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鍵
(甘南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黑龍江 甘南162100)
開春后,首先清除過多淤泥,曝曬后,用生石灰150 k g化漿,全池潑灑消毒。也可使用漂白粉或專用清塘藥物進行清塘消毒。
魚種投放一般在4月,池塘消毒一周后,選擇晴朗暖和的晴天中午和下午進行,水溫10℃左右。要求投放的魚種體質健壯、規格整齊。陰雨、霜凍、下雪、大霧天不宜進行。投放魚種時動作要輕、快,數量要一次投足。另外要注意搭配品種和混養比例。肥料充足、肥質較優的池塘,可主養鰱、鳙魚;水源條件好的池塘可主養吃食性魚類如鯉魚;水草豐富的池塘可主養草魚。放養密度一般每畝放100 g/尾的800-1000尾,水源好、管理技術高的,可以放養1200-1500尾。以施肥養殖為主的池塘,鰱、鳙魚種占60%-70%,其他的30%-40%;以投飼養殖為主的池塘,鯉魚等吃食魚占65%-70%,其他的占25%-30%。同時注意魚種消毒,預防疾病。魚種下塘前用30-50 g/l食鹽水浸洗魚體20-30 m i n。
水質調節的原則是保持肥、活、嫩、爽。經過消毒的池塘在7-10 d后要及時注入新水,一次加入0.8-1 m深的水。在養魚過程中注意觀察水色,保持肥、活、嫩、爽。若水色變老應及時調節,抽出15 c m的老水后,再加入15-20 c m的新水,使水位隨著魚體的變大而逐漸加深,以適應成魚生長的需要。平時10-15 d加注新水15 c m;每20 d用生石灰10 k g化漿全池潑灑;使用有機肥或無機肥進行調節水的肥瘦度,春季加注新水后要施入腐熟了的牲畜糞或人糞尿500 k g,追肥時每15 d追10 k g,使池水保持深綠色,透明度保持30 c m左右為好。
飼料營養質量高低和適口性好壞是養魚成功與否的關鍵。營養需求包含以下五方面;1、能量需求。投飼中的總能量在2700-3000 k c/k g為好。2、蛋白質需求。雜食性魚需30-33%;草食性魚需28-30%;肉食性魚34-35%。3、脂肪需求。飼料中含5%左右即可滿足成魚成長。4、維生素需求。飼料中添加多元維生素。5、礦物質需求。投喂量為魚體重1.5~2.5%,早期為上午和下午各一次,生長旺盛期為早、午、晚各一次。飼料的粒徑要與魚的生長階段相吻合,適口性要好。
首先,在放養時注意防止魚體受傷,放養過程中進行魚體消毒,在養殖過程中注意魚病防治,主要采取綜合防治的辦法,潑灑生石灰進行水體消毒及潑灑敵百蟲進行殺蟲。也可采取食場掛袋辦法,用二氧化氯消毒,用敵百蟲掛袋殺蟲。堅決不投喂霉變飼料。注意防止污水的流入,保持池水清潔無污染。發現魚病要及時治療。
應加強全方位管理,堅持早、午、晚巡塘;隨時清除敵害;觀察魚的吃食情況,撈除殘草殘餌;定期對用具消毒;及時加入新水防止缺氧;注水時要裝好攔魚設備,防止野雜魚的混入。不要因為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而影響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