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健 葛亞東
(榆林市種畜禽資源檢測保護中心,陜西榆林 719000)
提升母牛繁殖力的措施
康 健 葛亞東
(榆林市種畜禽資源檢測保護中心,陜西榆林 719000)
在地方畜牧養殖相關政策法規帶動下,榆林養牛業呈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而要想增加牛群數量,提高質量和獲得更多的畜產品就得保證母牛有正常的繁殖功能,提高母牛的繁殖力。由此,本文就滿足母牛營養需求、加強母牛飼養管理、合理組織配種、加強母牛護理措施四個方面就提升母牛繁殖力進行論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母牛;繁殖;提升
迅速發展養牛業務必繁殖大量健壯的小牛。要增加牛群數量,提高質量和獲得更多的畜產品就得保證母牛有正常的繁殖功能,提高母牛的繁殖力。母牛繁殖力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與營養、飼養管理、繁殖技術及疾病防治等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提高母牛繁殖力的主要措施就在于供給必需的營養,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提高繁殖技術,以及做好保健工作。
結合工作實踐,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就滿足母牛營養需求、加強母牛飼養管理、合理組織配種、加強母牛護理措施四個方面就提升母牛繁殖力進行論述,為地方養殖提升養殖效益提供技術借鑒。
母牛妊娠、發情。產犢等情況,與營養補給水平有著很大的關系。在諸多供給營養元素中,蛋白質、能量、無機鹽、維生素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1 蛋白質補給
蛋白質是牛身體組織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也是促進母牛受孕和胎兒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物質。母牛的日糧中缺乏蛋白質會影響正常發情,造成母牛的不孕或胎兒生長發育受阻。蛋白質缺乏會降低日糧的消化率,使母牛獲得酌營養減少,影響健康和繁殖。
1.2 能量補給
能量水平長期過低不僅影響幼齡母牛正常的生長發育,使性成熟和適配年齡推遲,縮短母牛的有效生殖時間,也會影響母牛的正常發情,甚至造成流產。能量水平過高也不利,因為能量水平過高會使母牛過肥,生殖器官被脂肪所充塞,使受胎率下降和引起難產。同時,過肥也使乳腺內存積脂肪,造成泌乳功能降低。公牛過肥,配種爬躊困難,性功能退化,精子品質下降,使被配母牛不孕。
1.3 無機鹽補給
無機鹽中的鈣元素、磷元素對于母牛繁殖力的作用尤為重要,必須要按照母牛生長需要適量比例進行配比。一旦供給不足,嚴重的可直接影響母牛的受孕率。
鈣元素關系著胎兒的生長發育以及母牛產后泌乳情況,一旦缺乏可直接導致母牛骨質疏松,嚴重的可引起胎衣不下、產后癱等疾病。比較而言,磷元素對母牛繁殖力的影響最為明顯,缺磷可直接影響母牛能量獲取,導致幼母牛初期期推遲。對于成年母牛,則會影響發情,臨床出現的弱胎、死胎、難產等等都與此有關。除了上述兩種無機鹽之外,其余微量元素,像是銅、鐵、碘等等,都對母牛的繁殖產生很大的影響。
1.4 維生素補給
足量的維生素補給可有效提升繁殖率,尤其是維生素A的影響力最為顯著。因為,維生素A或者是胡蘿卜素是生殖系統上皮組織正常工作的必須物質,對維持母牛正常受孕有著很大的關系,臨床出現的流產、死胎、若太、木乃伊胎以及母牛生產胎衣不下,與此類物質匱乏有著直接的關系。對于公牛而言,缺乏此類物質,可直接導致睪丸內生殖細胞變性,影響精子活力,降低配種能力。
滿足母牛生長營養需求,確保母牛生長各階段營養補給,是母牛健康生長、增強體質、提升繁殖能力的前提。此外,還要加強母牛飼養管理,保證其適量的運動量,接受充足的光照,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加強妊娠期母牛飼養管理,尤其是役用母牛必須要合理奴役,避免過度勞累導致母牛流產。同時,配種前必須要詳細調查母牛的發情規律、特點及其繁殖情況。對于已經配種、受孕良好的母牛,也不能放松警惕,時刻檢查其受胎情況,有漏配的應及時進行補配。
懷孕母牛繁殖率高低,除了與配種公牛精液品質相關之外,與配種質量也有著很大的關聯。母牛有發情癥狀,應該根據發情情況,抓住時機適時配種。必要時,可采用人工受精,但是群牧母牛除外。關于配種工作,長期試驗證實,母牛產犢后的第一次發情期為提升繁殖能力關鍵時期,此時抓住時機及時配種,可有效提升受胎率,確保今后母牛每年能夠產1犢。相反,如果沒有抓住時機,在產犢后的第一次或者是第二三次發情期都沒有及時給予配種,今后繁殖極易造成不孕。所以說,在母牛產犢后第一發情期應該抓緊配種,但是對于高產奶牛則要酌情考慮,可適度調整到第二次發情期進行配種。
重視母牛護理工作,加強母牛保健工作,是防控各種疾病,確保母牛健康生長,提升母牛繁殖力的關鍵環節。臨床中,有發現母牛屢配不中、經常性流產,應該仔細檢查母牛身體狀況,分析并找出致病因。如果是營養性問題的,則要改善飼養條件,極強營養補給。如果是生殖器官類疾病所致,則要尋找致病因,及早診治,及早排出問題。
總之,母牛繁殖力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營養補給——供給足量的蛋白質、能量、無機鹽、維生素等等;母牛飼養管理——保證其適量的運動量,接受充足的光照,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合理組織配種——根據母牛發情癥狀,抓住時機適時配種。必要時,可采用人工受精;加強母牛護理措施——做好各種疾病預控措施。日常工作,務必要細,確保各個環節落實到位,切實提升母牛繁殖能力。
[1] 高雅麗,劉麗,張志剛.飼料蛋白質水平對動物繁殖功能的影響[J].湖北畜牧獸醫,2013,(8):61-62.
[2] 巫亮,李金博,李愛華,等.寧夏銀川地區奶牛繁殖性能調查[J].農業科學研究,2009,(4):45-48.
[3] 黃正平,張慧林,劉小林.奶牛繁殖疾病的調控[J].畜牧獸醫雜志,2009,(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