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英
(樺南縣向陽山水庫管理處 黑龍江 樺南 154400)
青魚主要分布于我國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較稀少。它是長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魚類資源和各湖泊、水庫、池塘中的重要養殖對象,為我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一。青魚生活在水體底層。青魚屬肉食性魚類,主要攝食底棲動物,如蚌、蜆、螺螄等,也食蝦和昆蟲幼體。人工飼養條件下,青魚也攝食人工配合顆粒飼料。青魚在池塘中主要作為套養品種養殖,主養較少。近年來,北方地區開展了青魚池塘主養,取得較好養殖效果。
1、魚苗培育
池塘面積以1~3畝為宜,池深1m以上,池底平坦且不漏水。一般5月中旬從南方購買青魚水花,水花入池前10d,池底留水5~10cm深,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每畝池塘用生石灰75~100kg;也可用漂白粉清塘消毒,每畝用漂白粉5~50kg。魚苗采取肥水下塘,每畝施腐熟發酵的糞肥300~500kg。池塘注水達到50cm深。注入池塘的水要經60目篩絹嚴格過濾。每畝池塘放水花10~20萬尾。水花入池后,每天潑灑豆漿,每天潑灑2~3次,每天每畝水面用3~5kg黃豆。一般經15~30d,魚苗培育至規格2~3cm時出池。
2、魚種培育
池塘面積以3~5畝為宜,池塘要求和魚苗池基本相同,池深2~3m。烏仔或夏花魚種入池前一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徹底清塘消毒,池塘注水80cm深。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放養規格2~3cm左右烏仔或夏花魚種(從南方省份購買或自己培育),每畝放養烏仔或夏花魚種5000~6000尾。另外,再搭配放養規格1.5~3cm的花白鰱烏仔或夏花魚種800~1000尾。飼料采用配合顆粒飼料,飼料粗蛋白質含量要求達到36%~45%。沉性硬顆粒飼料或者膨化料均可采用,一般膨化飼料投喂效果相對好一些。投喂沉性硬顆粒飼料最好配備自動投料機。膨化飼料不用配備自動投料機,直接撒入水中即可,但如果遇上有風天氣,膨化飼料會被吹到岸邊擱淺,所以最好設方形投料框。方形投料框用木方加工而成,一般規格4m×4m即可。投喂采取馴化投喂法,每次投喂時間為30~50min,以大部分魚吃飽游走為止。6月份,每天喂2~3次;7~8月份,每天喂4次;9月份,每天喂2~3次。烏仔或夏花魚種入池后,5~7d加一次新水,至7月份以后,逐漸加深水深達到1.5m,以后勤補水,保持這一水深。15~20d潑灑一次生石灰水,每畝用生石灰20~30kg,用于調節水質。另外,也可潑灑生物漁肥肥水和調節水質。培育的青魚魚種銷路好,價格高,養殖效益高。
池塘面積以5~15畝為宜,池深2.5~3m。池塘要求池底平坦,不滲漏,池底淤泥厚度不超過20cm。每5畝成魚池配備1臺3KW葉輪式增氧機。魚種入池前一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徹底清塘消毒(堿性池塘不宜采用生石灰),池塘注水0.8~1.0m深。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放養魚種,每畝放養規格50~100g青魚種1000~1200尾,規格100g左右的花白鰱春片魚種100~150尾。飼料采用配合顆粒飼料,沉性硬顆粒飼料或者膨化料均可采用。成魚飼料粗蛋白質含量要求達到35%左右。采取馴化投飼法,每次投喂時間為30min,以大部分魚吃飽游走為止。5~6月份,每天喂2~3次;7~8月份,每天喂4次;9月份,每天喂2~3次。每天投飼料量要根據水溫、水質、魚生長和吃食活動情況靈活掌握。魚種入池后,7~10d加一次新水,至7月份以后,水深達到1.5~2m。15~20d潑灑一次生石灰水,調節水質,每畝水面用生石灰20~25kg。夏季每天中午開增氧機1~2h,,陰雨天次日清晨開,開機時間適當延長。發現魚浮頭,應提早開機。50~100g青魚種一般當年可養到750~1000g。規格750~1000g的青魚可再養一年,達到2000~2500g,更受市場歡迎。
青魚整個飼養期都要注意病害防治,魚苗階段易患車輪蟲病、指環蟲病、斜管蟲病等寄生蟲魚病;青魚魚種、成魚階段易患出血病、細菌性腸炎病、爛鰓病和赤皮病。魚入池前要嚴格檢疫,并有針對性進行魚體消毒。飼養階段觀察魚活動情況,發現魚患病,經確診后,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