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仁
(樺南縣向陽山水庫管理處 黑龍江 樺南 154400)
黃金鯽是國家級天津市換新水產良種場采用常規育種和生物技術育種相結合而育成的鯽魚優良新品種,它是以散鱗鏡鯉為母本、紅鯽為父本,通過遠緣雜交獲得的良種,2008年通過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可在全國進行推廣養殖。黃金鯽具有體形好、生長快、適應性強、耐長途運輸等優點,很受養殖者歡迎。除池塘養殖黃金鯽外,稻田養殖黃金鯽也是一種可取的養殖方式,可實現鯽稻雙豐收,提高種養綜合效益,減少農藥施用量,是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選擇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質沒有污染,不受洪水威脅,保水保肥性能好的稻田田塊養殖黃金鯽。嚴重枯水、漏水及草荒的稻田田塊不宜選擇。
1、田埂維修加固
稻田放魚前,要修整田埂,夯實加固。外田埂高50cm,頂寬40cm,底寬60cm。內田埂高40cm,頂寬30cm,底寬50cm。
2、攔魚柵安裝
進出水口最好呈對角設置,寬度為30~60cm。在進出水口安裝攔魚柵,采用聚乙烯網片、鐵篩網均可,最好設置2層。
3、魚溝及魚溜開挖
在稻田內挖魚魚溝及魚溜,魚溝一般寬50cm,深30cm。魚溝距田埂底部約1m左右,一般挖成“口”字形、“日”字形、或“田”字形。魚溜設在魚溝交叉處,長寬各為1m,深80cm。魚溝、魚溜的面積一般占整個田塊面積的5%~10%。
放養的苗種既可選擇夏花魚種,也可選擇春片魚種,但由于稻田苗種放養較晚,一般是五月下旬至六月初,春片魚種很難購買到,而夏花魚種更容易買到。夏花魚種規格達到2~3cm即可,放養密度為50~300尾/畝。春片魚種規格以50~100g為宜,放養密度為20~100尾/畝。黃金鯽苗種一般在稻田插秧1周后、秧苗返青后即可放養。
根據放養密度及計劃產量決定是否投喂飼料。一般黃金鯽夏花魚種放養密度100尾/畝(或春片魚種放養密度50尾畝)以下且單產10kg/畝以下,可不投喂飼料,稻田內天然餌料可滿足黃金鯽生長需要。飼料既可投喂豆餅、糠麩、玉米面等混合飼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顆粒飼料,人工配合顆粒飼料養殖效果相對較好。投喂時定點投喂,最好在魚溜處投喂,養成黃金鯽定點攝食的習慣。一般每天投喂1~2次,每次投喂以魚1hr內吃完為宜。要經常到食場檢查攝食情況,根據黃金鯽攝食情況及天氣情況,靈活調整日投喂量。
1、日常管理
勤巡田,發現田埂漏塌要及時維修、夯實。注意維修進出水口的攔魚柵,防止洪水漫埂或沖毀攔魚設備。田間水較少時,要經常疏通魚溝,如有擱淺在田面上的魚要及時撿入魚溝內。
2、魚病防治
魚病要以防為主。魚種放養前,用濃度30~50g/L的食鹽水浸洗魚體消毒,時間為3~5min。除食鹽水外,還可用高錳酸鉀、聚維酮碘等溶液消毒。飼養過程中注意檢查魚體情況,發現魚病及時對癥治療。
3、農藥施用
稻田養殖黃金鯽魚種,可顯著減少農藥施用量。施農藥時,粉劑應在早晨露水未干時噴灑,水劑應在中午露水干時噴灑,盡量將藥物噴灑在水稻莖葉上。
4、施肥
根據水稻生長情況施肥,最好施用長效基肥,如農家肥、磷酸二銨或尿素等,不僅對魚無害,還有利于魚類的生長。追肥要少施勤施。
8月下旬稻田放水,開始捕撈。首先將魚溝疏通,然后再緩慢放水,魚逐漸集中在魚溝、魚溜中,用抄網將魚捕出,也可以采用在出水口安放淌箱的方法將魚捕出。魚準備越冬,應盡快運往越冬池。起運前先將魚放入清水網箱中,緩出鰓內的污泥,然后清出傷病魚、死魚,再放入越冬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