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玉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常發于老年人,臨床表現主要為行動遲緩、肌肉強直以及靜止性震顫等,屬于老年神經系統變形疾病,目前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由于該病病程長,且無有效的藥物治療,導致多數帕金森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抑郁不僅影響患者的認知障礙和運動障礙,而且對患者的治療和預后有重要的影響。筆者選取了所在醫院2012年03月—2013年03月收治的32例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為研究對象,發現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緩解患者抑郁狀態有積極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資料 選取了筆者所在醫院2012年03月—2013年03月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抑郁患者32例,所有老年帕金森病抑郁患者均符合CCMD-3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兩組。護理干預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齡61~78歲,平均(68.2±6.8)歲;病程 3 個月至 10 年,平均(6.8±8.4)年。對照組16 例,男 9 例,女 7 例;年齡 60~80 歲;病程 0.5~11 年,平均(6.2±4.1)年。 對照組采取常規性抗抑郁藥物治療,護理干預組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采取多種護理干預的措施。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干預及其評分
1.2.1 健康宣教 老年帕金森病抑郁患者在入院時,醫護人員要對這些患者進行詳細的病情解說,讓他們知道此病是可以治療的,以此放下心理負擔。同時醫護人員要給予患者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并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病情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給予差異性護理支持,并應積極向患者家屬傳授康復動作及其注意事項。通過對患者適當的功能訓練,消除患者的悲觀情緒,同時也能使患者的自理能力得以恢復。護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進一步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1]。
1.2.2 心理護理 首先對老年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的心理狀態作出評估,消除不良情緒,做好日常護理。在患者治療過程,給予患者良好的心理護理。讓患者了解藥物的功效、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等。根據老年患者的實際病情及身體狀況按醫囑合理調整藥物用量,注意觀察患者服藥后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其心理安慰,并注意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2]。
1.2.3 舒適護理 醫院應為老年帕金森病抑郁患者創造溫馨舒適的治療環境,醫護人員對待患者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消除患者的恐懼、陌生、焦慮心理,建立互相信任和融洽的醫護關系。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情況,科學安排娛樂活動(棋牌游戲、散步等),讓患者在身心愉快的狀態下接受治療,更利于病情的好轉。同時,可采取放松療法、認知療法、團體療法以及音樂療法等治療手段,不斷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療。
1.2.4 個體護理 每個患者的性格特點、文化差異、社會背景以及病情輕重各不相同,因此在護理時護士要針對不同的患者,給予差異性護理。與每個患者真誠溝通,耐心傾聽患者的心聲,給予患者多的關愛,積極向患者傳導正向情緒。同時積極引導患者學會自我情緒控制,使患者能夠用最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3]。
1.3 評分標準 本次評分采用HADM對患者治療前后分別進行評分,比較治療前后的評分情況,護理干預組和對照組之間也作評分比對。減分率>75%視為顯效;減分率>50%視為有效;減分率>25%視為進步,減分率<25%視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7.0進行數據分析,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對照組 HADM 的評分為(29.44±5.48)分,護理干預組為(28.36±5.04)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和干預組經過3個月的治療,對照組HADM的評分為(18.45±5.27)分,護理干預組的評分為(12.35±5.13)分,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16例患者,經常規藥物治療后,有6例患者無效,顯效率為62.5%;護理干預組16例患者,經常規藥物和護理干預措施治療后,有1例患者無效,顯效率為 93.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近些年來老年帕金森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而抑郁作為最常見的老年帕金森病并發精神障礙,其發病率也在不斷增加。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初期極易出現抑郁癥狀,發病的原因可能和老年患者心理變化以及缺少家屬交流陪伴有關,最可能是疾病造成患者的生活不便引起的。老年帕金森病抑郁患者出現自殺傾向者很多,因此無論是患者家屬還是醫護人員都應高度重視。
本文結果顯示通過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 (健康宣教、舒適護理、心理護理以及個體護理),給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建立了融洽的醫患關系,進而引導和幫助患者以積極心態接受治療,對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護理干預組治療前后的HADM 評分分別為(28.36±5.04)分、(12.35±5.13)分,干預組的HADM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干預組的顯效率為93.8%,高于對照組的 62.5%,兩組在 HAMD評分和顯效率上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總之,有效地護理干預措施能夠使護士與患者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進而使其能積極的配合治療,對老年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的病情好轉有積極意義。
[1]劉立紅,邱喜雄,劉品霓.帕金森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心理干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5(14):96.
[2]蔡林棉.腦梗死伴發抑郁癥狀的分析及心理護理干預[J].中國現代醫生,2011,5(7):68.
[3]胡 婧.護理干預在56例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5):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