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來
(大慶石化公司煉油廠,黑龍江大慶 163711)
催化裂化是煉油工業中最重要的二次加工過程。隨著加工原料的日益重質化和劣質化,因重金屬沉積、磨損和積炭等因素造成的催化劑報廢量也呈增加趨勢。目前對這些廢催化劑處理,除少量用于土壤改良或做水泥和陶瓷生產原料外[1],大多采用地下掩埋的方式廢棄。地下掩埋不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因重金屬的存在和較小粒度導致土壤污染和大氣污染[2]。因此,使廢催化劑復活成為人們關注和亟待解決的難題。
大慶石化公司二套重油催化裂化裝置由北京石油化工科學院設計,設計能力為1 400 kt/a。裝置主要以減壓渣油和二次加工裝置蠟油為原料,摻渣比為60%。2000年5月裝置一次投料成功,2001年8月第一周期檢修期間進行MGD技術(同時多產液化氣和柴油及降低汽油烯烴含量的工藝技術)改造。2008年公司發展需要,對裝置采用MIP(多產異構烷烴)工藝技術進行改造,以滿足汽油標準升級的要求,裝置生產運行平穩。MIP工藝技術改造后采用配套CGP-C催化劑。CGP-C催化劑的主要作用是配合MIP工藝生產清潔汽油并增產丙烯。
FCC復活催化劑(簡稱復活劑)為某公司以上述裝置平衡催化劑為全部原料生產的催化劑,主要作用是保證其性能能夠滿足生產需要,各主要產品收率及質量指標與完全使用新鮮催化劑相差不大,可以部分代替新鮮催化劑使用,以降低新鮮催化劑單耗。FCC復活催化劑物化指標見表1。

表1 FCC復活催化劑物化指標
2011年7月25日開始向系統內加FCC復活催化劑,至2011年12月10日共向系統內加入50 t復活催化劑,FCC復活催化劑占系統催化劑藏量的10.4%,達到了占系統藏量10%的標定要求。FCC復活催化劑試用期間,各助劑的加入量保持不變。
表2列舉了原料油試用FCC復活催化劑前后的標定值。按協議要求,混合原料性質與空白標定應基本相同。

表2 原料油性質
試用復活劑前后,原料沒有大的變化。受煉油廠渣油平衡影響,摻渣比在66%左右,高于協議值55%~60%;但由于煉油廠渣油偏輕,實際摻渣比低于66%。試用前再生劑微反活性62.8%,試用后再生劑微反活性為64.0%,說明該FCC復活催化劑在裝置生產操作中活性比較穩定,沒有出現活性迅速衰減的情況。技術協議要求新鮮催化劑與復活催化劑的當量加入比例按1∶1~1.4計算,即每少加入1 t新鮮劑,需補充1~1.4 t復活劑。實際試用過程中,由于原料中摻煉污油,造成汽油烯烴含量控制困難。為了控制汽油烯烴含量達到質量指標,實際新鮮催化劑加入量大于復活劑的加入量。試用前標定劑耗以開始向系統加入復活劑之前的3月至7月累計催化劑單耗為準,為0.630 kg/t;試用后標定劑耗以復活劑開始加入的8月至12月期間的催化劑單耗為準,新鮮催化劑單耗為0.584 kg/t,復活催化劑單耗為0.091 kg/t,總劑耗0.675 kg/t。
按協議要求,主要操作條件保證值為:加工量170~180 t/h,反應溫度490~520 ℃,再生溫度660~700 ℃,摻渣比55%~60%。自2011年7月25日向系統加入FCC復活催化劑以來,操作平穩,沒有發生因試用復活劑而造成的大幅度操作波動。從主要操作條件上看,反應溫度試用后標定為520 ℃,試用前標定為516℃。二再密相溫度試用后標定為655 ℃,試用前標定為669 ℃,其變化原因是11月25日開始,為了提高汽油辛烷值進行了操作調整;調整方向為:提高主風量,強化一再燒焦;增大外取熱器負荷,降低二再密相溫度至660 ℃左右;將原料預熱溫度降低,努力提高劑油比。煙機振動略有上升,但未影響煙機正常運行。其他操作條件變化不大,FCC復活催化劑占藏量10.4%時對操作沒有大的影響,目前操作平穩。
表3列舉了試用復活劑后的產品性質。由表3可看出,試用后標定汽油烯烴含量(體積分數,下同)為38.92%,與試用前標定汽油烯烴含量40.10%相比下降了1.18個百分點,滿足汽油烯烴含量不高于空白標定的技術協議指標。試用后標定汽油RON為90.89,與試用前標定汽油RON 90.5相比上升了0.39個單位,滿足汽油辛烷值不低于空白標定的技術協議指標。

表3 穩定汽油和輕柴油性質
試用期間還注意到:(1)7月份汽油烯烴含量質量指標≤42%,而12月6日以后汽油烯烴含量質量指標≤40%,控制指標不同造成了汽油烯烴含量的下降;(2)由于汽油蒸氣壓11月份開始執行冬季指標(≤81 kPa),使試用后標定汽油蒸氣壓比試用前標定汽油蒸氣壓高6.0 kPa,汽油蒸氣壓升高會使汽油RON升高;(3)11月25日開始的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操作調整對提高汽油辛烷值起到了效果。因此, FCC復活催化劑對汽油烯烴含量下降和汽油RON升高的作用還不能確定,但至少可以說明無不良影響。另外,試用后標定及試用前標定輕柴油的質量變化很小,說明FCC復活催化劑對輕柴油的質量沒有不良影響。
表4列舉了試用復活劑后的產品分布情況。

表4 產品分布情況
從表4可看出,試用后產品分布與試用前相比變化不大,試用后總液收(液態烴+汽油+柴油收率)為83.99%,與試用前總液收83.86%相比升高0.14%,滿足總液收不低于空白標定的技術協議指標。試用后干氣產率為2.97%,干氣選擇性為3.98%;試用前干氣產率3.13%,干氣選擇性為4.07%。試用后干氣選擇性比試用前降低0.09%,滿足干氣選擇性不高于空白標定的技術協議指標。試用后焦炭產率為8.20%,焦炭選擇性為10.98%;試用前焦炭產率7.86%,焦炭選擇性為10.22%。試用后焦炭選擇性比試用前升高0.77%,不滿足焦炭的選擇性不高于試用前標定的技術協議指標。
試用期間進行了降低汽油烯烴含量、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操作調整,對焦炭產率的升高有一定影響。試用后輕柴油收率的上升主要是由于8月17日開始按照分廠要求降低汽油干點,多產輕柴油。此外,5月份處理量低于其他月份,其原因是5月9日至13日備機生產,5月11日汽輪機進行了在線清洗。
裝置日處理量按4 200 t計算,FCC復活催化劑單耗按0.091 kg/t計算,其他技術經濟指標不變,每年可減少固體廢棄物排放139.5 t,節約新鮮催化劑成本36.3萬元。
1)試用FCC復活催化劑后標定總液收(液化氣+汽油+柴油)比試用前上升了0.14%,干氣選擇性比試用前下降了0.09%,汽油烯烴含量比試用前下降了1.18%,試用后汽油RON比試用前上升了0.39個單位,均滿足技術協議指標;但試用后標定焦炭選擇性比試用前標定升高0.77%,不滿足焦炭的選擇性不高于試用前標定的技術協議指標,在試用期間進行了降低汽油烯烴含量、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操作調整,對焦炭產率的升高有一定影響。
2)FCC復活催化劑可以部分替代新催化劑進入裝置使用;按照目前操作情況,每年減少固體廢棄物排放139.5 t,節約新鮮催化劑成本36.3萬元,在減少固體廢棄物排放的同時,提高了行業整體經濟效益。
[1]劉欣梅,張新功,潘正鴻,等.FCC廢催化劑的復活效果研究[J].石油煉制與化工,2006,37(11):44-48.
[2]吳聿,張國靜,張新功,等. 化學法FCC廢催化劑復活工藝及工業應用[J]. 煉油技術與工程,2011,26(1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