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云 范紅萍
(鹽城市阜寧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鹽城 224400)
淺談基層動物檢疫執法體會
陳學云 范紅萍
(鹽城市阜寧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鹽城 22440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自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實施以來,已十幾載,業已深入人心。《動物防疫法》明確了動物檢疫屬于行政許可的執法性質,設立了動物檢疫申報制度,這是動物衛生監督工作走向法制、走向服務的一個重要象征,既十分必要,又有其深遠意義。無論是動物或是動物產品,只有貨主才能夠決定出售、引進或運輸時間,才知道什么時候需要檢疫。只有貨主主動申報,檢疫人員才能有效實施檢疫,確保檢疫質量和密度;動物檢疫執法工作是畜牧業生產健康發展和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的重要保障。我們要堅決打擊收購、屠宰、儲藏、銷售病死動物,動物產品,防止動物疫情的擴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經過實踐,談談我在執法中的一些體會。
動物檢疫工作現在已經引起各級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關注,特別今年以來,對肉品的安全,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但是政府和社會對動物防疫監督部門工作能力認可還十分不夠。
(1)檢疫工作已基本實現了運輸檢疫向產地檢疫、市場檢疫向屠宰檢疫的根本性改變。所有的鄉鎮都設立了產地檢疫報檢點,對出欄的動物進行產地檢疫,所有鄉鎮生豬實現了定點屠宰、集中檢疫,檢疫工作的到位率和準確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定點屠宰檢疫相對規范,農村散宰得到了改善。動物檢疫和監督工作是科學防治動物疫病的重要環節之一.它是一項科學性、管理性都很強的系統工作.屠宰集中檢疫以來,定點屠宰場的屠宰檢疫,因其數量集中,環境較好,影響力大和收費有保障等特點,引起了檢疫部門的高度重視,檢疫力量相對得到了保障,檢疫質量較高。
(3)產地檢疫到位率低,檢疫質量不高。目前供應城鄉“菜籃子”的動物產品有一部分依靠農村分散飼養,由于規模不等,數量不一,分布過散,出欄時間不統一,報檢率普遍不高,而且一般在動物裝車后再報檢,檢疫難度加大。加之少數檢疫人員為了降低成本,往往不到檢疫現場實施臨欄檢疫(到現場檢疫收取的檢疫費往往不夠檢疫人員到現場的路費),有個別人甚至把檢疫證明轉給動物交易人員代開代收檢疫費,檢疫質量難以得到保障。
(4)檢疫消毒工作行為不到位。對皮張、毛、羽、絨等不做任何檢測或消毒處理,在核對數量后即出具檢疫合格證明;對運載工具沒有經過認真地消毒就出具消毒證明;極大增加了疫病的傳播概率。
(5)檢疫隊伍人員嚴重不足。我縣有大小屠宰場27個,而真正在編能到場檢疫的人員20人都不到,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導致了檢疫質量不高。又由于我們這條線工作十分辛苦,而工資待遇很低,多數專業人員都不愿意從事這項工作,使得檢疫工作質量一直提高很慢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1)廣大群眾對檢疫工作的重要意義了解不夠深,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曾長期處于一種溫飽得不到滿足的時代,在那個時代,人們一度視病死的動物產品為美餐,甚至用來款待重要客人。因此對于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動物產品禁止銷售、食用很不理解,認為祖祖輩輩都吃過來了,也沒見死過幾個人,這種現象在落后農村地區很有代表性。這種意識使群眾普遍缺乏在購買動物及動物產品時索取有效檢疫證明的習慣,這樣就缺少了群眾的普遍監督;逃避檢疫、經營檢疫不合格的動物及其產品就有了廣闊的市場;甚至在執法過程中有少數群眾掩護不法分子,給執法帶來一定的困難。作為動物及動物產品,一些生產經營者包括少數部分政府領導,對動物從銷售到變為動物產品的過程中要經過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兩次檢疫很不理解,認為是動物防疫監督部門在設法弄錢,重復收取檢疫費用,進而不支持,不配合,影響了檢疫工作的進一步提升。
(2)違法案件辦理難。在實際辦案中,由于違法者交易的隱蔽性、染疫動物及產品對人體危害的潛在性和病害動物及其產品價格的不確定性,加之不能對違法活動中的作案工具等采取查封、拍賣及其他相應的強制措施,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難以在一定時期內取得銷售金額、違法所得等真實充分的證據,往往導致違法者得不到應有的法律制裁,甚至在辦案過程中,有的群眾還包庇違法人員,幫其脫罪,甚至做假證明等現象,使得辦案無法進行。
充分利用一切媒體和機會,采取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自上而下,廣泛深入地開展行業宣傳。做好行業形象策劃,宣傳行業英模,彰顯行業精神。建立動物防疫、檢疫監督110聯動快速反應體制,從嚴、從重、從快查處各種違法活動,保障群眾的權益。協調與工商、公安、衛生等相關部門的工作,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講求大局,密切配合。謹慎穩妥地進行檢疫承諾,對現有檢疫規程能夠檢出的病種名錄進行承諾。并讓更多的人了解動物檢疫工作,支持動物檢疫人員,進而提升檢疫人員的社會地位,提高行業的社會認可程度,優化檢疫執法環境,更好地為公共衛生保好駕,為畜牧業發展護好航。特別是要消除檢疫人員在工作中的負面影響,就要加強群眾對檢疫工作的認識,加大宣傳力度,特別是利用媒體的影響力,多放些規范的檢疫程序宣傳片等等。
目前基層檢疫人員基本上是靠著“一支體溫計、一把檢疫刀”進行一般性的常規檢查,漏檢率較高,準確程度相對較差,而且只能檢出常見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對潛伏期的疫病則難以發現;有的鄉鎮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雖然配有顯微鏡,但多數是老、陳、舊的,甚至是壞的,根本就不能用,做做樣子而已;有的顯微鏡雖然能用,但是由于檢疫人員人手不夠,實際工作中根本無法做到正常檢查,也成了擺設;有的消毒設施匱乏,具體工作中往往無法落實消毒措施;只有在檢查時候象征性的做做樣子。加之目前縣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經費未從根本上得到保障,也加入了檢疫創收的行列。
根據農業部《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經檢疫合格的動物產品到達目的地后,需要直接在當地分銷的,貨主可以向輸入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請換證,換證不得收費。換證應當符合下列條件:(1)提供原始有效《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檢疫標志完整,且證物相符;(2)在有關國家標準規定的保質期內,且無腐敗變質。批發商在進來一批檢疫合格的動物產品到達目的地后,直接分銷其中的一部分,并在分銷前申請了換證,而剩余的動物產品需貯藏后繼續分銷,但按照《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經檢疫合格的動物產品到達目的地,貯藏后需繼續調運或者分銷的,貨主可以向輸入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重新申報檢疫。輸入地縣級以上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對符合下列條件的動物產品,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1)提供原始有效《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檢疫標志完整,且證物相符;(2)在有關國家標準規定的保質期內,且無腐敗變質;(3)有健全的出入庫登記記錄;(4)農業部規定進行必要的實驗室疫病檢測的,檢測結果符合要求。批發商對入庫后的合格動物產品繼續分銷需重新申報檢疫,并交納檢疫費不能接受。他們認為,他們的動物產品在到達后,直接分銷前已經向你們檢疫部門申請了換證,你們檢疫人員也來檢查了,檢疫證明、標志都有,證物也相符,而且也在國家標準規定的保質期內,無腐敗變質,為什么一入庫就要重新申報檢疫。這給我們重新檢疫及檢疫收費帶來了難題。這就要求修改經檢疫合格的動物產品到達目的地后,貯藏后繼續分銷需重新申報檢疫的規定,由動物衛生監督部門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通過查看生產日期、生產廠家等方面,對新進的、不是一個批次的動物產品發現沒有檢疫證明、檢疫標志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規定的上限實施行政處罰。
以上就是我這幾年在動物檢疫執法工作中的一些淺薄的認識,肯定還有一些不全面的,歡迎權威人士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