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蘭 馮國君 王 華
(佳木斯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佳木斯市漁業資源豐富,水域生態環境優良,全市總水域面積237萬畝,其中宜漁水面40余萬畝,魚類品種豐富多樣,特別是獨具特色的天然野生名貴魚類品種眾多,這些資源為發展我市名特優水產品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期,我們組成調研組深入同江、富錦、湯原、郊區等縣(市)區,對我市名特優水產品養殖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全市6個縣(市)區有5個緊臨松花江、黑龍江,而且境內河流縱橫、池塘泡沼遍布,宜漁資源十分豐富。各縣(市)區都結合當地的資源特點和發展實際大力發展名特優水產品養殖,2013年全市名特優養殖面積達到8.5萬畝。
1、積極引進新品種,名特優品種覆蓋率不斷擴大。近些年來,我市陸續引進了適合北方高寒地區養殖的一些品種,有:德國鏡鯉、俄羅斯超鯉、銀鯽、高背鯽、大白魚、團頭魴、泥鰍、河蟹等名特優品種。特別是去年湯原引進和繁育成功的2萬尾虹鱒魚、金鱒魚、白點鮭,數量雖少,但開創了我市名特優冷水魚苗種繁育的先河。全市水產養殖名特優覆蓋率達到70%以上。
2、積極與水產科研院所開展項目合作,地方特色魚類繁育孵化能力顯著增強。近年來,重點利用我市天然野生魚類眾多的優勢,大搞鱘魚、大馬哈魚、黑龍江野鯉、烏蘇里擬鲿(牛尾巴)、黃桑頁(嘎牙子)、唇魚骨(重重)、烏鱧(黑魚)、泥鰍等具有地方特色品種的人工繁育和養殖。2013年,同江市與省特產魚類研究所合作,人工產孵魚卵150萬粒,繁育鱘魚苗20萬尾。湯原縣依托水科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力量,繁育大馬哈魚苗7萬尾。富錦市人工繁育烏蘇里擬鲿(牛尾巴)25萬尾,繁育泥鰍苗2億多尾,不僅銷往周邊市、縣,還遠銷全國十幾個省、市。此外,全市共培育黑龍江野鯉春片魚種300萬尾,基本滿足了我市養魚戶的需求。目前,全市名特優水產品養殖面積已擴大到8.5萬畝。
3、積極引導水產養殖場戶成立專業合作社,示范帶動和整體推進名特優水產養殖。為了改變過去獨家獨戶養殖、單打獨斗、分散經營的生產格局,水產部門積極引導養殖場戶成立水產養殖合作社,以增強自我服務、自我發展、共同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同江市有7個漁民專業合作社,分布在6個鄉(鎮),水產養殖水面2.75萬畝,入社水產養殖戶221戶。特別是富錦市興隆崗鎮前后村張勇成立的大勇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已經由當時的幾戶發展到37戶,名特優養殖示范帶動作用非常大,市場影響力非常強。目前,其產品主要銷往四川、江蘇及遼寧等地,而且是訂單銷售、產品供不應求。同時,他們還利用繁育孵化的泥鰍苗,開展稻田養殖泥鰍,現已發展到8000畝。省漁業局局長張侃先后兩次深入富錦市調研和指導,在富錦市召開了全省特色養魚推進會暨富錦稻鰍養魚現場會議。會上,富錦市大勇泥鰍魚養殖合作社做了典型經驗介紹。這些典型示范帶動了一大批養魚戶開展名特優品種養殖,有力地推進了我市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的健康發展。
4、積極推廣先進養魚技術,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的科技含量有所提高。2013年以來,全市各級水產部門技術人員深入養魚場戶開展全方位的服務,主要是采取辦班培訓和電臺、電視臺講座等形式傳授養魚新技術。2013年,市漁政局在佳木斯市舉辦了水產特色養魚技術培訓班,聘請中國水科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6位研究員,專門從哈爾濱前來講課,佳市所屬各縣(市)區水產部門的領導及技術人員,特別是50余位養魚大戶參加了培訓班,是我市歷史上技術等級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技術培訓。同江市重點開展了網箱養殖鱘鰉魚項目,他們自籌資金1000多萬元,完成網箱600組,通過網箱、網攔養殖名優魚,實現江水過水增值。目前,網箱養殖的鱘鰉魚已上市,市場購銷兩旺,網箱養殖的鱘鰉魚與野生鱘鰉魚品質接近,極具市場競爭力。目前,通過各種培訓,使我市養魚新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全市水產養殖科技貢獻率達70%。2013年,全市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8期,參訓人員2100人次。
1、漁業資源利用率較低,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生產仍處于初級階段,規模較小、有些技術還不夠成熟,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挖掘。
2、部分養魚場戶接受新品種、新技術的意識較差,還是以粗放式傳統養殖模式為主,存在等、看思想,不敢試,不敢養。
3、水產技術服務體系薄弱。一是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有的地方已處于青黃不接狀態;二是水產技術人員自身學習和實踐不夠,僅憑書本或經驗去指導和服務,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工作和科研經費十分緊缺,影響了各項服務的有效開展。
我市漁業資源豐富,發展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可謂得天獨厚。今后一個時期,我市發展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的目標是,依托資源優勢,科學制定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的發展規劃;加強組織領導,把名特優水產品養殖提上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議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全市各級水產部門要把發展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當作漁民增收、產業增效的重要途徑來抓;強化各項服務,要加強宣傳引導,強化技術培訓,全方位開展好各項服務,通過養殖名特優水產品,讓養魚群眾得到實惠,充分調動廣大養魚場戶發展名特優水產養殖生產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名特優水產品成為我市的品牌、名牌,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名特優水產品生產大市和綠色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主要推進措施:
1、進一步發揮水產資源優勢,把名特優產品轉化為富裕一方漁民的產業
我們在調研中感到,雖然我市的名特優水產品養殖有了長足的發展,但養殖品種還不多,規模還較小,特別是品牌、名牌在國內外大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占有率還不高。為此,我們要像遼寧盤錦的河蟹產業那樣,每個縣(市)區都應抓住1-2個名特優品種,加大培育和發展力度,使之成為產業優勢,做大做強,形成我市特色突出、品質安全、市場走俏和優質高效的水產養殖業生產新格局。
2、進一步提升漁業科技支撐能力,盡快把科研成果轉變為漁業生產力
在調研中我們體會到,無論是在加快轉變漁業發展方式,還是推進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變的過程中,科技進步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建設我市現代漁業歸根結底要靠科學技術的支撐。為此,全市各級水產部門要緊緊圍繞現代漁業建設這條主線,以提升漁業科技創新能力為核心,在名特優品種培育、健康養殖技術、質量安全控制等重大關鍵技術和科技攻關上實施突破,注重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注重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漁業生產安全保障,注重漁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從業者素質的提高。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應用的力度,繼續開展漁業科技入戶行動,組織廣大養殖場戶參加科技培訓,把他們的思想意識統一到建設現代漁業上來,使他們成為水產科技術應用創新和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的有力推動者。
3、進一步培育水產品加工企業與改善市場流通,增強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的發展空間和活力
著力發展水產品加工和市場流通業是推進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的有效手段。而我們在調研中看到,我市水產加工和水產流通業相對薄弱。為此,要多渠道開展招商引資,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企業進駐我市或資本投資,建設先進的加工產業集群和流通市場體系,加工生產高附加值名優水產品系列產品,創建知名品牌,提高我市名特優水產品市場競爭力。同時,還要完善市場功能,充分發揮我市三江經濟區近千萬人口的市場潛力和三江經濟區中心市場的集中輻射作用,使其成為三江平原經濟區內最大的名特優水產品集散地。總之,要讓養魚戶有名特優可養,讓養出的名特優魚能銷得出去,最終實現漁民增收的目標。
4、進一步強化資源養護,確保名特優水產品養殖可持續發展
再豐富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上達到可持續的發展,這是水產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我們的重要職責所在。為此,全市各級水產部門要以更寬的視野抓好水產工作。一方面,要加強天然野生魚類原種,特別是地方名貴特產魚類品種的保護,強化漁政管理,降低捕撈強度,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原種人工繁育生產基地,如郊區的黑龍江野鯉原種場、富錦的烏蘇里擬鲿原種場、同江的黑龍江鱘鰉魚繁育基地等;積極向上爭取漁業生產項目,重點解決名特優養殖魚種的繁育、移植、苗種工廠化生產等問題,人工繁育孵化出更多的名特優水產苗種,滿足廣大養魚場戶的需要。另一方面,針對自然資源日益減少的現狀,要積極開展人工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增殖資源,造福子孫后代,確保我市名特優水產品能夠得到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