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軍
(黑龍江省虎林市云山農場水務局,黑龍江虎林158420)
陶家水電站壩址位于湯原縣新建村以北約1.5 km的湯旺河干流上,距湯旺河入松花江口約33 km(河道距離),壩址以上集水面積20 376 km2。項目區四周低山環繞、山體寬厚,局部地段發育陡崖,山頂高程一般在400~600 m,相對高差50~300 m,河谷多呈“U”字型。區內地貌單元主要劃分為低山和堆積河漫灘,地勢開闊,沒有較大的支流匯入。項目區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降水量500~600 mm左右。
工程所在區域屬長白植物區系,原始地帶性植被為紅松闊葉混交林,數百年來由于人類活動、森林砍伐,該區域森林植被已經演替為以次生的柞樹林、白樺、楊樹為主的闊葉混交林。河漫灘及緩坡崗地廣泛分布著苔草沼澤化草甸,種類組成較少。
根據施工總體布置,本項目施工布置主要分為兩個區域:①壩下右岸施工工廠,主要布置混凝土拌合系統、施工倉庫、臨時物料堆存場、風水電系統、機械修配廠、汽修廠和金屬結構安裝場等;②壩下右岸臨時生活區,為施工人員居住場所。
2.1.1 生活污水
臨時生活區的施工人員將產生生活污水,施工期高峰人數約為958人,人均用水按60 L/d計,用水量57.5 t/d,每天產生生活污水約45.9 t/d,年污水排放量9 656 t(每年施工天數約210 d),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為 CODcr、NH3-N、SS等。
2.1.2 生產廢水
本工程建筑物混凝土用量約50 567 m3,在混凝土澆注、養護、沖洗、骨料加工、預冷以及混凝土冷卻等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生產廢水。據有關資料,養護1 m3混凝土產生 pH值為9~12的堿性廢水0.35 m3,由此計算出工程施工產生堿性廢水約17 698 m3,清洗骨料也將產生含懸浮物較高的生產廢水?;炷琉B護廢水和骨料清洗廢水不含有毒物質,主要為懸浮物和堿性物質,若直接排入河流將增加水體的濁度和pH值[1]。
施工期征用的臨時占地面積7.40 hm2,地類主要是林地和旱田,占用林地和旱田面積6.97 hm2。隨著施工道路的修建、臨時生活區的搭建等施工活動,地表植被將遭到破壞,并伴隨水土流失,但這種影響屬于可逆影響,施工結束后,臨時設施要及時拆除、土地及時清理、回填、平整和綠化,施工對臨時占地區域植被的不良影響將得到減免。
施工期間,隨著工程的實施,施工機械、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土料的開挖和施工場地的布設,均將破壞施工區現有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使該區域的動物不得不遷移到適宜的環境中棲息和繁衍,施工期內該區域的動物數量將呈略微下降趨勢。高噪聲機械的施工將對鳥類的產卵和孵化產生不利影響,隨著施工期結束,各種保護和恢復措施的落實,野生動物的活動范圍將得到重新的調整,施工活動對該區域的動物種群結構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施工過程中如基礎開挖、爆破、臨時道路修建、物料運輸等施工活動都將產生粉塵,將增加施工區環境空氣中的TSP濃度;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大多以柴油、汽油為燃料,耗油量大,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中含有CO、NOx、煙塵等濃度較高的大氣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將對運輸車輛所經過的村屯及施工區周圍的空氣質量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但是產生的影響是短暫的、間斷性的,在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后,產生的影響可以被環境所接受[2]。
施工期間,大量施工人員和施工機械的進駐,臨時生產、生活場區的布設,車輛運輸及各種施工活動的開展,使施工區變成一個繁忙的施工場地,施工期間噪聲主要來自施工爆破、施工機械設備及運輸車輛。工程1.5 km內沒有村屯分布,施工機械噪聲除了對施工區的工作人員產生輕微不利影響外,對區域聲環境產生影響較小。在物料運輸過程中,運輸車輛將產生的交通噪聲,對車輛所經過的居民區及路上行人將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隨著施工期的結束對聲環境的影響也隨之消失。
工程運行后,電站管理站設置在電站廠房處,生活用水及生活污水排放若不經處理直接排入附近水域,將對湯旺河水質產生一定影響。水庫管理區產生的生活垃圾,若隨意丟棄將對電站及其周圍環境和景觀產生不利影響。水庫運行過程中,電站管理區冬季取暖等以用電為主,不會產生大氣污染物。
陶家水電站建設完成后,每年為當地提供5469×104kW·h的電量,有利于緩解當地供電緊張的矛盾,對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實施以電代燃工程,改變項目區長期以來以木材為能源的結構,減少森林砍伐、植被破壞,恢復和改善項目區生態環境。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就業者的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帶動和促進地方第三產業的發展;工程所需的水泥、鋼筋、木材、柴油等建筑材料的采購和運輸,既促進了當地相關行業的發展,又促進了本區運輸業的發展。本工程的建設,將促進區域內商業和服務業發展,提高就業人員和相關產業人員的收入,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
工程建設將臨時占用部分土地,而且工程實施過程中還將對周邊的地表植被產生破壞,此影響為短期可逆影響。工程淹沒及永久占地將導致土地使用類型的永久改變和原有地表植被的永久破壞,將對當地林業生產以及社會經濟帶來一定的損失,此影響為長期不可逆影響,但由于本工程淹沒和永久占地面積相對來說很小,對整個區域環境影響較小。
水電站建成后,在極枯水季節電站不發電的情況下,需下泄生態流量,維持壩址下游河道基本功能、滿足水生生物棲息地及其繁殖期所需水量和維護沿岸陸生生態所需要的最小水量。
施工期產生的生產廢水、生活污水、粉塵、揚塵和噪聲等污染將對施工區環境和人群健康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棄渣、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等處理不當,隨意堆放,不僅影響景觀效應,而且易產生水土流失,但這些不利影響都是暫時的、輕微的、可逆的,一般來說施工結束后就會自然消失,有的可通過采取相應的環保措施得以減免。
陶家水電站項目建設以有利影響為主,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電站運行對下游生態環境、淹沒、占地、破壞地表植被、施工期的廢水、廢氣、廢渣、噪聲等影響,通過采取下泄生態流量、施工道路避讓繞行、臨時占地及時恢復、電站管理區綠化、施工“三廢”治理等措施使不利影響得以減免和有效控制,并對壩址上游污染源進行有效治理。從環境保護角度看,工程的建設是可行的。
[1]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2]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