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東
(本溪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遼寧 本溪117022)
我國的河道主要分為五個等級,是根據自然規模、河道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來進行劃分的。
從古至今,河道與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直接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產生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河道治理成為了城市建設中的焦點和當務之急。
作為我國生態系統整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河道建設對提升我國的城市品位和提高我國居民城市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國城市河道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2 方面:
由于我國城市的大部分河道常年得不到及時的疏浚,再加上我國一些企事業單位和城市居民隨意向河內倒置各種垃圾,導致我國大部分河道狹窄,河道河床逐年增高。
另外,在城市建設中也出現了大量亂填水體等現象,一些企業和城市居民在城市河道兩邊亂搭、亂建,侵占河道,造成大部分河道堵塞,甚至出現斷流,加之缺乏一定的配套設施,使城市內部的河道無法與城外的河道進行連接[1]。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大部分工業生產與生活廢水在沒有經過處理的情況下,就被排入到河道當中,并且排入的污染物大部分已經超出了河道本身容納污垢的能力,從而造成城市內部河水渾濁不清,破壞了城市生態環境,直接降低了我國城市品位。進入21 世紀以來,我國政府不斷加大城市污水治理力度,城市污水治理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城市生產、生活所產生的污染物排放量與日俱增,直接導致我國城市河道治理水平低下。化肥等農業污染日益嚴重,也從另一方面影響了我國城區的河道治理,再加上我國水源不足,水源存在季節性,城市水體自身的潔凈能力很差,因此導致水污染嚴重[2]。
我國河道治理對策主要有:加快推進相關法律體制建設、綜合治理,規劃實施體系、利用生態恢復、建立多元資金投入和管理機制和落實長效管理方案。
在我國進行城市河道治理過程中,法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河道治理法律條例,但是很多社會單位和城市居民仍然缺乏法律意識,相關執法部門的執法力度不夠,使得我國河道治理依舊存在很多問題,治理成果不明顯。
在河道治理過程中,相關執法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將河道保護置于法制之下,為城市河道治理提供法律保障,為城市河道的日后維護提供法律依據與法律保護。
我國城市河道的治理要在一個高的起點之上進行規劃,做到綜合治理。規劃過程中要做到以人為本、以大局為重,同時還要體現出規劃的系統、前瞻性。
對河道在城市建設中發揮的功能進行統籌,處理好河道治理與城市全局建設的關系,讓河道治理為城市建設服務。
另外,要處理好河道治理與防汛排澇之間的關系,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城市水安全、生態、文化三者的有機結合[3-5]。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我們沒有能力使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得到完全恢復,只能是在城市原來的河道基礎之上,盡最大努力達到自然生態環境的發展要求。
通過城市河道河床高度的變化情況、河道兩旁的護岸處理、淹沒程度的不同情況等進行治理,以求達到接近自然形態的效果。在治理過程中,要把河道看成是一個系統,充分考慮河道的防洪、排水等功能,從而恢復城市河道的多樣性,建立一個完善的城市河道系統[6-8]。
城市的河道治理應該是以社會經濟效益為主題的一種公益工程,僅僅依靠國家政府的投資是不夠的,要充分發揮國家的政策優勢,做到政府與社會單位、個人共同出資[9]。
根據城市的實際發展需要與城市自然生態情況,合理利用資金進行城市河道治理。
我國城市的河網水系面積廣、水量大,不僅需要重視治理,更要注重管理,要不斷建立、健全長效的河道治理管理機制,把其作為我國河道治理的首要任務之一。
在認真進行我國城市河道規劃的前提下,建立完整地城市河道管理制度,不斷落實長效管理機制,完善領導機構和執行部門,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
積極有效地進行城市河道治理,讓河道治理工作做到有理可依、有章可循,不斷促進我國城市生態環境的修復,促進城市河道治理水平的提高,提升城市品位,進一步推進我國城市化建設腳步[10-11]。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和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在這過程中,城市生態環境也不斷遭到破壞,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阻礙了城市經濟和文化建設的腳步。城市河道治理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在我國城市發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通過對我國城市河道治理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城市河道治理的相關對策,不足之處還望指正,希望可以為我國城市河道治理模式研究貢獻綿薄之力。
[1]江恩惠. 河道治理工程及其應用[M]. 廣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10,10(05):150 -153.
[2]董哲仁. 生態水工學探索[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2,14(05):132 -136.
[3]江紅梅,王正中,張曉鵬. 我國城市河流水環境綜合規劃治理探究[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11,12(06):132 -136.
[4]王少斌,林晨. 從涼水河干流綜合整治生態環境的影響[J]. 北京水利,2011,10(08):236 -239.
[5]王鵬,白海濱,蔡永剛. 城市河道生態化治理的設計方法[J]. 現代農業科技,2012,10(13):243 -245.
[6]程慶霖,何巖,黃民生,童敏. 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進展[J]. 上海化工,2011(02):31 -37.
[7]王桂榮,巴洪濤. 淺談城市河道治理的生態平衡[J]. 民營科技,2011(02):141.
[8]行航. 河道治理及沿岸綠化工程探討—以深圳龍崗河為例[J]. 技術與市場,2011(07):481 -482.
[9]董其敏,李新林. 城市河道治理規劃問題之研究[J]. 技術與市場,2011(06):224 -225.
[10]李國培,楚萬強,張玉昶. 城市河道綜合治理措施分析[J].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3):34 -36.
[11]劉澤軍,崔學華,遲小軍. 沂源縣河道治理模式探討[J].山東水利,2011(04):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