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道潤 潘欽梅
(重慶市榮昌縣畜牧獸醫局,重慶 402460)
榮昌縣畜牧科技推廣應用現狀與對策
秦道潤 潘欽梅
(重慶市榮昌縣畜牧獸醫局,重慶 402460)
榮昌是一個畜牧大縣,畜牧業產值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因此畜牧科技的推廣應用對全縣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巨大。筆者對全縣當前畜牧科技推廣應用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針對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
畜牧科技推廣應用;現狀;對策
重慶市榮昌縣是全國唯一的現代畜牧業示范核心區。自2009年以來,榮昌不僅圍繞核心區建設,著力建設了一批示范基地,而且也為增強農業科技推廣與應用在現代農業和高效農業中的效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1 科研支撐力量現狀
(1)高校、科研院所。榮昌有著悠久的畜牧業發展史,早在上世紀30年代,榮昌就設有畜科所。建國后,縣境內的兩院,即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和重慶市畜牧科學研究院,擁有畜牧獸醫科技專業人才600余名,其中中高級科研人員180余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9名。同時,每年還邀請全國著名的專家學者到榮昌進行講學和交流。
(2)入駐企業。由于榮昌豬的影響和畜牧獸醫科技實力雄厚,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大量飼料獸藥商家云集榮昌。目前全縣有52戶飼料、11戶獸藥企業(集團)在榮昌注冊備案,其中永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鐵騎力士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農標普瑞納(重慶)飼料公司等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走在了行業前沿,開發出一大批綠色高效的高科技產品,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2 機構和隊伍現狀
目前,全縣的畜牧業科技推廣和應用工作主要由縣畜牧獸醫局、鎮街畜牧獸醫站和榮昌縣惠民畜牧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惠民公司)共同完成。據統計,縣內全系統現有畜牧行業人員428人,其中碩士等高學歷人才7人;本科大專學歷179人。取得高級職稱以上的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12人,占2.8%;取得中級畜牧獸醫師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150人,占35.05%。
1.3 科技成果轉化情況
榮昌主要依托兩院和企業的科技隊伍,采取科研項目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產業化開發與推廣應用相結合的模式進行畜牧業科研與成果轉化,近年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為榮昌及周邊地區科技成果轉化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如永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卵黃抗體、澳龍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羊腦包蟲苗等。加之各個層面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的技術推廣,如中國與加拿大合作的動物健康推廣服務項目,使全縣畜牧科技推廣應用水平上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2.1 工作量大,人員缺編嚴重
目前,榮昌從事一線畜牧業科技推廣應用的技術人員由于缺編嚴重(目前實際在編236人,缺編44人),在做好防疫、閹割、消毒、巡查、母豬保險、母豬直補、人工授精等大量本職外,用于進行科技推廣應用的時間和精力就顯得相對有限。
2.2 隊伍內外科技培訓力度不足
一是一些科技培訓忽視了當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嚴重、文化素質偏低等特點,重理論輕實踐,要用的學不到,學的用不到的現象經常發生;二是專業技術人員自身的業務素質有待提高,一些常用的獸醫技術不會操作或不熟練,造成科技推廣效率低下,效果不突出。
3.1 整合科研資源,強化科技支撐力量
一是搭建人才流動平臺和暢通人才流動渠道,進一步向相關部門積極爭取人員編制,通過人才引進、考錄聘用等方式,及時提供人才保障;二是整合現有人才資源,組織專家,加強對現有人才的技能培訓力度,培訓內容應側重于實用性,包括業務工作中經常用到或可能用到的技術技能,確保在科技推廣應用中會說會做。此外,還可逐年有計劃地選派一批基礎好、肯學習、技術骨干到高校學習深造,更新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三是繼續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溝通與合作,將科研成果、適用技術在縣域內推廣應用,促農增收。
3.2 完善農服體系,健全科技推廣體系
榮昌畜牧業農服體系雖已初步成形,但仍繼續完善健,并注重返鄉農民工在科技推廣中的示范帶動作用。一是加強宣傳發動,進行鼓勵引導,吸引更多的返鄉農民工發展養殖業;二是進一步明確優惠扶持政策,除畜牧部門提供技術咨詢、培訓和項目扶持外,地方政府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實體還應該在稅收、土地征用、貸款等政策方面給予優惠。
3.3 完善激勵機制,提高全民科技參與率
一是建立健全“技術比武”機制,由畜牧部門牽頭,針對縣域畜牧產業發展情況,定期舉辦技術人員“技術比武”,給予優勝者通報表揚和一定物質獎勵,不僅可以將畜牧科技推廣與應用指導的成果直觀地展示出來,而且還可在全縣營造一個“趕、學、比、幫、超”的良性氛圍;二是面向農戶的技術培訓,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對農戶感興趣或缺乏相對技能技術的課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培訓,有效提高培訓效果和農戶參與培訓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