內開展,且工作時要秉持公平公正的態度。最后,要不斷完善合同的清算工作。在合同履行結束后,要對合同進行逐一清算:①合同的竣工資料要符合檔案管理規定并保證齊全;②要對合同中涉及到的費用問題進行最終決算,雙方需在決算結果上簽字確認。
就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現狀來說,制定健全且與時俱進的管理制度是政府及相關企業的首要任務,只有制度完善了,才能有效制約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保證施工的每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水利工程施工的企業還要積極掌握施工管理的相關技巧與方法,以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及理論指導管理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管理素質及責任心,努力滿足市場對管理者的要求,與所有工作人員一起營造適應社會發展的管理環境。
[1]吳裕林. 淺談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J]. 廣東科技,2013,22(10):114,116.
[2]金毅松. 有關水利施工管理的若干思考[J]. 廣東科技,2012,21(19):117-117,121.
[3]孫有志,焦興紅.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措施[J]. 中國科技投資,2013(22):8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