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類面臨極其嚴重的環境問題。其中,酸雨肆虐是跨越國界的全球性災害。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據相關資料表明,地球大部分地區上空的云水正在變酸性,酸雨區的面積如果不加控制會繼續擴大,給人類帶來的危害也將與日俱增。由于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主要來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燒,這些物質在氧化劑的作用下形成溶解于雨水的稀酸。我國酸雨區面積擴大快、降水酸化率高,給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經濟都帶來嚴重的影響和破壞。
酸雨就是顯酸性的雨,通常情況下,把PH小于5.6的雨水稱為酸雨。酸雨的成因是大氣化學和大氣物理的現象。酸雨中主要成分就是硫酸和硝酸。主要就是由于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燃燒煤炭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硫,燃燒石油等排放出來的氮氧化物,經過與水氣凝結時形成硫酸根、硝酸根,發生液相氧化反應,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酸雨滴在下降過程中經過不斷吸附、沖刷形成了酸雨。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燒:從大氣污染物沉降的角度來說酸雨稱為“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由NO、SO2等在光照條件下反應形成的。一些有機污染物會被臭氧等氧化進而與水結合形成酸霧或酸雨。氧化性物質和還原性物質發生反應,直接與與水結合生成酸雨。
當前,人類面臨極其嚴重的環境問題。其中,酸雨肆虐是跨越國界的全球性災害。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酸雨區的面積如果不加控制會繼續擴大,給人類帶來的危害也將與日俱增。
對土壤的影響。首先是酸雨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發育; 其次是土壤中某些微量重金屬可能被溶解,造成土壤貧瘠化,使得土壤中的 Ni 、Al 、Hg、Cd、Pb、Cu、Zn等被溶出。土壤中的鋁在酸雨作用下轉化為可利用態,毒害了微生物的活動。
酸雨可損害森林、植被,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危害。弱酸性降水酸度降到5.6以下時,就會使大片森林死亡,抑制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使土壤中的的重金屬進入水中,一些嚴重地帶,降下的雨水對建筑物的危害是酸雨的另一些代價高昂的后果。酸雨中的酸性化合物導致花崗巖地層上的湖泊受到直接危害,引起植物生長量的減少,污染形式引起的對植物的危害從對葉片的有害影響直到細根系的破壞。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日趨酸化,土壤徽生物群體發生生態系統的混亂。當土壤中的氫氧化物經酸雨中和后,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態化合物,植物長期吸入,導致出現中毒或者死亡,加速土壤礦物質營養元素的流失改變土壤結構,從而誘發植物病蟲害,使作物減產。
酸雨可以使河流、湖泊的水體酸化,嚴重影響水生動植物的生長。在美國和加拿大已有幾千條河流和湖泊“死亡”(即水生動植物絕跡)。
酸雨對金屬、石料、油漆、材料均有強大的腐蝕作用,許多古建筑和石雕藝術品遭酸雨腐蝕嚴重損壞,例如:如樂山大佛、杭州靈隱寺的“摩崖石刻”、北京蘆溝橋的石獅和附近的石碑等均遭酸雨浸蝕而嚴重損壞。一些建筑中的石灰巖遇到酸雨立即起化學反應,特別是給仿古建筑帶來許多麻煩,縮短粉刷裝修的時間周期。
減少排放的污染源。完善環境法規,加強監督管理。制定嚴格的排污許可證制度,嚴格控制SO2排放,利用經濟手段征收SO2排污費,排污稅費、產品稅,建立酸雨監測網絡和SO2排放監測網絡,掌握酸雨和SO2污染動態,從而強化全程環境管理。要減少污染源首先要開辟新的能源,對工業廢氣進行綜合處理,提高回收利用率。
發展替代能源。開發核電、水電、風能等新能源對減排SO2作出很大貢獻。我國水能資源可節約大量的煤炭減排大量的SO2。核能是減排SO2的一項關鍵措施。核電站的核廢料用多層封閉技術也可以安全地加以處理。要在各酸雨污染區建立防治規劃措施,摸清二氧化硫的減排實施進度。確定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的污染控制范圍,力爭取得好的控制效果。
在火電、電解鋁、水泥等大氣污染重點行業,明確主要污染物允許排污問題和削減量,提高二氧化硫排污收費標準,鼓勵多渠道脫硫工程項目的補助等政策。減少SO2排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改用低硫煤。加一道洗煤工序以降低硫含量,向燃燒床噴射石灰或石灰石,不斷改進燃燒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煤的燃燒效率。同時在煙氣排出煙囪前噴以石灰,把煙氣中的SO2發生反應轉化成CaSO3,或者是安裝脫硫設備,使用煙氣脫硫技術將極大地減少SO2的排放量。
改善交通環境。制訂汽車廢氣排放標準,限制汽車行駛速度,盡快實施機動車淘汰制度,著力發展公共交通,保證交通暢順,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大力推廣使用“綠色汽車”,大大降低NOx的排放量。支持公共交通、購買包裝簡單的商品、支持廢物回收再生。
農林生產上采取一些可行的辦法來防治酸雨對水土和作物的危害。用石灰的堿性中和被酸化的湖泊和江河水,提倡大棚種植蔬菜水果,增加品種,提早上市,人為減輕酸雨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