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華
(貴定縣水利局,貴州貴定551300)
水利施工放線管理的問題及措施研究
王永華
(貴定縣水利局,貴州貴定551300)
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我國的各種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與人們日常生活改善發揮著重要作用。放線管理作為一項有效的施工工藝,能夠促進施工實施中保證建筑工藝落實,為水利工程質量保駕護航。不過隨著我國水利工程建設市場化運行,水利施工放線管理也不斷產生新的問題,文章嘗試對水利施工放線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和闡述,參照理論資料學習,結合自己多年的施工放線工作體會,對水利施工放線管理的問題及措施研究進行分析和思考,期望可以為今后放線管理中以及同行工作中帶來一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水利施工;放線管理;措施研究;過程管理;工藝管理
水利建設施工的特點決定很多時候面臨多變復雜的地質環境,形式,水利施工放線管理直接關系到水利工程的質量保障,水利工程多是直接關乎人民生活或者經濟建設的基礎保證性建設,其工程質量關系到區域的經濟發展以及千萬民眾的身家性命,因此有理由對水利工程和施工放線管理提出更高要求[1]。
在水利施工進行中,采用整體測量與復測程序。選用的測量儀器嚴格依照規定檢驗、校正,保證測量準確無誤。相關測量資料記錄歸檔并呈送工程監理師復核確認。
施工測量放線把具體圖紙的設計置于地面,并依照坐標與標高測量儀標定實際位置與高程。依照工程起終點與轉折處設置坐標,核算與控制點關系,并標志于地面。
主要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
所謂水利施工放線即指依據施工設計在具體施工現場把各工程要件明顯標識并確保無誤,這樣保證施工進程中能夠依據標識準確施工位置,確保實際施工能夠按照施工設計進行,提高了工程開展效率,降低失誤率。
在采取施工放線區域,嚴格依照設計單位或業主的需求開展復核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如何確定位置和標高,是技術設計中首要問題,精確地測定建筑物的定位,進行放樣與測量數據的基礎工作,并把測量報告書于施工前匯總到業主單位審核。
在工程的實施中,要確保標志位置不被移動,能夠被人們明顯觀察到,最好設立專人保護表識樁與標志點。對于基礎控制樁的測定應依規范標準嚴格落實,縝密施測[2]。
測量放樣,是水利施工實現質量標準設計的重要環節,為此設置專職測量放樣工作組,組長由一般由掌握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經驗的工程師負責,將復核的成果報請監理工程師,得到批準之后再行施工。
對于建筑的位置要嚴格按照施工圖進行標注,然后進行相關數據的測量工作。熟讀設計施工圖紙,了解工程設計主旨與關鍵點,嚴格遵守標準規定的技術和工藝要求,并做到針對全部外業測量數據和原始資料,記錄在案并歸檔管理。
放線就是把施工設計圖紙上的工程元素依照實際尺寸標識到實際工程場地,對于比例放大要求嚴格,不可粗心大意,縝密遵守比例核算關系,長、寬、高度上都嚴密計算,并在布局關系上應遵守施工設計圖紙的規劃。
對于不處在同一序列的高度問題,應該通過換算形式進行調整,針對這些要素通過不同的標志標識,來為之使用特定的排序編號。
在放線具體實施中要嚴格依據設計圖紙開展,工藝依據設計和場地實際情況采用符合標準規范的施工流程和方式,并要求把精度控制在標準規定的誤差之內。施工放線施工管理就是依據施工圖紙,將具有明顯標志作用的建筑物定位并體現于施工現場,既為放線施工過程[3]。
針對中心線測定可以采取20~30 m的樁距,并依照施工需要撒白灰于工程邊線。在縱斷面水準監定應沿工程線路標志水準點,以此標注樁位高程,確定溝槽深度或架設高度。放線管理或放線施工,能夠方便施工進程。
直線建筑放線應于施工平面通過復核測定位置,當出現測算與實際位置存在誤差時,應該要求施工人員采取復核、改變失誤后,再將規劃出控制點移出施工場外,需要注意的是于墊層上需彈出柱子定標,以便給柱子鋼筋確立標志。弧線邊建筑放線過程比較復雜,首先依照圓心與半徑,進行放線操作。
在挖掘或施工延伸或空中時,圓心點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進行測算,然后確立組合成圓或弧完成施工要求。
另外,弓高微積分測算,通過圓弧道去實施放線,可以避免地形環境和儀器等其他條件的局限性,依照施工精度要求確立放線施工中實際需要點數量。
這不但解決了高嶂度暗渠的復雜放線,也能適用地下、地上不同工程結構以及工程精度的要求差異,特別是不同的圓弧管道工程放線,都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
全站型電子速測儀,簡稱全站儀,采用光、機、電結合的新一代測量器材,在針對水平角、垂直角、斜距與高差測量上具備強大功能,已經廣泛應用在精密施工測量或特殊環境監測領域。
它能夠依照輸入坐標值測算放樣點角位及差值,一般于測定斜距、高差核算中誤差在最小值。全站儀可以部分替代水準與經緯儀的功能,本身帶有施工放線數據處理中心,能夠精確處理數據,并把需要數據顯示于屏幕,并且適合各種地理環境工作,幫助技術人員快捷準確判斷放線所需數據,且測算一站式形成,沒有技術人員判斷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有著比其他建設更加苛刻的質量要求和標準,水利施工過程是一個系統的實施過程,要求相關人員從理論掌握、科技論證、放線管理、施工監管、成本控制管理,最后達到質量標準的多個層次的科學管理體系。
同時也要求實際工作中不斷采用新技術、新設備以及當代科學化管理觀念促進水利施工過程每個細節,改變傳統觀念和施工過程的粗放式,使工程建筑既體現經濟利益又獲得社會效益。
水利施工企業首先需要更新觀念,促使自己在水利施工放線管理能力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樹立現代水利工程管理理念,掌握科技發展新動向新知識,學習項目管理先進經驗,完善水利施工放線管理理論,運用理論指導水利工程實踐。
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關系到國家經濟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放線管理作為水利施工中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水利建筑標準落實,確保水利工程質量。
通過對水利施工放線管理過程的綜合分析,可以看出水利建設施工,應該從工作的每到工序出發,精細化管理,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為國家水利經濟發展基礎建設與人民生活基本設施提供安全可靠的水利工程建筑。
在市場化機制基本形成的今天,放線技術管理水平作為施工過程核心競爭力,具體滲透在施工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只有加強水利施工放線管理能力,才能夠實現水利工程的質量標準。
也同時為施工企業獲得合理經濟利益與實現長遠戰略目標,而提升自身綜合競爭水平,或者說只有通過增強水利施工放線管理能力以及其他程序的管理和實施能力,方能使企業不斷提升自身在環境變化,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較好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1]劉宏峰.水利工程施工[M].北京,黃河水利出版社,2009:17-21.
[2]郭宗河,鄭進鳳,王海河.全站儀兩點參考線測量與放樣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J].測繪通報,2004(08):62-63.
[3]劉澤祥.水利施工中放線管理問題的探索[J].科技傳播,2012(32):55-56.
TV512
C
1007-7596(2014)07-0190-02
2013-12-11
王永華(1968-),男,貴州貴定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