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仁
(樺南縣向陽山水庫管理處 黑龍江 樺南 154400)
春季扣蟹放養技術
劉貴仁
(樺南縣向陽山水庫管理處 黑龍江 樺南 154400)
目前,水產養殖業仍面臨著飼料價格居高不下,養魚成本有增無減,養殖效益普遍下降,常規養殖品種一度呈現盈利少、保本及虧損居多的窘境。相對而言,現在養蟹效益明顯好于養魚,許多養魚戶已有棄魚養蟹之意。對于初次嘗試養蟹者來講,了解和掌握扣蟹放養技術至關重要。因為扣蟹是成蟹養殖的“苗種”,是河蟹養殖成功的基礎,所以必須抓好春季扣蟹的放養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產量和效益。由于我市無河蟹苗種,養蟹需異地購買苗種,必須在早春放養。因早春氣溫低,蟹的活動能力弱,在捕撈、裝袋、運輸、放養等環節中不易損傷蟹體,成活率高,是北方養蟹戶廣泛采用的集中放養時間,其主要技術要點如下:
1、面積水深
養蟹池塘的面積無嚴格要求,大小均可,一般5-10畝較為適宜。因為面積太大,不易管理,用藥、出池也不方便;如果面積太小,水質不易控制,水溫升高時,水體易肥,變化較快,容易缺氧或敗壞水質,引發蟹病等。池塘儲水深度應保持在1-1.5m,并有部分淺水區即可。水源充足可靠,無毒、無味、無污染,養殖用水應符合《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5051-2001)標準,禁止將不符合水質標準的水源用于水產養殖,并做到水小不干,水大不冒,堤壩堅固耐用。無論是大池還是小池,放扣蟹前都要清塘消毒,水深1m,每畝水面用生石灰100-150㎏,如果塘中無水,可注水6-8㎝,每畝水面用生石灰75-100㎏,均化漿全池潑灑,殺滅水中的細菌、寄生蟲、野雜魚等敵害生物,保證河蟹健康生長。
2、栽種水草
水草在養蟹池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其他物種所無法替代的。首先水草是河蟹非常喜歡食用的植物性飼料,富含粗纖維,容易吸收利用,促進河蟹快速生長,并可以節約人工飼料的投放,降低養蟹成本,提高養蟹效益。其次,可以起到防敵避害的作用,河蟹有相互殘食的特性,剛脫殼的河蟹,活動能力弱,極易受到攻擊,在草叢中隱蔽,可防敵害侵襲,提高河蟹養殖成活率。再次,水草可以凈化水質,遮陽避光,防暑降溫,進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中含氧量,利于河蟹生長。但也不是水草越多越好,水草的覆蓋率占養蟹水面的30-50%即可。如果魚池改蟹池,因魚池中大多無草,可在塘中移植或栽種水草。水草的品種應多樣化,既有浮性植物如浮萍、馬蹄蓮等,也要有挺水植物,如蘆葦、稗草、蒲草等,還應有沉水植物,如苦草、輪葉黑藻、伊樂藻、金魚藻等。保證河蟹在不同生長階段都有鮮嫩水草相伴,使河蟹有置身于自然水域環境之中的感覺,健康生長,達到生態養殖的目的。從而養殖出個體大,質量好,品質佳的“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優質蟹。
3、防逃設施
養蟹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防逃,防逃很關鍵,因為河蟹攀爬能力特別強,極易逃跑,造成養殖損失,所以,養蟹池塘一定要采取相應措施做好防逃工作。目前,我市廣泛采用的防逃方法是用塑料膜做擋墻,就是在養蟹池四周挖一淺溝,用竹竿做樁,插入溝中,竹竿高出地面50-60㎝。上端用細鐵絲連接綁好,將購買的專用塑料膜搭在鐵絲上折回,并用曲別針別好。膜下面埋入土中踩實即可。注意,防逃膜不要留有直角,拐彎處應呈彎型,塑料膜應向內傾斜10度,以防河蟹聚堆攀爬逃逸。
養殖效益好壞,苗種至關重要。常言說,好種出好苗,所以養殖戶在選購河蟹苗種時,要按照蟹種的質量要求,嚴格把關,選購優質蟹種。
1、苗種來源
比較適合北方養殖的品種主要是“遼河蟹”,近年來我市大多都在遼寧的盤錦一帶選購。首先要選擇有養殖資質的信譽度好的正規苗種場進行購買,以防摻雜使假,上當受騙。
2、保證質量
優質的扣蟹體質健壯,規格整齊,附肢完整,體表潔凈,無附著物,活力強,反應敏捷,用手抓起放在地上能迅速四處逃逸,每公斤在100-160只最佳,最小也不能低于每公斤200只。
3、嚴禁購買“小老蟹”
小老蟹就是性腺成熟的蟹種,規格比扣蟹大,但放入池塘不長,在養殖中大多會死亡。鑒別小老蟹的方法很簡單,雌蟹看腹臍是否圓滿,尖臍表明性腺未成熟,可買;雄蟹看螯足四周剛毛,未長滿的為良種。
4、套養魚類
為了充分利用養殖水體空間,挖掘生產潛力,可合理套養部分習性和食性上與河蟹無沖突的大規格鰱鳙魚及細鱗斜頜鲴等。鰱鳙魚能攝食水體中的浮游生物,有機碎屑等,防止水體過肥。細鱗斜頜鲴屬刮食性魚類,亦稱“生態魚”、“環保魚”,能攝食蟹池中的水生藻類,及蟹的殘餌,可有效控制水體中青苔數量,防止因餌料腐敗導致水質變壞。保持水質清新,氧量充足。
1、放養時間
根據我市的氣候條件和天氣情況,一般都在每年的4月20日左右為最佳放養時間,要在晴天進行放養。由于蟹種經過長途運輸,離水時間較長,鰓絲出現萎縮。在到達放養的池塘后,應先將裝有扣蟹的網袋,放入池水中浸泡2-3min,再放在岸邊5-10min,如此反復2-3次,待扣蟹慢慢吸足水,才能放入池中,以利提高成活率。
2、放養數量
由于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以及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大規格河蟹比較暢銷,而且價格好,養殖效益佳。要養殖大規格、品質佳的優質河蟹,必須適度稀放,根據自己的池塘條件,餌料儲備,技術水平,確定養殖模式及養殖計劃,確定放養數量及規格,按照“適度稀放,生態養殖,科學投喂”飼養優質大規格河蟹的標準,每畝水面一般放養100-160只/㎏的扣蟹550-650只為宜,放養數量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提高河蟹產量和養殖經濟效益。
1、控制水位
放養扣蟹時,池塘的水不要注的太深,保持在60㎝左右即可,以后視天氣和水溫變化情況適時加注新水。扣蟹入池時值4月下旬,水溫低,塘中浮游生物少,水淺,有利于水溫的提高,促進水中浮游生物、水生植物以及蟹魚快速生長。
2、及時投餌
當池塘水溫達到10攝氏度時,河蟹開始攝食,應及時投喂,其攝食量隨水溫升高而逐漸增加,投餌應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則。春季一般以精飼料為主,如豆粕、麥芽等,輔以15-20%的粗飼料。切記發霉變質的飼料一律不得投喂。以免污染水質,引發蟹病。
3、消除青苔
春季水溫低,水質清瘦,適宜青苔生長,一旦青苔大量繁殖將會遮光、耗氧、爭養份,對河蟹生長不利。如果蟹池初期青苔少量出現時,可采取人工撈除或抬高水位,并使池水肥起來的辦法,抑制青苔繁殖。
4、預防病害
春季扣蟹入池后,最易發生爛肢、甲殼潰瘍、纖毛蟲等病,要認真巡塘及時做好預防,發現病情準確診斷及時用藥治療,避免蟹病蔓延。
另外,由于池塘水淺,還應做好預防鷗鳥、鼠類、人畜的危害,以及大風天,暴風雨時的防逃等工作,保證河蟹安全健康、快速生長,達到理想的養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