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鵬,李 波
(1.哈爾濱市呼蘭區澇區管理站,哈爾濱 150500;2.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二分公司,遼寧丹東 118203)
1)黑龍江治水建設工程公司承建二幢單元住宅樓,開工前根據施工組織設計運至工地現場的材料有:腳手架鋼管22 t、扣件4 000套、鋼模850 m2、U 形卡3 560個、3~5 cm板枋材28 m3,但在施工中發現材料越來越不夠用。
在某日的一天清晨,附近居民來告之工地負責人,圍墻外有20塊板枋材和一麻袋扣件、U形卡,而值班人員卻根本不知道丟失了材料。
在竣工清查時,鋼模完全損壞達170 m2,U形卡少1 200個、扣件少420套、鋼模變形和被割斷4.6 t、板枋材無法再用。核算材料直接損失達4.5萬元。
2)在呼蘭區泥南灌區第一用水干渠項目中,由于地質條件變化和施工方法不當等因素,致使邊坡超挖達15~40 cm。按實測斷面計算,實澆C 20混凝土為8 240 m3,其設計量為5 980 m3,超澆2 260 m3。僅此一項,虧損達134.5萬元。
該明渠邊坡混凝土襯砌施工方法,在標書的施工組織設計中,明確提出采用無軌滑模方案,但實際施工卻終未被采納。
經測算,使用一套單邊小型滑模費用為6 000元/套(含制作及維修費用),并且能提高施工效率,可達到6板(合15延米)/套/班的襯砌速度,且工人勞動強度不大;而用常規搭腳手架支鋼模的施工方法,使用過程中較多時間耗在搭架、支(拆)模等施工工序中,工人勞動強度極大,襯砌速度最快能達4板(合10延米)/班,其外觀質量也不易控制。據統計,僅耗8#~10#鉛絲一項,費用就達2.8萬元。
材料的浪費和流失大體由兩方面原因造成:
1)管理上的問題
2)技術上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2個方面:
主要表現在8個方面:
1)首先是領導放任自流,認為“家大業大,浪費點沒啥”。
從材料的計劃、采購、保管、使用、回收等每個環節存在漏洞。
從材料的計劃、采購、保管、使用、回收等每個環節存在漏洞[1]。
2)施工企業材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管理水平低下,不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甚至不熟悉操作流程,這種現象在當前施工企業內部是明顯存在的。
3)材料管理部門提供的信息不能滿足新市場環境下管理對信息的需求,難以適應市場外部環境變化[2]。
4)由于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材料管理部門在工程投標活動中沒能為工程單價分析提供有效信息,導致在中標后工程施工過程中材料價格與投標時調查的材料價格相差較大,給工程項目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5)在工程項目中標后、施工前沒做好工程項目的材料成本預測,沒有制定應對建筑材料價格上漲風險的措施[3]。
6)材料成本核算、分析工作薄弱,使材料管理工作過程中產生的信息滯后,造成流動資產流失,不利于經營決策、資金安排。
7)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材料儲存保管中不注意防火、防盜、防潮等安全防范。材料堆放零亂,無明顯標識卡片、標記等。有些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高,不清楚什么工序該領用什么材料或明知亂領也不加以糾正,造成經常性材料浪費。
8)忽視對工程分包勞務隊伍材料使用的管理,造成工程項目流動資金浪費和項目資產流失,甚至會提高工程成本[4]。沒有針對分項、分部工程制定材料消耗定額。
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
1)施工技術指導對材料的節約極其重要,施工技術負責人員對設計、施工、質量要求不重視,如拌制混凝土時不嚴格按配合比控制配料而造成混凝土報廢,混凝土運輸及入倉等情況不注意均出現極大的浪費。
2)對設計功能、施工工藝不研究不探索,不精益求精,技術陳舊、缺乏創新,無能力使用當前最創新最先進的施工工藝,造成施工技術性浪費。
要避免材料浪費流失,要從環節控制入手,加強管理。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是防止材料浪費流失的必要措施,同時加強監督檢查,做到獎懲分明。
首先從材料計劃、采購環節便作出比較分析,按經濟、質優、低耗方面綜合考慮采取優選方案,而不應盲目從事。
開展“材料代用”與“改進設計”活動,處理好材料的節約與質量和成本三者的關系。價值分析對工程施工來說,就是通過識別并消除不必要的材料浪費而達到節約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開展“材料代用”、挖掘設計潛力、改進施工方法來降低工程成本。施工企業在不斷改進施工方法的同時,應更加注重改進設計和材料代用的研究,由于改進施工方法是受原設計約束的、有限的,而后者具有“改革”性質、潛力更大。
另外要重視優選施工方案和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工作,它是一個工程項目的材料節約與浪費的關鍵工作。
一個工程項目,它是一個多因素、多目標、多標準、多結構和多變量匯集的動態系統,它隨施工進程的內部時間、空間及外部市場而變化。
因此,對材料的環節控制是較復雜的,如在一項水電工程中,主體結構、水電管道、設備安裝、裝飾施工各分項管理,雖在現今的項目管理方法中得到統一,但各分項仍緊密聯接、環環相扣,只能一個工序一個工序地完成。若在哪一環節出現材料不足或為廢品,則將影響整個工程進度,造成時間、經濟的嚴重損失。
無論是集中或分散,大型或小型工程項目,材料浪費流失現象在我國施工中都普遍存在,但如果在設計、監理及施工管理方面狠下一番功夫,就能降低甚至避免不應浪費流失的那部分材料,達到工程的低消耗、低成本的目的。
[1]萬利軍.施工企業材料浪費與控制[J].林業科技情報,2004(03):44.
[2]張福順.材料管理—成本控制的關鍵[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09):91 -92,142.
[3]徐惠榮.淺析施工現場材料管理[J].山西科技,2012(03):73,75.
[4]劉俊秀.淺談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08):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