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巖,趙小龍
(遼寧營口水文局,遼寧 營口 115003)
葫蘆島地區農業節水灌溉現狀初步研究
王宏巖,趙小龍
(遼寧營口水文局,遼寧 營口 115003)
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將要向逐步適應于農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努力,通過不斷地開展技術更新、配套和改造,以促進節水高效農業的發展。為了加強水利基礎產業的作用,改變灌區基礎條件的落后狀況,提高水利設施的配套能力,充分合理地利用灌區水源,有效地實現增產增收的目標。對葫蘆島地區水資源及其利用情況及農業節水灌溉等現狀進行了初步調查分析,并對在節水管理上方面進行了分析。
節水;分析;現狀;農業
葫蘆島市地處遼寧省西南部,東鄰錦州,西接山海關,南臨渤海遼東灣,與大連、營口、秦皇島、青島等市構成環渤海經濟圈,南北最大跨度約133 km,東西最大跨度約150 km。市域總面積1.04 萬 km2,耕地22.6 萬 hm2。轄3區、2縣、1市。2005年末全市總人口273.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為82.3萬人,占總人口的30.1%;農業人口191.4萬人,占總人口的69.9%。
葫蘆島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1.11 億 m3,地表水資源量18.02 億 m3,水資源總量19.56 億 m3。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5.83 億 m3,可開采量2.67 億 m3。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714.65 m3,不足全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的1/3,較全省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少12.8%。葫蘆島市降水量年際間變化較大,最大年與最小年降水量比值約4.1倍,降水量年變差系數0.27~0.30。降水量的年內分配不均勻,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占年降水量的75%左右,最大月降水量多出現在7、8月份。2005年葫蘆島市總供水量4.55 億 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1.63 億 m3,占總供水量的35.9%;地下水供水量2.88 億 m3,占總供水量的63.3%,另外廢污水處理回用0.04 億 m3。在地表水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1.06 億 m3,占地表水供水量的64.9%,提水工程供水量0.25 億 m3,占15.3%;引水工程供水量0.32 億 m3,占19.8%。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淺層水供水量2.82 億 m3,占地下水供水量的98.0%;深層水僅供水量為0.057 億 m3,占2.0%。2005年葫蘆島市總用水量4.55 億 m3,其中農田灌溉用水量2.33 億 m3,占總用水量的51.2%;林牧漁畜業用水量0.65 億 m3,占總用水量的14.3%;工業用水量0.67 億 m3,占總用水量的14.7%;城鎮公共用水量0.16 億 m3,占總用水量的3.5%;居民生活用水量0.72 億 m3,占總用水量的15.9%;生態環境用水量0.021 億 m3,占總用水量的0.4%。
葫蘆島市城區供水水源按供水類型分為地表水水源、地下水水源[1]。目前,葫蘆島城區生活用水主要以地表水水庫為主水源,工業生產用水水源主要以企業自備水源為主。在地表水供水中,平山水源現狀供水量為2 216 萬 m3,日供水量6.07 萬 m3/d;烏金塘水庫供水量為1 410 萬 m3,現狀日供水量為3.86萬m3/d;地下水供水4 224.3 萬 m3,其中:錦州大穆水源供水1 240 萬 m3、高橋和塔山水源地供水160.5 萬 m3、各企業自備水源井取水2 623.8 萬 m3(含大凌河大明水源供水330 萬 m3),中水回用511 萬 m3。
4.1 水資源短缺
葫蘆島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9.56 億 m3,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714.65 m3,不足全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的1/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20 m3。根據聯合國相關指標,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 000~500 m3屬于重度缺水地區,葫蘆島市屬于重度缺水地區。
4.2 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與經濟發展不協調,供需矛盾突出
徑流年際間、年內分布不均勻,地區分布不均,供水工程規模及分布與需求不相應。例如,葫蘆島城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生活和工業用水大,但水資源短缺,造成供需矛盾突出。
4.3 地下水超采,造成海水入侵
葫蘆島市地下水超采已經形成海水入侵。該區地下水超采區有4處,其中城區超采區有2處。由于地下水開采,在沿海一帶已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造成了海水入侵,連山區塔山~稻池區海侵面積為62.4 km2,入侵面積有逐年擴大的趨勢,但隨著遼寧省省地下水行動保護計劃的實施,情況將得到緩解。
多年來,葫蘆島市大部分農業灌溉一直沿用土渠輸水,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水資源浪費嚴重,灌溉水利用系數只有 0.45左右。葫蘆島市大部分灌區建設年代久遠,由于缺乏良好的質量保障體系,造成設計標準不高,施工質量低,再加上灌區長期缺乏必要的維修和維護資金,管理方式落后,因此使得灌區的渠系年久失修,渠道坍塌、滲漏現象非常嚴重,灌區渠系水利用系數不斷下降;此外,渠系上許多建筑物老化,設備丟失損壞現象嚴重,渠道輸水能力大大減弱,控制的有效灌溉面積逐年減少。灌溉面積萎縮,灌溉效益衰減,造成水資源低效率利用甚至浪費,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區域內以致區間水環境污染等嚴重后果。這種狀況嚴重制約了灌區經濟的發展增長,同時進一步加劇了灌區水資源的緊張狀況。根據葫蘆島市水資源公報數據顯示,2005年本市農業灌溉用水量相比上年度有所增加,灌溉定額每畝下降到399 m3,節水效果顯著。作為一個水資源相當貧乏的城市,全市的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65%。只有節約農業用水,走節水型農業道路,才能提高水的利用率,使之可持續發展。至2005年底,設計灌溉面積167.73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33.28萬畝。其中水田16.03萬畝,旱田44.84萬畝,菜田40.5萬畝,林果31.89萬畝。節水灌溉面積35.25萬畝,全市35.25萬畝節水灌溉面積中,渠道防滲控制面積2.37萬畝,管灌工程控制面積3.05萬畝,噴灌工程控制面積29.64萬畝。占有效灌溉面積的比例為26.4%。與1990年相比新增灌溉面積100多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0多萬畝。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減少了農業灌溉用水,緩解了葫蘆島市工業、農業和人民生活之間用水的緊張矛盾,提高了農業抵御旱災能力,為農業與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證。但從整體上來看,節水技術總體水平低。全市的農業節水技術水平尚處于較低層次。節水灌溉面積占有效灌溉面積的比例處于省內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國節水灌溉面積占效有效灌溉總面積比例水平。但與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節水灌溉的發展速度、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還處于低水平發展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節水灌溉設備品種和質量還不能滿足節水灌溉的發展需要,沒有形成高效的推進節水農業發展的機制。
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將要向逐步適應于農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努力,通過不斷地開展技術更新、配套和改造,以促進節水高效農業的發展。為了加強水利基礎產業的作用,改變灌區基礎條件的落后狀況,提高水利設施的配套能力,充分合理地利用灌區水源,有效地實現增產增收的目標。在管理方面,現行水管機構節水功能缺損,不適應市場經濟和節水農業發展的需要,灌溉管理系統缺乏效率。我們僅從重水利輕灌溉,水利與灌溉分家現實就可以窺視一二。其原因出現在管理歸屬上,興修各種水利工程歸水利部管,水利部與農業部又分屬不同的部,而灌溉技術與農業密不可分,部門分割影響了全市節水農業的發展。同時,農業用水短缺與嚴重浪費并存,一方面用水短缺,另一方面農業用水浪費嚴重。①灌溉水利用率低,僅為0.5左右;②灌溉定額嚴重超標,多數超過實際需水量的1倍甚至多倍;三是自然降水利用率低。
[1]范富東,祁永輝.國內農業節水灌溉與發展趨勢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2(07):56-57.
1007-7596(2014)12-0123-02
2014-04-22
王宏巖(1980-),女,遼寧鞍山人,工程師;趙子龍(1980-),男,遼寧朝陽人,工程師。
S27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