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遠榮 饒邦清 饒楚宏
(1.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農業開發局,重慶 402233;2.重慶市江津區永興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2238)
控制規模養殖場獸藥和飼料添加劑殘留的對策
代遠榮1饒邦清2饒楚宏1
(1.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農業開發局,重慶 402233;2.重慶市江津區永興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2238)
近幾年來,隨著畜禽規模養殖場的迅速發展勢頭和現代規模化,集約化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獸藥的應用品種和飼料添加劑使用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獸藥和飼料添加劑殘留作為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性影響的重要因素,已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并成為各種新聞媒體的一個熱點問題。獸藥殘留下不僅直接對人體產生急慢性和毒性作用,引起細菌耐藥性的增加,而且還通過環境和食物鏈的作用間接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危害,直接影響著我國養殖業的發展。因此,必須采取堅決果斷的有力措施,減少和控制獸藥和飼料添加劑殘留下的超標。
規模養殖場;獸藥和飼料添加劑;殘留;控制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肉、禽、蛋、乳等動物性食品在我國人民的膳食結構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為了預防和治療畜禽疫病,畜牧業生產中大量使用獸藥,為了提高畜禽動物的生產效率,在養殖中廣泛使用飼料添加劑。但是違規使用獸藥和飼料添加劑會造成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在動物體內蓄積。人們食用獸藥殘留量超標的動物性食品后,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為保障人民的健康食品安全,必須對獸藥(飼料添加劑)的使用進行規范和控制。如何控制獸藥(飼料添加劑)的殘留,結合當前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工作的實際,淺談一下本人對控制藥殘的幾點體會。
飼料添加劑殘留對人體的危害物對藥物的代謝過程和途徑多種多樣的。但大多數藥物通過動物機體吸收后,主要以肝臟代謝為主。藥物經膽汁由糞便排出體外,也會通過泌乳和產蛋過程殘留在乳和蛋等畜禽產品中。部分性質穩定的藥物被排斥到環境后仍能穩定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從面造成環境中藥物殘留。這些殘留的藥物通過畜禽產品和環境慢慢蓄積于人體和其它植物中。人如果長期食用這此動物產品,就會最終匯集于人體,導致人體耐藥菌的增加,失去對某些疾病的抵抗力,或因大量蓄積而對畜體產生毒害作用。甚至對人造成“三致”(致殘、致癌、致突變)的嚴重后果。
2.1 環境控制
禽場是家禽全過程生長發育的場所,其環境質量的好與差,會直接影響到禽產品的衛生質量。因此,作為生產畜禽產品的“工廠”,畜禽飼養場要必須首先要符合動物防疫衛生條件的各種要求,其選址、設計、規劃布局應選擇在無工業污染、環境相對較為安靜的地方,以防止工為“三廢”(即廢渣、廢氣、廢水)和噪音對畜禽的影響,其空氣,水質,土壤均應經過專門機構定期和不定期監測并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衛生標準。其建設要按照標準化進行設計和施工,做到地面硬化,糞便易除。光照適宜、通風良好、能防暑熱,又要避免因設計布局不合理導致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2 衛生監管
一是圈舍衛生。圈舍衛生的好與差對畜禽的生長和有效防控疫病極為重要,搞好圈舍衛生,保持圈舍溫度、濕度,保證畜禽清潔健康的生存環境是養殖場發展成敗的關鍵措施之一。所以,要想養殖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就必須搞好圈舍衛生。及時清除和處理糞便、更換墊草、清潔圈舍、定期消毒、保持畜體衛生。二是堅持消毒。為有效預防畜禽疫病,對養殖場進行定期消毒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和防控措施,在高駐地建設養殖場時,必須要同時設計建設相應的消毒設施,并配置相應的設備,消毒劑的選擇應根據消毒目的而定,通常應選高效、低毒、低廉、使用方便,對人和畜禽安全、無殘留和毒性,并且在畜禽體內不產生有害物質和消毒劑。三是淘汰患畜。在規模化的畜禽養殖場,一旦有畜禽發病,就要及早淘汰病畜禽,必要時可添加作用強、毒副作用小,殘留最低的非人用藥品和添加劑,或以生物學制劑作為治病的藥品,控制畜禽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發生傳染病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取措施對患病畜禽進行隔離、撲殺、無害化處理、施行緊急免疫等措施,以防止疫情擴散。四是防治疾病。防治畜禽疾病,應堅持貫徹“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嚴格執行獸醫法規,制定和實施科學的免疫程序、用藥、消毒和病畜禽處理程序,搞好圈舍內外環境的消毒(可有效殺滅養殖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定期驅蟲(防止寄生蟲的毒害作用)等工作。防止畜禽發生疫病,避免動物發病用藥,確保畜禽及其產品健康安全、無殘留。
2.3 加強管理
畜禽的飼養管理是無公害畜禽生產的重要保證,因此,要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是選好品種。為保證畜禽產品的質量,首先必須選用優良的畜禽品種,并飼養市場前景好,經濟價值高、消費者喜愛的雜交商品畜禽,通過不斷引進和更新品種,從而提高畜禽產品品質。二是自繁自養。搞好畜禽品種繁育,堅持自繁自養,盡量不到外地引種,盡可能地避免疫病傳入,以減少因引種帶來的疫情風險。同時,要堅持推廣先進的改良技術及人工授精技術,以滿足人們對綠色食品、健康安全、優質的生活需求。三是健康養殖。以圍繞無公害飼料正確使用為核心的技術,采取限量的采食方式,視具體情況每日飼喂3~4次,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增加飼養成本,或畜禽過分采食此起下痢。每天都要給畜禽充足的衛生飲水,無公害飼料的保存要做到防潮、防霉、防鼠、防污染。四是階段飼喂。采用階段飼喂法,掌握所至不同階段的飼養管理技術,根據不同畜禽的不同生長階段,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畜禽的機體抵抗能力,防止畜禽發生疾病,減少用藥機會。五是環境控制。目前人們對養殖業中的動物糞尿污水處理的研究仍在不斷深入,所以糞便無害化是為中心的環境控制技術。飼養戶每天必須清理環境衛生,每戶必須建適合飼養規模防滲的貯糞池,每1kg糞、尿大約用2~5g漂白粉消毒后,貯于地中待腐熟后送到田里。
2.4 飼料使用
近年來,隨著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由于飼料(飼料添加劑)使用量不斷增多,殘留“三致”及耐藥性等問題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對此,要提高畜產品的質量必須首先提高飼料的質量。一定要做好原料檢測、脫毒、保鮮等工作,尤其是飼料添加劑、配合飼料應具有一定的新鮮度,應具有該品種應有的色、嗅、味組織形態特征,無發霉、變質、結塊、異味、異嗅、且不得使用違禁藥物。同時,禁用某些危及人民健康和安全的飼料,以保障人類食用畜產品的安全。對此,挖掘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研制中藥飼料添加劑使之在現代畜牧業中發揚光大,的確是非常有意義的。
2.5 獸藥使用
一是科學用藥。要做到合理用藥。科學用藥,對癥下藥、適度用藥,只能使用通過認證的獸藥和飼料廠生產的產品,避免產生藥物殘留和中毒等不良反應。盡量使用高效、低毒、無公害、無殘留下的“綠色獸藥”,要在獸醫指導下規范用藥,不得私自用藥。飼養過程的用藥必須有詳細的記錄。二是記錄用藥。規模場(戶)要規范對免疫情況、用藥情況及飼養管理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記載,必須按照獸藥的使用對象、使用期限、使用劑量以及休藥期等規定嚴格使用獸藥、飼料添加劑。遵守用藥規定,及時停藥、停喂飼料添加劑。三是嚴格休藥。要按照有關規定要求,根據藥物及其停藥期的不同,在畜禽出欄或屠宰前,或其產品上市前及時停藥,養殖場主必須嚴格遵守食品動物屠宰前休藥期和用藥后禁止上市期限的規定,以保證動物性食品藥物殘留下不超過限量,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以避免殘留藥物污染畜禽及其產品,進而影響人體健康。四是嚴用禁藥。飼養畜禽過程中要嚴格用藥管理,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飼料、獸藥管理的規定,嚴禁在飼養過程中使用國家明令禁止和未被批準的、國際衛生組織禁止使用的所有藥物,不得人畜共用的抗菌藥物或可能具有“三致”作用和過敏反應的藥物,尤其禁止將它作飼料添加劑使用,對允許使用的藥物要按要求使用,并嚴格遵守休藥期的規定上,宰前按規定必須停藥。
2.6 定期藥測
在飼養畜禽的整個過程中,要定期對水樣、飼料、畜禽糞便、血樣及有關樣品進行藥物殘留監測,及時掌握用藥情況,以便正確采取措施,控制藥物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