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
“一大波……來了!”
◎梁平
玩過網游《植物大戰僵尸》的人恐怕都有體會,每當游戲畫面文字出現“又有一大波僵尸就要來了!”之時,玩家就會本能地緊起手臉,升高腎上腺素,聚攏心神做好應對準備。定于2015年1月1日施行、前后歷經四審、剛剛由全國人大通過的環保法修訂案草案,把環境公益案件的訴訟主體,由環保機關或國家職能部門及極少數特定的社會團體,擴大到“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政府民政部門登記、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5年以上且無違紀記錄”的社會組織(詳見本期“環境法庭”欄目)。這意味著,有權提起環境案件訴訟的幾百家社會組織,眼瞅著就要來了。面對這些,有些地方政府和高污染企業難免有面對“一大波……來了!”的緊迫感和焦慮感。
由于所處位置、立場、使命的不同,機構面對反對自己決策的人或是群體,會習慣性地把他們看作是“攪局者”、“制造麻煩的人”,恨不得這樣的人和群體壓根不存在才好。然而世事往往不遂己愿,而且,越是寬容、成熟的社會,越是會更多地出現不合作者,所謂“林無靜樹”,這種非合作的情況在越龐大的體系(如國家)中,越具有普遍性。
“萬馬齊喑”的社會,無疑是悲哀的社會。社會中不同的利益攸關方和他們的代表,在法律賦予的權利下發聲,哪怕這聲音很刺耳,很“難聽”,也是一個正常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而妥善應對群體性的訴求,更是政府或機構日常工作的應有選項。
在中國社會轉型的新形勢下,政府和機構要做的,是在不違反國家保密法的前提下,針對公眾關切的環境問題,真正做到透明公開,充分聽取并真誠回應來自“攪局者”一方的意見,要學習掌握一些輿情危機管理的本領,通過符合游戲規則的博弈,實現整個社會的利益最大化,從而達到“非合作賽局平衡”。
該來的,終究會來的。面對新環保法,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