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玲
(云南省會澤縣補鎮畜牧獸醫站,云南會澤 654216)
肉牛飼養科學化的技術探討
段春玲
(云南省會澤縣補鎮畜牧獸醫站,云南會澤 654216)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牛養殖已經成為我國畜牧業生產的支柱產業之一。為提高經濟效益,大規模飼養肉牛的同時,必須要做好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治。肉牛養殖具有風險小、市場需求廣等特點,這些年肉牛養殖產業漸成規模,肉牛高效益養殖成為大眾茶余飯后熱議的焦點。基于此,文章以“肉牛飼養技術”為主要研究對象,自肉牛品種選擇、飲食管理、疾病防范等幾個方面就肉牛飼養技術進行探討分析,為科學養殖、提升養殖效益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
肉羊養殖;技術分析;科學
近幾年來,養牛業可以說逐漸成為農村中最具有發展力和競爭力的產業,也為養殖戶們帶來了非常可觀的經濟收益。究竟如何實現肉牛的科學化飼養,繼而實現其最終的經濟效益可以說是眾多養殖戶們一直非常關注的問題。正是基于這樣的現實背景,文章以“肉牛飼養技術”為主要研究對象,并對其展開深入、細致的探討與分析,希望能為更好地做好肉牛的飼養提供一定的依據與參考。
肉牛飼養之所以如此受養殖戶們的歡迎,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在于:
第一,通過肉牛飼養,可以充分利用農作物的秸稈等粗飼料,這樣既能夠有效節約飼料資源,同時有能夠有效減少因焚燒秸稈而引起的空氣污染;
第二,相比其它動物飼養而言,飼養牛肉感染疾病的風險相對較低;
第三,由于市場需求等諸多相關因素的應縣給,飼養肉牛的市場風險相對較低。
對于肉牛的飼養者們而言,要想真正獲取其預期的經濟效益,還要從飼養技術的層面上下功夫。下面就幾種常見的飼養技術進行探討與分析。
第一,肉牛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一般來說,肉牛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有: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水和能量等。為此,在對肉牛進行飼養的時候,所給予的飼料一定要滿足肉牛的營養需求。因此,在進行飼料喂養的時候,一定要嚴格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首先,喂養飼料的適口性好;其次,喂養飼料的營養全面且平衡;再次,盡量使用多種原料搭配,同時要嚴格限制有毒有害原料的用量;最后,喂養飼料以經濟效益好為原則。
第二,肉牛品種的科學優選
選好優良品種是畜牧業生產的前提條件,無論是從事養豬、養雞還是養牛。養牛最重要的條件就是選好優良品種。好的品種具有很高的生產性能,能大幅度提高養牛的經濟效益。肉牛是這樣,奶牛也是這樣。所以,養牛首先要選好優良品種。不然,隨隨便便到集市上去買頭牛回來飼養,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的。
飼養肉牛要選西門塔爾、夏洛來、皮埃蒙特等優良品種肉牛及其雜交后代。這些品種都有比較高的生產性能。一般說來,18月齡都能達到450公斤左右出欄。最好選擇這些品種肉牛與我國本地黃牛的雜交后代,以增強其對本地環境條件的適應性。
在飼草的處理上,常用的有青貯和氨化兩種方法。先談一下青貯。青貯是利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乳酸類菌在無氧的條件下大量繁殖,使飼草發酵產酸,形成酸香可口的優質飼草。既增加了營養,提高了飼養價值,又易于保存。只要不漏水、不透氣,可保存數年。現在常用在玉米秸稈的青貯上。具體方法是這樣的:首先可以將玉米秸稈用鍘草機切成比較小塊狀,最好使用青綠的玉米秸稈,如果秸稈稍干可以加水適量,恢復水分。
作為一種粗飼料與玉米秸稈青貯飼草搭配使用效果更好,也可以作為缺草季節的補充飼草,是發展養牛業必須推廣的一項技術。
盛產玉米地區,牛的主要飼草可以是玉米秸,非玉米產區,因地制宜。鍘草時要求是寸草鍘四刀,原則是越細越好,草細牛愛吃,易消化、省飼料。精料喂的數量和品種比例要因時適當掌握。新購進的架子牛,一般都是長時間少喂或不喂精料,如果精料突然飼喂過多,牛容易消化不良,反而長膘慢。因此,剛買來的牛日食量一般在1.5~2kg精料為宜。各種料的比例是:玉米面30%、麥麩60%、豆餅面10%、食鹽5~10g,用水化開拌在料內。
10d后再逐漸加精料,出欄前半月,精料量加到每頭牛日糧5~7kg。冬春兩季的料比例可適當調劑一下。
第三,肉牛的飲水 飲欲管理
肉牛的飲水一般每天二次即可,時間是在喂完草料之后。如果是夏季,應增加一次或兩次飲水。飲水時一般使用清水即可。如果是夏季,可以加入適量的食鹽或小蘇打。
同時,一定要做好肉牛的衛生工作,經常給牛刷拭體表,有刺激皮膚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利于牛的生長與發育,尤其在冬季更為有效,應當提倡。
第四,做好肉牛的疾病防范工作
牛病防治是養牛的重要工作之一。俗話說家有萬貫,不跟活口打纏。這說明疫病防治工作在各種養殖活動中是十分重要的,對養牛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不然的話,費了很大勁,投了很多資金,一旦牛發病死亡,將前功盡棄。再好的品種,再好的飼料,再好的管理,也是白搭。所以,要想把牛養好,首先要抓好防疫滅病工作。
與其它動物如豬、雞等相比之下,牛是最不容易發病的動物,是各種養殖項目中病死率最低的。俗話說,鐵牛,銅驢,紙糊馬。牛是最壯實的動物,不容易得病,尤其是肉牛。所以,養牛因疫病發生造成的損失很小,是所有養殖項目中風險最小的項目之一。
防疫的具體方法分為兩個大的方面:一是通過采取各種措施如消毒、隔離、驅蟲等達到消滅病源體的目的,從而避免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二是使用疫苗定期對牛實施免疫,從而避免感染。為此,牛場內要定期進行消毒,場門口要設消毒池,要合理處理糞便與病死動物尸體,不準隨便排污。
新購進的牛,一定要隔離飼養十天左右,才能混群飼養。不經隔離就混群飼養,有感染傳染病的危險。
牛要定期驅蟲,每半年用蟲克星口服驅蟲一次,可驅除體內外寄生蟲。也可以選用丙硫咪唑或左旋咪唑進行驅蟲。對于體表的寄生蟲,也可選用敵百蟲、殺螨靈等外用殺蟲藥。
牛的預防注射項目主要是五號病。應當每4~6個月注射一次。注射過疫苗后,應當給牛打上免疫耳標,免疫耳標要打在牛的左耳上。要由防疫人員打耳標,同時填寫免疫證,并將防疫情況記入免疫檔案。
此外,對于肉牛的飼養與管理,一定要做到“三定三看”,即:一定專人飼養。以便掌握牛吃料情況,觀察有無異常現象發生,有利于及早采取措施;二定飼喂時間。一般是早上5時、上午10時、下午5時,分3次上槽,夜間最好能補喂1次,每次上槽前先喂少量干草,然后再拌料,2h后再飲水,夏季可稍加些鹽,以防脫水;三定喂料數量,不能忽多忽少。三看是:看吃食狀況;看糞便,掌握消化是否良好;看反芻。最后,要做好肉牛的日常管理工作: 一是夏季喂完牛后,要把牛拴在通風的樹蔭下,或背蔭、涼棚下,以防中暑;冬季要拴在背風向陽處,牛舍要采取保暖措施。二是要經常刷試牛體,能促進血液循環多增膘。三是拴牛繩要短,減少運動量,最好一牛拴一樁,以利增重育肥。
[1] 白云.淺議肉牛冬春季飼養管理要點[J].畜禽業,2014,(2):34-35.
[2] 董玉奎,關忠仁,王威.冬季肉牛育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6,(6):64.
[3] 黃洋春.肉牛育肥新招[J].四川畜牧獸醫,2004,(12):33-34.